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文史百科/王蒙-庄子的奇葩生死论

王蒙-庄子的奇葩生死论

庄子的奇葩生死论庄子则干脆美化死亡,视生与死为一体,视死亡为向着新的不同的生命形式、存在形式的过渡变化。叫作“与时俱化”,也就是与时俱生,与时俱死,生生不已,死死不已;生的过程就是死的过程,死的过程也就是生的过程。††††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

庄子的奇葩生死论

庄子则干脆美化死亡,视生与死为一体,视死亡为向着新的不同的生命形式、存在形式的过渡变化。叫作“与时俱化”,也就是与时俱生,与时俱死,生生不已,死死不已;生的过程就是死的过程,死的过程也就是生的过程。††

††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

《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

庄子与列子还设想着死亡可能具体转化为后续物。庄子惊人地宣讲,死亡的快乐或许胜于生存。他用“丽姬悔泣”的故事告诉大家,说美女丽姬被晋国君王抢走成为妃子,最初,她哭得衣服都湿了,后来,过上了妃子的幸福生活,她为自己曾经哭泣而十分后悔。‡‡庄子的惊人之论是,人的死亡说不定与丽姬的被劫持一样,通向的是幸福美满而不是苦难悲伤。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

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

《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

这是用比喻讲“乐死”。人们知道乐生,只有庄子大讲乐死。用比喻宣讲主张,不太有逻辑,但是很文学,不太有说服力,但是生动有趣。

《庄子》谈生死特别是死亡,篇幅不少。他强调,人之有生有死,就与天有昼有夜一样,是自然,是天道,是绝对无法改变的,人不能不可不该去瞎干预。人与天道合一,与自然合一,应该达到无生无死,永与天为一,与道一,与生一,与死亦一的境界。庄子与他这一派的人物,还以生死作为判断人的悟性、智慧性、明觉性、可结交可交流可切磋性的入围衡量标准。

《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上说:“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四位有见识有常识有知性的士人的入群标准是,要认识到空无是生命的开端,生活是生命的脊梁,死亡是生命的屁股尾沟。能够理解生死从来就是不可分家的一回事的人,可以与我们成为朋友。四个人边说边笑,相互成为“莫逆”(永不逆反)之交。

庄子反对贪生怕死、喜生恶死。他一方面叹息人生的短促,说什么“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一方面却又夸张地演说死之快乐。说什么他见到一具骷髅,想着如何让骷髅复活重生,结果骷髅进入他梦中说:“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骷髅说:“死了,不分君臣四时(等等礼法)了,比当了君王还(轻松自由)快乐呢。”

这与其说是讲说死亡的乐趣,不如说是显示他的清高。他没有官欲,不受官差之苦。甚至于,如果说这话语中有点中华老字号无政府非政府主义的萌芽,也讲得过去。

亲死安死主义说着也有点意思,做起来,其不近人情就令人或有反感了。说是庄子妻子死了,庄子不但不悲伤,而且敲着盆儿唱歌。§§伟大明达而至于此,不近人情,令人反感。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庄子·外篇·至乐第十八》

庄子将享其天年视为核心价值,也会引起争议。他不认同伯夷叔齐他们作为殷商旧臣,耻食周粟而饿死的做法;也认为比干进谏而被纣王挖心致死是不智的,这些都难以获得认真的赞同。自古以来,在欣赏庄子的文学才华与奇趣故事的同时,出现了对于庄子的各式抨击。

当然庄子还有理论,说是人原来就是来自无的,人本来既没有生命也没有形体也没有气息,死后,等于回了老家,这是与春夏秋冬一样的正常变化,有什么必要哭哭啼啼的呢?

庄子的经典名言是“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他是说大自然承载了我们的身体,让我们为了生活而劳苦,让我们老了以后有所安逸,让我们从死亡中得到休息,道法自然,顺理成章,生死衔接一体,生自死来,死还生前,自能节哀顺变。

而出自《礼记》的儒家“节哀顺变”之说,与道家也是通而为一的,目前这四个字已经是追悼吊唁的经典用语。细想一下,见到逝者的亲属,实在没有更好的其他说法。节哀,不是不哀,当然哀,追悼者、吊唁者,停灵时期,也都哀而痛之。但你不可能有办法使逝者起死回生,只能顺应、老老实实地接受人生的也是大自然的这种与人们的愿望并不契合的变化。谁又能与生死较劲呢?

这不免令人想起达•芬奇在《生与死》一文中所说:

“每一种灾祸在记忆里留下悲哀,只有最大的灾祸——死亡,不是这样:死亡是把记忆和生命,一股脑儿毁灭。

“正像劳累的一天带来愉快的睡眠一样,勤劳的生命带来愉快的死亡。

“当我想到我正在学会如何去生活的时候,我已经学会如何去死亡了。”

达·芬奇的知生乃知死,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互文互补,异曲同工。二人相距两千多年。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