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周易/《系辞上传》原文、译文、释义

《系辞上传》原文、译文、释义

系辞上传导读《系辞传》分为上下两篇,是解读《周易》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系辞传》出现以前的《易》,皆为卜筮之用;《系辞传》出现以后的《易》,除了仍然有卜筮之用外,更为重要的是朝着人文...

系辞上传

导读

《系辞传》分为上下两篇,是解读《周易》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系辞传》出现以前的《易》,皆为卜筮之用;《系辞传》出现以后的《易》,除了仍然有卜筮之用外,更为重要的是朝着人文理性方向发展,出现了人文《易》与义理《易》,并逐渐获得了“道”的哲学本体意义,在儒家经典中,是六经或五经中最具思辨色彩、最具哲学意味的典籍,被誉为五经大道之原​‍‌‍​‍‌‍‌‍​‍​‍‌‍​‍‌‍​‍​‍‌‍​‍‌​‍​‍​‍‌‍​‍​‍​‍‌‍‌‍‌‍‌‍​‍‌‍​‍​​‍​‍​‍​‍​‍​‍​‍‌‍​‍‌‍​‍‌‍‌‍‌‍​。

传统的说法,《系辞传》为孔子所作​‍‌‍​‍‌‍‌‍​‍​‍‌‍​‍‌‍​‍​‍‌‍​‍‌​‍​‍​‍‌‍​‍​‍​‍‌‍‌‍‌‍‌‍​‍‌‍​‍​​‍​‍​‍​‍​‍​‍​‍‌‍​‍‌‍​‍‌‍‌‍‌‍​。近代有人持反对意见。虽然至今仍没有确切证据证明《系辞传》是孔子或孔门弟子所作,但我们认为《系辞传》至少与孔子及孔门弟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很有可能为孔门弟子或再传、后传弟子所作。

《系辞上传》重点解读了《乾》《坤》二卦,阐释了卦象、卦爻与系辞之间的关系,对于什么是象、什么是爻、什么是“吉凶悔吝”等做了解释说明,并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概念。十分难得的是引用孔子的读《易》经验,连续举了七个例说明了如何研读《易经》卦爻辞,如何理解卦爻辞的神秘含义,接着提出如何设卦、如何观象、如何系辞。学习《易经》的目的,孔子在《系辞传》中三致意焉:“自天祐之,吉无不利。”《系辞上传》中两处提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系辞下传》第三次提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在解释这一句时,孔子说:“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系辞上传》里面,提到《易经》揭示出了天地万物的演变进程与变化规律模式,即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的宇宙万物演化模式,还提到太极图、河图、洛书等易学图书。

原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1卑高以陈,贵贱位矣。2动静有常,刚柔断矣。3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4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5

译文

天高高地在头顶上,很遥远很尊贵。地低低地在脚底下,很踏实很卑贱。《乾》卦代表上天,《坤》卦代表大地,乾坤就定下来了。从低贱到高贵依次排列出来,贵贱的地位就显示出来了。动而为阳,静而为阴,一动一静很有规律,刚柔就区分出来了。大地四面八方,各方都有适宜的物类相聚,万物、人类都一样,意气相投的往往结交为朋友,同类互相聚集、互相依靠、互相帮助,异类则互相戒备、互相排斥,甚至互相攻击,因此,吉凶就自然产生出来了。在天上的大小星体,形成各种星系星座等天象,在脚下的大地峰峦起伏,大陆、岛屿、高山、河流、湖泊、海洋各种地形地貌触目可见,各种天象与地形的变化就显现出来了。

注释

1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显得很高,很尊贵,高高地悬在人们头顶之上;地显得很低,很辽阔,显得很亲近,低低地就在人们的脚下。从天与地的法象当中,《乾》卦与《坤》卦的道理就显露出来了,就判定出来了。《乾》卦是天性的抽象,《坤》卦是地质的抽象。也就是说,《周易》六十四卦以《乾》卦与《坤》卦两卦为代表,《乾》与《坤》就代表着天与地的性质特点。

2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从大地到上天,六爻依次摆出来,爻位的贵贱就表示出来了。初爻、二爻表示地道,三爻、四爻表示人道,五爻、六爻表示天道,地为卑,人为中,天为高,因此说六爻“卑高以陈”。

