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天下皆谓(三宝之德)》

《天下皆谓(三宝之德)》

67.天下皆谓(三宝之德)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

67.天下皆谓(三宝之德)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

天下任何人都说我很伟大却也很愚笨。其实不如说正是因为这份伟大,所以看上去才显得很愚笨。如果看上去就像个普通人的话,那么在很久以前就会显得很渺小了。

我有三件重要的法宝,并坚持保守它们。第一件叫作慈爱,第二件叫作俭啬,第三件则是绝不使自己立于世界的顶端。正因为持守于柔慈,所以才能使得天下人心服,因而变得勇敢;正因为持守于俭啬,所以才能够有所富余,得以悠闲、宽绰度日;正因为从不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使各路人才愿意倾力协助于我,得以居于首长之位。现今若为了追求勇敢而丢弃柔慈,为了追求宽绰而舍弃俭啬,为了得到首席而放弃退让,那么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说到底,慈爱可以使人获得人民的信赖与敬仰,以此征战就能够取得胜利,用于守备则能坚守。天若是要援助谁,那么便会用柔慈来保护这个人。

【解说】

文章开头的“我”可能是老子从自身出发,提到世间对于自身的评价,还说明了老子自己当作宝物一般守护的三种德。“慈”通柔弱,“俭”通“啬”(第五十九章),“不敢为天下先”与第七章的“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相通;不论哪样都是老子至今为止已经强调过的主张。当然,此处所说的“三宝”在战国时代残酷的社会竞争当中一般都是被否认其价值的存在,但正因如此,老子才主张要将其视作“宝”来对待。若从俗人的立场来看,恐怕更愿意坦诚、直率地追求勇敢、宽绰与先位,然而如此一来只会迎来失败,甚至丢掉性命。“我”作为世俗的对立面,在第二十章中有着深刻的相关描述。凭借着与俗人相反的做法,反而能够得到俗人所追求的梦想事物,并且若是持守于慈爱,那么上天也会以慈爱的方式来予以庇护,此章明确且强烈地阐述了实践“三宝”的意义。

在底本的记录中,“天下皆谓我”的“我”字后面还另有一个“道”字,由此可以得知此章所讲述的内容实则与“道”有关,此处依照傅奕本与河上公本等不同版本的内容选择将“道”字去掉了。在帛书的记录中也是没有“道”字的。此章与第二十章相同,均是从“我”的立场出发并发出了明确的宣言。“不肖”包含不相似之物、愚笨之物的意思,第二十章中写到过“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等句。“细”是小的意思。

“三宝”是有名的佛教用语,在佛教中指的是佛、法、僧,原本是以《老子》这句话当作释语而被应用的。

“故能成器长”的“器”指的是工具,在此则指代各类工作中能够做出贡献的人才,或顶尖人才之意。与第二十八章的“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有相通之处。

在帛书甲乙两本之中,都是将第八十章和第八十一章两章放于此章之前的。若是遵从于此,此章便算作是第六十九章,并就这样延续下去了;然而帛书的顺序并不见得比现今的顺序更好,所以就遵从于文本现存的模样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