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文史百科/王蒙-养气

王蒙-养气

养气孟子的一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影响了中国的许多代人。“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终极性概念之一,是万物的原生态与终结归宿态,是类似分子、原子之类的物理学、生理学,加上精神品质的分析,找出来的最精微的原始物象。气字在道观中写作“炁”,炁既是气字,又解释成先天的神秘能量,它的上半部分会让我们想到“無”的简体“无”,早在实行汉字简化以前...

养气

孟子的一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影响了中国的许多代人。

“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终极性概念之一,是万物的原生态与终结归宿态,是类似分子、原子之类的物理学、生理学,加上精神品质的分析,找出来的最精微的原始物象。

气字在道观中写作“炁”,炁既是气字,又解释成先天的神秘能量,它的上半部分会让我们想到“無”的简体“无”,早在实行汉字简化以前,民间已经流行以“炁”的上半部分作为“無”的“简笔字”了。

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这是气的形体发生学,甚至也是宇宙万物的形体发生学。生命未固定成型之前是气,是虚无缥缈,是可能分散,也可能聚集,却难以成形成体,结束后又散落,等待新机缘,形成新的形体、新的生命。万物万象变化生灭,而气长存永在。这实在是我们的老祖宗的一个合情合理、美好完满、心平气和、周到兼顾、难以超越、恰到好处的思路。

近现代物理学的物质不灭与能量不灭原理,可说就是中华古人心目中的浩气长存原理。而读读《红楼梦》中贾雨村对于贾宝玉的评论,那么浩气、正气之外还有阴冷、邪恶、变态、䀲昧之气,与阴阳二气的纠葛激荡与变易。

养气的说法也许更多地见于中医学,指一个人通过静坐、气功、调息(有意识地调整呼吸频率与深浅)、太极(拳、剑、球……)功夫,乃至服用白色滋养食品如燕窝、山药等,来强健呼吸功能、改善身心的自我感觉。

道家与佛家都注意打坐,注意腹腔式深度呼吸,庄子与有的禅师还强调要吸气到脚踵即脚后跟处。为此我请教过著名歌唱家,因为歌唱家、广播员、舞台演员都是讲究用腹式深度呼吸来产生发声时的腹腔共鸣的。大歌唱家告诉我,脚后跟没有空间容受空气,用踵呼吸的说法难以成立,但歌唱家歌唱时会感到脚踵的随之振动,或者可以解释是脚踵也参与腹式呼吸了吧。

孟子的说法则将养气的观念从医学、生理学、体育学延伸到道德礼义、人品境界、意识形态、三观构建、情怀格调、志向追求、选择决策上来。

浩然之气,而且善于培养养育,这其实就是文化自信,相信并且坚持自己的正义、正确、刚正不阿、光明正大、坦荡、从容、定力。

文化自信不仅带来了精神的振作与开阔,心灵的美好与丰富,而且带来了身体的生理的结实与力量,与人们说的,坏人坏事丑恶卑劣会带来“生理的厌恶”一样,文化、道德、精神的自信也会带来生理的健美、愉悦、强大、稳健、圆满,带来呼吸消化循环运动系统运作的清明、从容、沉着、有力,带来耳眼鼻舌身、心肝脾胃肾、四肢五脏、细胞神经的结构与功能的全面最佳状态,只觉正气一身,清气满怀,壮气十足,吞吐涵养,卷伸如意。浩然之气就是精神变了物质,变了壮美,变了健康,变成了免疫力,变成了脉搏、血压、血象、情绪、视力、听力、肌肉、骨骼的平衡与合乎标准,变成了坚持力,变成了必胜心性,变成了奋斗精神,变成了昂扬斗志,变成了稳扎稳打,变成了应对合宜、进退有据、瞻前顾后、游刃有余、无坚不摧、百战百胜。

这样的人身上罩着的、心里装着的、游走在近旁的正气强大雄伟、理直气壮、辟邪却恶,是精神的动力、智慧的度量衡、攻防的武装,勇敢端庄的最美形象。

浩然正气是天地正气与本人正气结合的强大的元气,是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自我鼓舞与抗逆的力量。而一个圣贤、王者、士大夫、大丈夫、君子、精英,关于养护保持充实培育自己的正气,自己的道德仁义、是非明辨、警贪防恶、亲君子远小人、扶正祛邪,一时一刻不能忽略,一点一滴不能马虎,永远要是非分明、善恶选清、积累正大、清除卑劣、精神营养、心身光大。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