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9日星期三
首页/道德经/老子《第六十五章》原文、翻译、感悟

老子《第六十五章》原文、翻译、感悟

六十五章【导读】本章论述了统治者用质朴之道来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老子认为,一个国家治理得好还是坏,往往与统治者的居心有关。若统治者居心良善,以真诚之心对待百姓,便会得到百姓的真心拥护,举国上下便会同心同德;反之,统治者如果以智巧欺诈对付百姓,那么就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百姓会想出种种办法来与统治者周旋,这样一来,国家当然是无法安定的。所以老子说:“以智治国,...

六十五章

【导读】

本章论述了统治者用质朴之道来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老子认为,一个国家治理得好还是坏,往往与统治者的居心有关。若统治者居心良善,以真诚之心对待百姓,便会得到百姓的真心拥护,举国上下便会同心同德;反之,统治者如果以智巧欺诈对付百姓,那么就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百姓会想出种种办法来与统治者周旋,这样一来,国家当然是无法安定的。所以老子说:“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也正是基于上述认识,老子认为统治者在治国时应该让老百姓变“愚”:“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老子的这一说法遭到不少人的猛烈批判,认为老子采取愚民政策,站在民众的对立面。这其实是一种误解。首先,老子这里的“愚”,不是愚蠢的意思,而是质朴迟钝的意思,而质朴迟钝正是老子提倡的正面的价值观。其次,老子之所以要让老百姓变“愚”,是因为若让老百姓变得聪明巧妙,老百姓便不会安于本分,便会想方设法钻法律政令的空子,这样的百姓便会变得极为难治。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①民,将以愚②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③;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④。常知稽式,是谓玄德⑤。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⑥矣,然后乃至大顺。

【注释】

①明:使变得聪明巧妙。②愚:使变得质朴迟钝。③贼:害;祸害。④稽式:法则。⑤玄德:玄妙的德行。⑥反:一说同“返”,指返回;一说指相反。

【译文】

古代善于循道行事的人,不是让老百姓变得聪明巧妙,而是让他们变得质朴迟钝。

老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智巧。所以凭借智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不凭借智巧来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祉。

认识到治国时用智巧和不用智巧两者的差别也是一个法则。经常认识到这个法则,就叫作玄妙的德行。玄妙的德行很幽深,很辽远,它与万物一起回归到质朴的本原,然后一切都变得极其和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