3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有常指有常规、有规律,阳爻处在运动与静止的变化时称作刚爻,阴爻处在运动与静止的变化时称作柔爻,每爻的运动或静止都有一定的常规,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在阳爻和阴爻发生运动或静止的变化时,阳爻的刚性和阴爻的柔性就可以确定和区分了。刚爻与柔爻因阴阳的变化运动而来,即因动静而来。

4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方,《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道也。”《周易本义》谓:“方,谓事情所向。”《礼记·乐记》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郑注:“方谓行虫也,物谓殖生者也。”郑玄认为“方”是动物,“物”为植物。高亨认为“方”当作“人”,“篆文人作人,方作方,形似而误”。王夫之《周易内传》认为:“方者位也。”“方”即指方位,指某方地域,在卦爻中即指爻位。此解颇有道理,本书从之。因上述诸解亦各有理,故列举如上,望读者思索。王夫之说:“贞、悔各有三位,而初四、二五、三上,以类相应,其近而相比者,以类相孚,交相聚也。‘物’者爻也,爻之刚柔,各自为群,而性情分焉。同群者孚,异群者应,如其道则吉,非其道则凶。若以阴阳之本体俱为天地之大用,何吉何凶?而一聚一分,则得失差异,是以吉凶生焉。此言爻位有比有应,有承有乘,因时而生吉凶也。”物既指天地万物,又指爻而言。方以类聚,指相同之物同聚在某一处;物以群分,指万物因性情之异而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在《周易》卦爻中,依王夫之所言,“方以类聚”指爻位以类相应,以类相孚​‍‌‍​‍‌‍‌‍​‍​‍‌‍​‍‌‍​‍​‍‌‍​‍‌​‍​‍​‍‌‍​‍​‍​‍‌‍‌‍‌‍‌‍​‍‌‍​‍​​‍​‍​‍​‍​‍​‍​‍‌‍​‍‌‍​‍‌‍‌‍‌‍​。“物以群分”指刚爻或柔爻各自为群,性情相分,同群相孚,异群相应。凡是相孚与相应,合乎正道则获吉祥,不合正道则遭凶险。就人类社会而言,因为出现了社会组织,各人或各组织之间,因种种关系,亦会产生或吉或凶的结果。换句话说,吉凶是由于所处的地位环境与所属的组织与其他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利害关系或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周易》就是谈吉凶,就是教会我们如何趋吉避凶。“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两句话,对于正确理解《周易》的吉凶之道,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5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阴阳的变化,表现在天上就是日月星辰等各种天象,表现在地上就是万物化育后的各种形体,从各种天象与形体当中,就可以洞察到种种变化的现象与规律。

原文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1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2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3乎其中矣。

译文

因此,阳刚与阴柔两种力量互相摩擦,八卦阳刚四卦《乾》《震》《坎》《艮》与阴柔四卦《坤》《巽》《离》《兑》互相激荡,《震》卦鼓舞动荡、雷霆万钧,《巽》卦风雨升降、润泽万物,《离》卦为日,《坎》卦为月,日月运行,寒暑往来。乾道形成阳刚的力量,为男性、雄性生物,依据乾道而生的长男为震,次男为坎,少男为艮。坤道形成阴柔的力量,为女性、雌性生物,依据坤道而生的长女为巽,次女为离,少女为兑。《乾》卦纯阳,纯阳为大,主宰万物之始。《坤》卦顺承《乾》卦天道,作成万物。《乾》卦的特性就是容易了解,《坤》卦的特性就是简便易行。容易就能够使人易于知晓,简便就能够使人易于遵守。容易了解就会愿意亲近,容易遵从就会产生功效;愿意亲近相处就会长久,产生功效事业就会广大。能够长久相处,获得民心,贤人就具备了高尚的品德;能够推广事业,建立功绩,获得利益,贤人就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乾》《坤》的特性就是容易与简单,但天下所有的道理却都包含在容易与简单之中,明白了容易与简单的深刻道理,那么天下的所有道理也就会懂得了。只要懂得了天下道理,那么人就能够在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等外部环境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地方与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注释

1 是故刚柔相摩……一寒一暑:阴阳的运动变化表现在刚爻与柔爻上,就是刚爻与柔爻互相推摩,《乾》《坤》《兑》《艮》《震》《巽》《坎》《离》等八个基本卦互相震荡,雷霆在天地间鼓荡,风雨在滋润万物,日月自东向西往来运行,出现每年寒暑交替的四季变化。

