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五章:一个伟大领导者的素养》

道德经《第五章:一个伟大领导者的素养》

第五章:一个伟大领导者的素养01做了仁义的事不要标榜,不要计较回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历代对这句话的解释...

第五章:

一个伟大领导者的素养

01做了仁义的事不要标榜,不要计较回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历代对这句话的解释太多了​‍‌‍​‍‌‍‌‍​‍​‍‌‍​‍‌‍​‍​‍‌‍​‍‌​‍​‍​‍‌‍​‍​‍​‍‌‍‌‍‌‍‌‍​‍‌‍​‍​​‍​‍​‍​‍​‍​‍​‍‌‍​‍‌‍​‍‌‍‌‍‌‍​。刍狗是用草扎的狗,扎好以后对它进行装扮,戴上头冠、披上衣服等,祭祀鬼神的时候用​‍‌‍​‍‌‍‌‍​‍​‍‌‍​‍‌‍​‍​‍‌‍​‍‌​‍​‍​‍‌‍​‍​‍​‍‌‍‌‍‌‍‌‍​‍‌‍​‍​​‍​‍​‍​‍​‍​‍​‍‌‍​‍‌‍​‍‌‍‌‍‌‍​。刍狗的特点是,用得到它时,就给它盛装装扮上;祭祀完毕,不用它了,就在地上任意践踏。

所以有人说“天地不仁”就是天地没有仁慈之心,用得着您的时候给您盛装扮上,用不着您的时候就把您丢弃;“圣人不仁”是指圣人没有仁义之心,对万物一视同仁,没有对谁好、对谁不好,很公平。我对这种解释是持怀疑态度的,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理解。

刍狗是草扎的狗,没错。但是我们站在天地的角度,站在道的角度来看,这个草扎的狗和真的狗有什么区别呢?好像有点儿区别。过去狗肉那不是一般的东西,假如说我是这个神,您拿真的狗祭祀我,祭祀完了可能我要享用狗肉;您拿草扎的狗放在那儿,看上去像是尊敬我,但实际上我是享用不到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句话就是,大家尊敬我,但是我不在意这份尊敬,不用真的给我什么回报。我不需要真正的回报,只要拿一个草做的狗放那儿表示一下就好了。

所以,我理解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不把仁义挂在嘴边,不标榜自己多么仁义,它对万物不索取回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意思是,圣人不标榜自己多么仁义,他不把这个挂在嘴边,对大家不索取回报。

总之,圣人为大家做事,但是人家不说自己多么仁义,人家也不索取回报,就像天道对万物一样。这是《道德经》的灵魂。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您去想想自己的生活,会获得好多智慧的。比如说我们平时做事,为大家做事,不用标榜自己很仁义。但凡这么标榜的人,大家都要画个问号,这人很可能就有问题。

老子讲,真正身心向道的人,是为大家做事,而不标榜自己多么仁义的人。为大家做事不要求回报,只要您做了,大家一定会尊敬您。这样的人才是真正通达世界道理的人。

02越保持“空”的状态,您的回报就越大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其实,老子本来讲的是领导者法则,但后人把它总结为修道,甚至把身体变成一个国家那样去运行。这也可以。但是,我讲解的目的是告诉大家,老子本意说什么,您怎么理解都没关系,能受到启发就行了。

老子的思想其实与诸子百家关系很密切,比如《战国策》等书,也记载了很多人的类似的思想,但是他们所引用的并不是《道德经》,有可能是《逸周书》(原名《周书》)等其他典籍。这说明老子的思想并不是在他讲完以后就为诸子百家所接纳,虽然他们有可能受了老子的影响,但不全都如此。

因为在老子之前,管理者已经总结出了很多法则,也被人们熟知。只不过老子特别清晰地、系统地总结了一遍,这是《道德经》本来的意义。老子整理得太完整了,所以我们后世尊老子为这种思想的创始人。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老子说,这天地之间好像橐籥一样。橐籥就是用皮囊做的风箱,鼓风机。“橐”和“囊”虽然都是皮袋子,但是囊是一头开口的,而橐是两头都开口的。“籥”是管道的意思。风箱两头开口,一头往外出风,另外一头有个管道,合起来就叫橐籥。橐籥的状态就是不断地运动,从里边不断往外出风。

所以,老子说天地之间就像橐籥一样,像皮囊做的风箱一样。“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它不断地运动,不断往外出东西,虽然它中间是虚空的,但是它不会塌陷。这就是天地之间的状态,它好像是中空的,但是万物全是从这个空的地方衍生出来的。

老子之所以一再强调道的空性,就是告诉我们这是道的本来状态。老子实际在讲,您作为领导者,要效仿天之道,要把自己放空,不要想着为自己捞取名利。您越不捞取,越是空的,您所造就的世界就越大,您所创造的成就也越大。

如果领导者在公司里做事能够符合老子这种思想的话,这个人私心会很少,格局会很大;他做事会从全局考虑,不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公司整体的利益。这样的人必有所作为、大有前途。

