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二十八章》原文与感悟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此承上章行道之妙,而言圣人不以知道为难,而以守道为要妙也。
古德云:“学道,悟之为难;既悟,守之为难。”然行道之妙,实出于守道之要耳。盖此中“知”字,即悟也。“知雄守雌”者,物无与敌谓之雄,柔伏处下谓之雌。溪,乃窊下之地,众水所归之处也。婴儿者,柔和之至也,前云“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然气虽胜物,物有以敌之;而道超万物,物无与敌者,故谓之雄。圣人气与道合,心超物表,无物与敌,而能顺物委蛇,与时俱化,不与物竞,故曰“知其雄,守其雌”。由守其雌,故众德交归,如水之就下,故为天下溪也。由乎处下如溪,故但受而不拒,应而不藏,流润而不竭,故曰“常德不离”。以入物而物不知,如婴儿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以能胜物而不伤,故曰“复归于婴儿”。
“知白守黑”者,白,谓昭然明白,智无不知之意;黑,昏闷无知之貌。式,谓法则。忒,差谬也。谓圣人智包天地,明并日月,而不自用其知,所谓“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故曰“知其白,守其黑”。由其真知而不用其知,故无强知之过谬,故可为天下式。然强知则有谬,谬则有所不知,既有所不知,则知不极矣。今知既无谬,则知无不极,故曰“复归于无极”。
“知荣守辱”者,荣,乃光荣贵高;辱,乃污辱贱下。谷,乃虚而能应者也。朴,谓朴素,乃木之未雕斲也。谓圣人自知道光一世,德贵人臣,而不自有其德,乃以污辱贱下,蒙耻含垢以守之,所谓“光而不耀”,仁常而不居者,虚之至也,故为天下谷。由其虚,故常德乃足,德自足于中,则不缘饰于外,故复归于朴素也。
以虚而能应物,故朴散则为器。圣人以此应运出世,则可以官天地,府万物,故能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化行于世而无弃人弃物,故曰“大制不割”。割,截断也。不割者,不分彼此界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