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元朝/元曲《〔双调〕清江引·相思有如少债的》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元曲《〔双调〕清江引·相思有如少债的》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双调〕清江引相思相思有如少债的①,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②三分利​‍‌‍​‍‌‍‌‍​‍​‍‌‍​‍‌‍​‍​‍‌‍​‍‌​‍​‍​‍‌‍​‍​‍​‍‌‍‌‍‌‍‌‍​...

〔双调〕清江引

相思

相思有如少债的,每日相催逼​‍‌‍​‍‌‍‌‍​‍​‍‌‍​‍‌‍​‍​‍‌‍​‍‌​‍​‍​‍‌‍​‍​‍​‍‌‍‌‍‌‍‌‍​‍‌‍​‍​​‍​‍​‍​‍​‍​‍​‍‌‍​‍‌‍​‍‌‍‌‍‌‍​。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

译文

相思就像是欠债的债主,每天都去逼迫催促。经常担负着一担忧愁的债务,却没有三分利可以企图。就连本钱也得见到他才算支付。

【注释】

①少债的:欠债的。

②准不了:实现不了。

品读

相思和借债有一定的相似点,即都是要付出本钱的,共同点都是需要对方偿还,如果不偿还则一定要不断地追。如果不追到手就赔大了,有时是本利全无。但放债人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追求三分利,而相思只要把对方追求到手则万事大吉,就是高傲的胜利者,根本就不计较利钱。我们理解这些之后,再分析这篇小令就很容易了。

“相思有如少债的”这句话的关键是“少债”二字,即谁是债权人,谁是债务人,谁少谁的债,谁是追债的人。这确实需要思索一下,方可以理清。如果从付出的角度来看,当然相思者本人是债权主体,以下的抒情都是她的内心活动。“每日相催逼”,每日都催逼对方还债,实际是每天都在催促对方表态,催促对方赶快答应自己的求爱。“常挑着一担愁,准不了三分利”两句也极其形象生动,是相思的女子经常担负着相思的忧愁和讨不回债务的双重忧愁,这忧愁是极其沉重而难以担负的,而且更是不能指望三分利了。因为相思本来是自发的,对方是否知道都不敢完全确定,故利钱就更不敢指望了。最后一句,点出这种债务了断的方式,就是“这本钱见他时才算得”。要求实在是太低了,见面时才能计算本钱,人家还不还,还不好说。如果偿还算是要回了本钱,利息就不计较了。当然,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何况这通篇都是比兴,能够对应如此明白就已经很精彩了。“常挑着一担愁”,把无形化为有形,抽象化为具体,生动地表现出相思之深重,显示出很高的想象力和语言表现能力。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