2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成男,指男性一般的阳刚之物。成女,指女性一般的阴柔之物。知,指主管、主持。天地万物化生时,按照《乾》卦之道的运行规律化生,就会化生出男性一般的阳刚之物来;按照《坤》卦之道的运行规律化生,就会化生出女性一般的阴柔之物来。乾的作用,在万物化生中,它主管万物的创始创生,坤的作用,在万物化生中,它顺应乾的变化之道去生成万物。

3 成位:可以理解为圣贤成就德业事功,圆满实现人生价值。《周易本义》认为:“成位,谓成人之位;其中,谓天地之中。至此,则体道之极功,圣人之能事,可以与天地参矣。”

原文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1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2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一作象)也,所乐(一作变)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3

译文

圣人设立八卦再重复八卦为六十四卦,通过观察卦象的变化,给复卦六十四卦系上卦辞,给每卦六爻系上爻辞,通过卦辞爻辞的断语表明阴阳变化之理,从而让人明白吉凶的原因与道理,刚爻与柔爻互相运动产生矛盾变化。因此说,吉表示得到的卦象,凶表示失去的卦象。悔表示忧虑后悔的卦象,吝表示思虑不足的卦象。变化,表示进退的卦象。刚柔,表示昼夜的卦象。六爻的运动变化,表示三才三极的变化之道。因此,君子之所以居住而心安者,是安居于《周易》所显示的吉祥的卦序与卦象。君子之所以快乐而耽玩者,是君子潜心玩索卦辞与爻辞所指示的隐藏着的奥义与深意。因此,君子居住在家里,就仔细揣摩卦象爻象与卦辞爻辞之间的联系,君子一有行动就仔细观察卦象爻象所揭示出来的变化,玩索所占卦辞爻辞与实际行动之间的联系与关系。因此,顺应天时,开发地利,争取人和,顺天应人,尊尚贤能,就会“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注释

1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设卦、观象、系辞,据李鼎祚的说法:“圣人谓伏羲也,始作八卦,重为六十四卦矣​‍‌‍​‍‌‍‌‍​‍​‍‌‍​‍‌‍​‍​‍‌‍​‍‌​‍​‍​‍‌‍​‍​‍​‍‌‍‌‍‌‍‌‍​‍‌‍​‍​​‍​‍​‍​‍​‍​‍​‍‌‍​‍‌‍​‍‌‍‌‍‌‍​。”“文王观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象,系属其辞。”圣人创设易卦,通过仔细观察揣摩卦象而悟出了道理,因而便在卦与爻后面附上解释说明卦象道理、主旨的文辞,从而阐明吉凶的道理。也就是说,设卦、观象、系辞的目的,无非是教人明白吉凶之道,教人趋吉避凶。《周易学说》引刘沅曰:“示人以吉凶之道,顺理则吉,违理则凶,欲人因吉凶以悟至理,非教人昧理而趋吉避凶也。其言吉凶者,由理有失得也。言悔吝者,由昧理而忧虞也。”

2 三极:郑玄认为:“三极,三才也。”《周易正义》以为:“此覆明变化进退之义,言六爻递相推动而生变化,是天地人三才至极之道。”

3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吉无不利:君子能够安于所居,是从《易》卦的次序、爻位的次序中获得了如何立身处世的道理。让君子从揣摩玩味思索中获得快乐的,是《周易》的卦辞及爻辞的旨意。因此,君子平时在家里就揣摩《周易》的卦象与爻象,从而玩味由卦象与爻象推出的卦辞与爻辞的旨意;有所行动时,就观察爻位与爻性的变化,并进一步揣摩所变之爻与所占之事,预测判断其吉凶悔吝的结果,按照《易》所提示的规律办事,就会“得到来自老天的保佑,吉祥而无所不利”。虞注“序”作“象”,“乐”作“变”。后面“君子”以下数句,承前面圣人设卦观象系辞而来,说明君子如何学《易》与用《易》,来获得“吉无不利”的效果。正如朱熹在《周易本义》所言:“此章言圣人作《易》,君子学《易》之事。”即阐明圣人作《易》之目的是教人明白吉凶之道,君子学《易》之目的是领会《易》所提示的吉凶之道,从而趋吉避凶。

原文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1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2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译文

