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黄钟〕红锦袍·那老子觑功名如梦蝶》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黄钟〕红锦袍
那老子觑功名如梦蝶①,五斗米腰懒折②,百里侯心便舍。十年事可嗟③,九日酒须赊④。种著三径黄花⑤,栽著五株杨柳⑥,望东篱⑦归去也。
译文
那位先生看功名,就像庄子梦中的蝴蝶一样,懒得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弯下高贵的腰,统治百里的县令官衔根本不在眼里,说抛就抛。在官场中混迹十多年,令人无限感慨,重阳节的美酒不能不喝,喝得晕晕乎乎,只是感觉乐陶陶。庭院里围绕三径,栽种上黄菊,院子旁栽种了五棵柳树,向着有东篱的家园,就非常快乐地回去了。
【注释】
①梦蝶:化用庄子梦蝶之典。
②五斗米腰懒折:晋诗人陶渊明在做彭泽县令时,督邮来视察。他理应官服跪拜迎接。但来人是卑鄙龌龊之人,陶渊明不肯以礼迎接,便封印挂冠,辞职归隐,并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陶潜传》)
③十年事可嗟:当指陶渊明在十多年中三进官场而言。
④九日酒须赊:陶渊明晚年很贫穷,重阳节经常赊酒喝。
⑤三径黄花:黄花即菊花。陶渊明酷爱菊花。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说:“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⑥五株杨柳:陶渊明在自传体的《五柳先生传》中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⑦东篱:陶渊明《饮酒》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为后世传诵。
品读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隐士,他的生平思想对古代知识分子有极为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他宁可清贫寒酸,忍饥挨饿,也不肯向权贵折腰的气节令人钦佩,他保持自己清高的人格,坚决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精神,令人敬仰。本篇即表现对他的无比钦佩和赞美之情,也委婉地抒发了作者本人对隐居清净生活的向往。
“那老子觑功名如梦蝶。”“觑”字很精彩,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是用冷眼看,不拿正眼看的意思,把陶渊明的精神世界表现得很真实,是全篇主题的出发点。“五斗米腰懒折”,写陶渊明最后辞官的原因,是上级督邮前来视察,作为县令的陶渊明,按照官场中的礼仪必须束带折腰迎接,因为督邮是陶渊明非常瞧不起的人,因此,他宁可不当县令也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于是便摘下乌纱帽,脱下官服,向黑暗的官场投下高傲的一瞥,高唱着“归去来兮”而回归田园。“百里侯心便舍。”“百里侯”实际是县令官职的委婉说法,县令统治一般在百里左右。“舍”是舍弃、抛弃的意思,与前句意义连贯。“十年事可嗟,九日酒须赊”,前句是对于十多年官场生活的反思,“嗟”是深深的叹息,包含丰富的意蕴,有官场现状的不堪,有自己在其中的郁闷,是对以前官场生活的厌弃。后句写归隐与饮酒的快乐,是对于归隐生活的高度肯定。“种著三径黄花,栽著五株杨柳,望东篱归去也。”紧紧扣住与陶渊明相关的三种生活情境,赞美歌颂了陶渊明与黑暗的官场决裂而保持自己清白节操的伟岸精神。
小令语言流畅,概括力强,几十字就把陶渊明一生的主要事迹和性格都囊括进去,又显示出一种轻松愉快的风格,与陶渊明的潇洒出尘的处世风格很相近,这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