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1日星期二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四章(论道)》原文、译文、点评

道德经《第四章(论道)》原文、译文、点评

第四章(论道)道冲①,而用之或不盈②。渊兮③,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④。)湛兮⑤,似或存⑥。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⑦。注 释①冲:本为“蛊”,空虚。王夫之《老子衍》:“冲,古本作蛊,器中虚处。”②不盈:不会穷尽。盈:满,尽头。③渊:深邃。④此四句疑为《五十六章》错简重出,当删去。⑤湛:没,隐秘,若隐若现。⑥或:有。⑦象帝之先:好像在天帝...

第四章(论道)

道冲①,而用之或不盈②。渊兮③,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④。)湛兮⑤,似或存⑥。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⑦。

注 释

①冲:本为“蛊”,空虚。王夫之《老子衍》:“冲,古本作蛊,器中虚处。”

②不盈:不会穷尽。盈:满,尽头。

③渊:深邃。

④此四句疑为《五十六章》错简重出,当删去。

⑤湛:没,隐秘,若隐若现。

⑥或:有。

⑦象帝之先:好像在天帝之前。象:同“像”,好像。帝:天帝。《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司马光《道德真经论》曰:“言其先天地生,物莫能逾。”

译 文

道是空虚的,然而使用它或许没有尽头。它是那么的深邃啊,好像万物的宗主。它又是那么的隐秘啊,好像实有而存在。

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孩子,它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存在了。

点 评

此章主要阐述了“道”的特点,它无形,无母,永恒存在。使人们对“道”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道”是空虚无形的,虽然可以描述,但只能通过一些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宇宙没有边际,天地没有界限,万物难以穷尽,所以“道”无穷无尽。“道”是深邃的,似近似远,难以捉摸;似见似不见,难以洞彻,它是万物的宗主。它是确实存在的,可以感受得到,但又无法用言语将其完全表达出来,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

“人类从哪里来”一直都是困扰人类的一个大问题。老子由人类自身而联想到了“道”,将“道”赋予了人的属性。“道”是万物之母,那么“道”是否像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拥有它自己的母体?“道”之母是谁或是何物?“道”又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就像人类很难回答“人类从哪里来”一样,老子也很难对这些问题作出具体的解答。没有人知道“道”从哪里来,它具体产生于何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道”是至高无上的,它产生于天帝之前。它是万物之母,它高于天帝,它永恒存在于天地之间,它流淌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之中。

“道”无母,却为万物之母;无形,却可为万物之形;无踪,却能显万物之迹。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