彖辞,概括说明一卦的卦象;爻辞,分别说明每一爻的具体运动变化的情况;吉与凶,是说明人事的得与失,即收获与损失情况的。悔与吝,是说明人事活动有小缺陷的。无咎,是指善于补过、善于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说,显示贵贱身份,表明身份高低的是爻位;确定阴爻为主还是阳爻为主,要看全卦的阴阳爻分布情况;判断吉凶情况,要看卦辞;担忧过分或不足的小毛病,就要在善恶初分时加以预防;行动而没有过错,在于能及时悔过走上正道。所以说,卦有小卦(即阴卦)、大卦(即阳卦)之分,辞有限险、简易之别。卦辞与爻辞,各有其所指示的趋吉避凶之道。

注释

1 齐小大:《周易集解》引王肃曰:“齐,犹正也。阳卦大,阴卦小;卦列,则小大分。”齐,正,即确立。大,即阳爻为主的卦,称阳卦。小,即阴爻为主的卦,称阴卦。

2 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虞翻认为“介,纤也”,即细小之意。“震,动也”,即行动之意。《周易学说》引刘沅曰:“凡事之得失,必有其幾。即其善恶初分之介而谨之,则易为力。于其已误而震动改过,则可复于善。”

原文

易与天地准1,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译文

《周易》是模拟天地变化之道的,因此能够包罗天地之道。《周易》的八卦是伏羲通过仰观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地面的山川河流而创的,因此能够探知光明与幽暗的形成原因;通过溯源万物如何开始如何产生、反求万物如何终结,便可明白死与生的道理与规律;精气凝聚成形为物,魂魄游散变化,消失不见,魂往上升为神,魄往下降为鬼,因此可以知道鬼神的情形与状态。《易》道与天地运动变化的规律近似,因此与天地之道不相违背;《周易》的智慧在于它能够将天地万物都考虑在内,因此正确运用《易》道能够匡济天下,不会有偏差。广泛推行而不会导致滥用,能够无比快乐地坦然面对天地万物,故而不会有忧愁。对于所处的地位与环境,觉得心安理得,有敦实深厚的仁慈之心,故而具有博爱的能力。以天地变化之道作为行动的规范而不会出现差错,委曲周全地成就万物而不会有遗漏,通达昼夜变化的阴阳之道,因而具有智慧。所以说神不会有固定的处所可以寻找,《易》也不会用僵化的体式去表现《易》道。

注释

1 准:京房以为,“准,等也”,即模拟之意。因《易》是模拟天地之道,因此《易》道与天地之道相等。

原文

一阴一阳之谓道1,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译文

一阴一阳的阴阳运动变化规律就叫作道,继阳道之元体仁而长的是善,顺应阳道成就阳道的是坤元坤阴之天性,仁者见阴阳变化之道中阳道体现出仁,便称作仁;智者见阴阳变化之道中蕴含着智,便称呼道为智;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处处离不开道,处处用着道,却不知道什么叫作道。因此说,君子之道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并自觉遵行。君子之道从仁善中显示出来,又隐藏在日常生活中,鼓舞化育万物却不像圣人那样存有忧患之心,盛大的品德和伟大的功业实在太崇高了。富有被称作伟大的事业,日新被称作盛大的功德。生生不息、延续不绝就被称作《易》。形成天象的叫作乾,天上效法天象的就叫作坤,通过蓍草演算的数目获得六爻形成一卦,根据爻位变化的卦爻辞从而能够预知未来的,叫筮占,通晓阴阳变化的叫事,阴阳变化不可测度就叫神。

注释

1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的阴阳运动变化就是道。也就是说阴阳的运动变化规律就叫作道。《朱子语类》云“一阴一阳往来不息”,“动极而静,静极而动,未有独立而孤居者,此一阴一阳所以为道也”。一部《周易》,谈的就是一阴一阳之道。

2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持续不断地效法一阴一阳的变化之道,就是自然之善;以阴阳变化之道来成就万物的,就能获得自然之性。《朱子语类》云:“所以发育万物为继善,万物各正其性命为成性。”继是继续不息之意,成是凝成有主之意。

原文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1,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译文

《易》道广大深远,如果讨论遥远的事情,则没有穷尽与边际;如果讨论附近的事情,就安静而端正;如果讨论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则会非常完备,不会有遗漏。乾道安静时专注不动,乾道发动时直线运动,因此能够创生万物;坤道安静时处于闭合状态,发动时处于张开状态,因此能够广生万物。广大配合天地变化之道,变通配合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之道,阴阳变化配合日月运行之道,《周易》以简单的善德配合至德之道。

