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元朝/元曲《〔正宫〕鹦鹉曲·侬家鹦鹉洲》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元曲《〔正宫〕鹦鹉曲·侬家鹦鹉洲》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正宫〕鹦鹉曲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正宫〕鹦鹉曲

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幺篇〕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译文

我家住在鹦鹉洲边,我就是个不识字的渔民。浪花中驾着一条小船,在江南烟雨中,睡得舒服香甜又安稳。一觉醒来,满眼都是绿水青山,抖搂抖搂蓑衣,就返回渔村。看起来,我以前是错怪了天公,这样安排我的人生命运,真是既合适又公允。

【注释】

①侬:南方方言,“你”的意思,有时也作“我”讲。此处即是“我”的意思。

②鹦鹉洲:唐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此处当是泛指。

③觉:睡醒。

④抖擞:抖搂的意思。此处也含有振作精神之意。

⑤绿蓑:蓑衣用青干的蓑衣草编成,呈浅绿色,故称绿蓑。

⑥甚:正、正好。

品读

这是一首描写渔民生活的小令,笔墨轻盈淡远,其中蕴含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鄙视。表面很柔婉谦和,而骨子里却充满愤慨和怨艾,需要仔细分析才可以体会出这一点。

“侬家”一词具有民歌的色彩,地点则是“鹦鹉洲”边,这不禁使我们想起崔颢“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诗句来,是一个多么美丽幽静富有诗意的去处。主人公自称“是个不识字渔父”,不识字,就少了许多烦恼。在浪花中一叶小船,飘飘荡荡,船舱中的渔夫正在烟雨中酣然入睡,无忧无虑,何其自在。“煞”是极端的意思,把江南烟雨都睡到极点,实际是委婉地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都寄托在青山绿水和蒙蒙烟雨中。〔幺篇〕前两句写渔夫,他睡时酣然,醒后安然,只见满目青山,夕阳日晚,于是抖搂抖搂蓑衣就回去了,一切都在漫不经意之中。“抖擞”也有提振精神之意。见到此情,作者才深有感触地抒发感慨:看起来从前是错怪了老天爷,其实老天爷正好也给我安排好去处。虽然没有说明,但这个去处是不言而喻的,便是这种渔父生涯。

作者强调了“不识字”这一点,是有深意的。“人生识字忧患始”,在专制封闭窒息的社会形态里,越是文化程度高的人,忧患意识就越重,他本人也就越痛苦。他们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社会形态的弊端,认识到了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可他们又没有任何权势和能力来改变这种状态,故只能或佯狂佯痴,或归隐田园。他们的内心都是极端痛苦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本曲作者最后的感叹,不也隐隐约约地传达出对官场黑暗现状的强烈愤慨,以及对自己人生处境的极端不满吗?而且,抒情主人公难道真的不识字吗?显然不是,而是用自嘲的方式发泄对社会贤愚倒置这种黑暗现实的愤激之情。

白贲的这首小令为他获得极高的声誉,在当时便到处传唱,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歌曲。大德六年(1302),散曲家冯子振同一帮伶人妓女在风雪中宴游,听到有人在唱这首歌曲,便大为赞赏感叹,认为如此美妙的歌曲没有和作实在可惜。于是回去后,煞费苦心写作一百多首唱和这首小令的作品,而且用的是这首〔鹦鹉曲〕的原韵,这组作品留下来的还有四十二首,可见,这首曲子在当年是多么火。其所以如此,是这首小令在思想倾向上符合当时整个社会的思想潮流,即所谓的集体无意识。而在人物形象和语言运用上都极其成功。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