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9日星期三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原文】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注:慈:篆文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解语】天下的一切存在与运化法则为智者圣人的质朴之性尽皆映现。但是,对于这样合道顺德之智慧境界的整体辩证性却无法进行如似的描述、比拟和效仿。正是由于人的自性真心所呈现的实相智慧与...

【原文】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注:慈:篆文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解语】

天下的一切存在与运化法则为智者圣人的质朴之性尽皆映现。但是,对于这样合道顺德之智慧境界的整体辩证性却无法进行如似的描述、比拟和效仿。

正是由于人的自性真心所呈现的实相智慧与圆满觉行具有于一切事物悉皆兼容的属性特征,所以才难以用固定的模式或概念来描述和认知这样的智慧境界的整体性。

如果人对实相智慧的兼容性的认知,仅停留于固定模式或概念的描述,那么就会因这样偏于形式的片面认知,而分裂其无始无终、无内无外的整体性,及其反映人、事、物各种关系的辩证性,且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

但是,对于智慧整体辩证性的践证,假若没有具体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便无法承习与实证。因此,应该有知而不执所知,有为而不恃所为,站在智慧整体观的高度,自觉遵循人、事、物各自不同的特性与运化要求来辩证地应对,像这样持之以恒地修养身心,以达成与自然及社会各种关系的和谐性,才能见证天下乃普的自觉自由、清净自然的境界。

智者圣人的和谐之道有三个最根本之要妙,始终守此为本,依此而行。一即“慈”:从人自性真心之中自然流出的无我之爱,曲柔善利而博爱无别;二即“俭”:自我涵敛以合于质朴之性,随势应时以知止;三即“不敢为天下先”:无欲则无争,无妄则谦退,无执则无为。

人只有无私无欲,才会合于虚寂涵柔之根本,从统帅生命活动之源来海涵春育,常保中和;才会虚怀广纳,与万事万物共生共存,爱养而不宰,善救而无弃,展现强行有志之智慧德能。

人只有做到去甚、去奢、去泰——适可而止,量力而为,才能自性自足而不驰骋放纵;这样其生命活动则会自然符合生长化收藏的运化法则,生生循环而其用不竭,展现无所不兼容遍透的玄同之智。

人只有无执无妄,才能呈现出善下不争的无为境界,而不会恃力取进、外逞锋芒;这样其在各种事物的应对中,自然能够符合事物运化法则,尽人所能,尽物所用。

像这样合于玄德而展现智慧整体辩证性,此圣人之所以成其大。

如果人背离善爱和柔之根本,而好刚使强,逞力妄为;背离敛涵合朴、自适其度之根本,而欲盈求满,外逐无度;背离谦退善下之根本,而张扬显耀,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恃强则败,持盈则亏,争胜则失。这样人就会因弃本逐末、违背自然运化规律而削弱生命力,破坏自身与人、事、物之间的整体关系,进而欲成反败,欲得反失,欲存反亡。

安于慈的虚柔之性即合于道德之根本。

如果人遵循于此去作为,则会以曲己全人为宗旨,所以善利天下而人心自归,无功不成;人遵循于此来自保,则会以后人全己为宗旨,所以人莫与之争,坚固不摧。

像这样符合循环往复的生生运化之性,则使人不求以得、有罪以免而顺天自助;像这样遵循符合清净和柔之性,其生命活动自然涵敛蓄养而现身心整体的和合运化,其思想言行的展现自然谦下合度而达成事物发展的动态平衡,因此得以安身立命,自足常保。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