在生活中,我们普通人如果能这么做,就会少很多纠结。因为像天道一样把自己放空,人就会不纠结,气血就会通畅,更少患病,更从容,更圆融。

03追求“有”,永远没有尽头,不如一开始就追求“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不能怕什么就躲什么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这是帛书本的内容。意思是,您到处去探求,不断地去追随万物,这样是没有尽头的。怎么办?“不若守于中”——不如回到中心来,向道靠近,找到道的秘密,按照道的指引去做事。这样您就掌握世界的秘密了​‍‌‍​‍‌‍‌‍​‍​‍‌‍​‍‌‍​‍​‍‌‍​‍‌​‍​‍​‍‌‍​‍​‍​‍‌‍‌‍‌‍‌‍​‍‌‍​‍​​‍​‍​‍​‍​‍​‍​‍‌‍​‍‌‍​‍‌‍‌‍‌‍​。

这句话在通行本中是“多言数穷”,我认为这可能是当时的人抄错了。《淮南子》里有一个故事,提到过“多言数穷”,但是这故事实际表达的也是“多闻”。

这个故事说,有一个叫王寿的人好学习,背着好多书出门远行,碰见一个朋友,叫徐冯。徐冯问他,为什么背这么多书。王寿回答,出门怕没书看,所以背着书到处走。徐冯就说:“您这么做好像不大明智。这些书是当时写书的人根据他自己的经历写出来的,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变了,您还跟着那些书死学干吗?这时候要根据事情的变化去创造新的学问。”他总结说,“言出于知者,知者不藏书。”意思是这些书里的话都是那些明白道理的人写出来的,现在情境变了,人家就不收藏书了,明白道理就行了。

王寿听完,把书扔在了地上,一把火把书都烧了——“焚书而舞之”。《淮南子》记载:“故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里的“多言数穷”,实际上也应该是“多闻数穷”。因为看书是要探求学问,是要听、要见闻,并不是他自己要说。所以,这书里虽然记载的是“多言数穷”,但是含义是“多闻数穷”。

老子的意思是,您去追求万物,是没尽头的,您要找这根上的原因,找这当中的道。在这里,举一个中医和西医治过敏的例子。我曾经见过一个孩子,被检测出对一百多种物质过敏,最要命的是对大米也过敏。一般西医的内科医生往往会建议用一些抗过敏的药,但这样做往往只是降低神经的敏感性,这些东西还是不能常吃;还会建议孩子避开这些过敏原。所以,大家会发现美国的饼干包装上,往往会印着“本生产线还生产花生”(因为有人对花生过敏)等东西,如果有人吃了这饼干过敏了,那厂家是要负责的,所以他们要警告。西方人基本认为,您对什么过敏,就要一辈子躲着什么。

我们中医界的王琦老先生,是研究过敏课题的,也是中医男科的创始人。他曾经到美国去访问,问一位治疗过敏的美国教授:“如果你们对什么东西过敏,该怎么办?”美国教授回答:“我就把它从窗户扔出去。”王琦老师接着问他:“如果您对猫过敏呢(有些人会对猫毛过敏)?”教授说:“那就把猫从窗户扔出去。”王琦老师问:“那对地毯过敏呢?”教授说:“把地毯从窗户扔出去。”王琦老师说:“我治过很多不孕不育的患者,发现很多女人对男性的精子过敏,导致无法怀孕,那您也把她的老公从窗户扔出去吗?”美国教授一下哑口无言了。

怕什么就躲什么是不行的,我们不可能躲一辈子。像这个孩子对一百多种物质过敏,一辈子要记住一百多种物质的名单,见到这些物质但不能吃,他这一辈子多痛苦啊!

对过敏原的研究可以这样类比:一棵树上有一百片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去研究的话,会越研究越细,可能最后陷入谜团中。中医的思路是,可能是树根——也就是身体本身有什么问题了,那就要调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体质问题。您把树根的问题解决了,树上的一百片树叶自己慢慢就变绿了。

所以,西医虽然研究得很细致,但是往往注重局部,失于整体,慢慢地就会陷入一种无力感。中医研究得不细,古代人没有那条件,但是把树根研究得很细致,对每一种疾病都要考虑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体质问题,最后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不管您患了多少种病,我只研究您身体的这几种失调的状态,调整好了以后,身体这棵“大树”上的树叶就会变绿了。这也就是“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的道理。这样的道理还有很多。

有朋友问,前边讲的那个有一百多种过敏原的孩子怎么样了?后来,我判断这位小朋友是阴虚,告知她父母一种肉汤的做法。她喝了两个礼拜后,到医院一检测,一百多种过敏原全都消失了,身体也恢复正常了。

为什么《道德经》也可以叫《领导者的自我修养》

当然,老子这句话不是讲中医,而是在说领导者法则,讲的是“空”和“有”的关系。核心是领导者把自己调好,“守于中”,向天道学习,放下自己的欲望,不因为自己有名利、地位就去捞取,而是为员工做事,所以大家都会来追随您。

实际上,在先秦时代,这种思想是非常具有普适性的。比如说,儒家“四书”之一的《大学》中有这样的话:“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讲的就是领导者如果聚财,为自己捞取名利、地位,被领导者就会散去;如果领导者不追求名利、地位,而是散财,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追随您。

老子一直在讲领导者的素养,但实际生活中能真正做到的人并不多。有朋友说,这种状态不应该用法律来约束吗?只有用制度来制约人,才能让他不为自己捞取利益。其实,这是分道、德、法三个层面的,老子讲的是道,其中也涉及一点儿德;法是另外一个层面,老子没详细讲。老子主要讲的是领导者的自我修养,所以《道德经》的别名我觉得应该叫《领导者的自我修养》。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