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文史百科/王蒙-正心是修身的根本

王蒙-正心是修身的根本

正心是修身的根本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一大奇葩。《大学》讲修齐治平,而修身的基本功是正心,心志、心意、心思、心术、心理、心愿,心肠要正,不要邪恶,不要奸诈,不要怪力乱神,不要阴谋诡计,不要巧言令色、天花乱坠。孟子讲恻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决定了人性——天性。孟子还讲民心,讲得民心者得天下,老子讲“百姓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是中...

正心是修身的根本

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一大奇葩。《大学》讲修齐治平,而修身的基本功是正心,心志、心意、心思、心术、心理、心愿,心肠要正,不要邪恶,不要奸诈,不要怪力乱神,不要阴谋诡计,不要巧言令色、天花乱坠。孟子讲恻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决定了人性——天性。孟子还讲民心,讲得民心者得天下,老子讲“百姓心”(《道德经·第四十九章》),是中华传统政治学的硬核概念。

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有所谓“三学”,即:戒学,清规戒律,严密管控自己的身体与行为;定学,管好自己的精神世界,管住自己的心志、心愿、心情、心态、心理、心思、波动与心潮起伏。定学又称心宗;慧学,就是用智慧修行的功夫,求得涅槃的成就。有人认为心学起源于兹,这就不对了,儒家根本也是注重心学心功的。仁政、王道、礼义、德治,都可以和心学的说法接上轨。

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经典,《真诰》,也有人视为心学的,则讨论通过禅定、静坐、气功、炼丹和某些神秘功法,培养训练自己的真人感、神仙感、与天地融和感、飞天感。

真正对于心学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是王阳明。

“心即理也”(《传习录》),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绝对的唯心主义独在论,即除了一己的心神以外,再无世界。以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理论来辨析阳明的心外无一切说,此说极端荒谬。

阳明的用意不在于论述世界的存在。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特别注重与关心世间万有的客观性自然性的存在与演化,它注重的主要是人间,人文、人道、人君、人臣、人子、人妻,人——仁义即人的道德义务。义务在你的心里,良知在你的心里,一生的行动事业贡献或者失败,决定于你的心的正邪、善恶、智愚、顺逆。离开了人心去格物,必然是格竹子式的大失所望。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