注释

1 不御:《周易集解》引虞翻曰:“御,止也。”不御,即没有止境之意。《周易》所阐述的情理实在太广阔太伟大了。从远的角度来说,则无穷无尽、没有止境。

原文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1也。知崇礼卑2,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3”

译文

孔子说:“《易》所阐述的道理,最完美、最深刻啊!因为《易》,圣人是利用它来增进品德弘扬事业的。乾为阳,主知,表示崇高,坤为阴,主礼,表示谦卑顺从。崇高是仿效天象,谦卑是取法大地。天尊地卑的位置确立了,乾坤六爻确定了,《周易》的道理便体现在《乾》《坤》等六十四卦之中了。顺应天命天性,保持延续天性,这就是通向成就道义的门户。”

注释

1 崇德而广业:德指阳道,业指阴功。扩充顺应阳道为崇德,即积德。集聚阴功为广业。

2 知崇礼卑:南怀瑾在《易经系传别讲》里讲得很到位,他说:“知崇,智慧要高瞻远瞩,要有最高的目标。礼者履也,履就是走路,第一步开始起步是要从最平凡的地方开始。卑就是卑下。目标要高远,但是开始的时候却要踏实,从最平凡处起步。”知属于乾阳,阳主知。礼属于坤阴,阴为卑,卑为地,礼指履行、践履,礼卑就是指在地上走路。礼相对应于乐来说,属于阴,但是礼如果侧重于沟通,还具有阳的性质,譬如《文言传》所说“亨者嘉之会也”,“嘉会足以合礼”,亨就是美好的、良好的仪式沟通,心灵沟通,这就是礼。“元亨利贞”是乾阳四德,元亨是阳之阳,属于少阳,利贞是阳之阴,属于老阳。因此,从“亨”即礼的意义上来说,礼也具有阳的性质,亨就是阳与阳相通,阳与阴相应。

3 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成性”指天命所赋予人的内在本质,属于阳道,属于人的天赋秉性。“存存”指顺应天性,保持天性天真的状态。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乾为道门,坤为义门​‍‌‍​‍‌‍‌‍​‍​‍‌‍​‍‌‍​‍​‍‌‍​‍‌​‍​‍​‍‌‍​‍​‍​‍‌‍‌‍‌‍‌‍​‍‌‍​‍​​‍​‍​‍​‍​‍​‍​‍‌‍​‍‌‍​‍‌‍‌‍‌‍​。成性,谓成之者性也。阳在道门,阴在义门。其《易》之门耶?”

原文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1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2”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译文

有圣人通过深入思考发现了这个世界深深隐藏着的奥妙,圣人想把这些深奥抽象的道理形容表现出来,便用适当的物象来比喻它、模拟它、表现它,这就叫作象。有圣人通过观察,发现宇宙万物无时无刻不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因而发现万物的运动变化是相互联系的这一普遍规律,利用这些运动变化的、相互联系的、普遍的规律来制定人类社会生活的典常礼制等共同规范,并且附上与这些变化规律及典礼相适应的文辞以利于判断事物的吉凶,这就叫作爻。因为要说明阐释的是天下深深隐藏着的奥妙,因而不可以厌烦;因为要解释清楚天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因而不可以紊乱。模拟比较后才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讨论商议后找到正确的方案才能够采取行动。模拟比较、讨论研究,才会找到对策以适应环境与事物的运动变化情况。

“母鹤在树荫下鸣叫着,小鹤们纷纷鸣答回应着它们的妈妈。我有好酒,我与你一起快乐地分享。”孔子解释这条《中孚》卦九二爻辞说:“君子居住在自己家里,说出的话对老百姓有益,那么他们即使远隔千里之外,也会听从遵守,更何况身边的人呢?君子居住在自己家里,说出的话对老百姓毫无益处,那么老百姓远在千里之外都会违背,更何况身边的人呢?君子的话,从自己嘴里说出来,是说给老百姓听的;君子的一举一动,做在近处,远处的人却能看到。言行举止,是君子之道的门户与机关,门户机关的发动和关闭,是君子得到尊重或招致羞辱的关键。君子的言论和行为,是君子用来感动天地、感动百姓的,难道不应该谨慎小心吗?”

