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星期三
首页/医学名言/无形之阳基于有形之阴,血行原藉乎气行,气行亦资乎血行,盖血能载气以行也(清·石芾南《医原·女科论》)

无形之阳基于有形之阴,血行原藉乎气行,气行亦资乎血行,盖血能载气以行也(清·石芾南《医原·女科论》)

0660 无形之阳基于有形之阴,血行原藉乎气行,气行亦资乎血行,盖血能载气以行也。(清·石芾南《医原·女科论》)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阴阳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无形的阳,必须依附有形的阴,以阴作为基础,才能存在。否则阳就飘浮涣散无所归。以气血分阴阳,则血属阴,气属阳。血的运行凭借气的推动,即所谓“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如果气的功能受阻,如气虚、气滞,...

0660 无形之阳基于有形之阴,血行原藉乎气行,气行亦资乎血行,盖血能载气以行也。(清·石芾南《医原·女科论》)

根据阴阳学说的理论,阴阳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无形的阳,必须依附有形的阴,以阴作为基础,才能存在。否则阳就飘浮涣散无所归。以气血分阴阳,则血属阴,气属阳。血的运行凭借气的推动,即所谓“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如果气的功能受阻,如气虚、气滞,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血瘀。故临床治疗瘀血,在运用活血化瘀药的同时,往往配以行气之品。此外,气的运行也有赖于血的运载,因为无形之气必须依存有形之血,并不断地从血中获取营养,即所谓“气存血中”“血为气母”。气不能离开血而存在,临床上常见各种原因导致大出血时,气亦常随之逸失,即所谓“气随血脱”。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