注释

1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赜,音zé,指隐藏的奥妙与规律。虞翻曰:“乾称圣人,谓庖牺也。赜谓初,自上议下,称拟。形容,谓阴在地成形者也。”又说:“物宜谓阳,远取诸物,在天成象,故‘象其物宜’。”

2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母鹤在树荫下鸣叫着,她的孩子们应答着。我有好酒杯,我与你一起分享饮用美酒。母鹤与小鹤之间的一鸣一应,为什么与分享饮酒相联系呢?我们认为,母鹤之所以在树荫下鸣叫,其实是在照顾着她的那些找虫子吃的幼小孩子,因为树荫下的树叶子下面有虫子吃,不要顽皮,不要飞远了,跑丢了。小鹤们则纷纷鸣答回应着他们的妈妈。母鹤教会小鹤觅食,与食物有关。因此,我有好酒,与你一起快乐地分享,也与饮食相关,就不奇怪了。

原文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幾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1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而后挂。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2)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译文

《同人》卦九五爻辞说:“同人,一群人先号咷大哭,而后又放声大笑。”孔子解释说:“君子为人处世之道,有时该出手就得出手,有时该容忍不动就得容忍不动,有时该闭嘴就得闭嘴,有时该发声就得发声。如果两个人同心同德,那么言行就会一致,这种紧密团结起来的力量就会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完全能够斩断十分坚硬的金属。心心相印、情投意合的话语,其气味就像兰草一样,芬芳无比。”

《大过》卦初六爻爻辞说:“初六爻,用白茅草垫在祭品的下面,对祭祀特别恭敬,不会有过错。”孔子解释说:“这些祭祀用的物品直接摆放在地上也是合礼的,也是可行的,再把它摆放在白茅之上,则更稳妥,还会有什么过失呢?真是恭敬小心到极点了。白茅这种物品,虽然平常得很,微不足道,但是如果运用得当,在重大的祭祀活动中却可以发挥出比白茅本身更重要的作用来。恪守这种恭敬小心的方式为人处世,大概不会有什么过失了!”

《谦》卦九三爻说:“勤恳工作,谦虚谨慎,君子会有好结局,吉祥。”孔子阐释说:“有功劳却不向别人炫耀,有功勋却不居功自傲,这种人敦厚到极点了。爻辞说的是他们的功劳比别人大,却能心甘情愿处处谦让。他们的道德隆盛,他们的礼节恭敬。谦虚有礼的人,处处礼敬他人,德盛礼恭之人可以长久保住他的爵位啊。”

《乾》卦上九爻辞说:“龙腾飞天空,不知及时往返,会悔恨。”孔子阐释说:“爵位尊贵却没有实权,地位高贵却远离百姓,贤士处于草莽之中,不去提拔他们,当然得不到他们的辅佐,因此动辄得咎,后悔不已。”

《节》卦初九爻辞说:“不走出自己家里的门户庭院,不会有过失。”孔子阐释说:“祸乱之所以产生,胡乱言语是一个导火索。君王不懂得保守秘密,就会失去臣子;臣子不懂得保守机密,就会丧失性命;筹划阶段保守不住秘密,就会导致失败。因此,君子总是小心谨慎地待在家里保守机密,不会随便外出,以防泄密。”

孔子感叹地说:“撰作《易经》的人,大概知道盗窃的因果关系吧!《易经》上说:‘身上背着包袱却乘坐在马车上,会招惹强盗来抢劫他。’身上背着包袱,这是地位低贱的人经常做的事情。而马车,按照礼制,却是只有君子身份才被允许乘坐的交通工具。身上背着包袱的小人却乘坐上了君子的马车,强盗们看见后便会想方设法来抢夺了。对上面的人怠慢不敬,对下面的人残暴无情,强盗们就要想方设法来讨伐他,抢劫他的财富了。珍贵的东西不好好地藏匿起来,就是故意招引盗贼来偷取;打扮得花枝招展妖里妖气的,就是故意勾引别人来淫乱。《易经》说:‘身上背着包袱,却乘坐着只有君子才能坐的马车,会招惹强盗来抢劫他。’强盗是他自己招惹来的啊。”

用来演算占卜的蓍草总共为五十根,其中实际运用的为四十九根。将四十九根蓍草随意分作两部分,象征着天地两仪,另外抽出的一根,象征着三,即人,然而分别数左右手中象征天地两仪的蓍草数目,分别四根为一组地数,四即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四个为一组地数完一只手中的蓍草,最后的余数称作归奇,以象征一年中的闰月;五年闰两次,因此要数两只手中的蓍草,分别数完后即得到两个余数,象征五年中的两个闰月。这样的四个步骤称作四营,即一变,一变后手中挂扐的余数,两手相加,或为四,或为八。三变后,数四个一组的组数,或有六组,或有七组,或有八组,或有九组,于是便形成一卦中的一爻。

(天数一、三、五、七、九等五位相加共为二十五,地数二、四、六、八、十等五位相加共为三十,十位天地之数相加为五十五。这些天数地数的复杂变化能象征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并且能够与鬼神互相沟通​‍‌‍​‍‌‍‌‍​‍​‍‌‍​‍‌‍​‍​‍‌‍​‍‌​‍​‍​‍‌‍​‍​‍​‍‌‍‌‍‌‍‌‍​‍‌‍​‍​​‍​‍​‍​‍​‍​‍​‍‌‍​‍‌‍​‍‌‍‌‍‌‍​。)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是说,如果六爻皆为老阳,即每爻的蓍草数目皆为九组,每爻有三十六根蓍草,六爻加起来,蓍草数目,共有二百一十六根;《坤》卦为阴卦,如果六爻皆为老阴,即每爻的蓍草数目为二十四根,那么六爻即共有一百四十四根。《乾》《坤》两卦的六爻皆为老阳、老阴时,蓍草数目总共为三百六十根,相当于一年的天数。《周易》上下经所有的蓍草数目,共有一万二千五百二十根,与万物之数目大体相当。因此说演算蓍草的四个步骤只是完成了一次《易》变的小过程,三个小过程即三变之后形成一爻,十八变后形成六爻,构成一个完整的卦。八卦是构成《周易》的一个最基本的系统,由八卦引申开来,演变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类卦的卦象都可以触类旁通,卦象可以在卦性的基础上扩展开来,天下所能看到的万事万物及其事理都能包括无遗了。《周易》能够沟通天地鬼神,显示神灵的指示,能够成就道德与事业,因此可以利用《周易》的道理来处理天地人等万事万物,并且可以得到神灵的庇佑和帮助。孔子说:“通晓万事万物运动变化道理的人,大概知道神灵的所作所为吧!”

注释

1 朱熹《周易本义》认为,“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一节在“子曰夫《易》何为者也”之前,“天数五”至“行鬼神也”在“再扐而后挂”之后,“《乾》之策”之前。这一段主要讲筮法,阐述演筮成卦的原理。对这一段文字,有些版本有出入。

2 天数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天数五指奇数一、三、五、七、九,地数五指偶数二、四、六、八、十。天数总共有五个,地数总共有五个,代表着五个方位和五行的奇偶之数各处一方并能互相配合,这句话当指河图洛书的五行方位之阴阳奇偶之数,即《周易正义》所说的:“若天一与地六相得,合为水;地二与天七相得,合为火;天三与地八相得,合为木;地四与天九相得,合为金;天五与地十相得,合为土也。”又《周易折中》引龚焕说:“既谓之‘五行相得’,则是指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而言。”也就是说一与六相合为水,共处北方;二与七相合为火,共处南方;三与八相合为木,共处东方;四与九相合为金,共处西方;五与十相合为土,共处中央。

原文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1。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2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译文

《易经》具有四个方面的圣人之道,学习语言的人,崇尚《易》辞;需要行动的人崇尚《易》中的变化规律;制造器物的人,崇尚《易》中的卦象爻象;占筮问卜的人,崇尚《易》占的灵验。因此,君子将有所作为,将有所行动,用《周易》筮卦来占问预测事情的结果,《周易》接受人的指示,并能随时响应,做出相应回答,无论所问的事情是远是近,是幽暗是隐蔽,它都能够告知未来的结果。如果不是精通了天下极为高深的道理,那么谁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呢?或三或五,互相参合,互相改变,交错总聚其阴阳之数。通晓阴阳变化之道,因此能够成就反映天下万事万物变化规律的文辞;通晓阴阳变化之数,因此能够确定反映天下万事万物变化规律的象数。《易》所揭示的情理,能够反映万事万物极其错综复杂的变化,如果不是《易》,谁能够揭示出来,谁能够达到这种水平呢?用《周易》卜筮时,屏除一切思虑,专心致志,不要掺入私意私欲,完全地顺应自然,寂静到极点,止住不动,突然间得到阴阳的感应,由这种感应便能通晓天下万事万物变化之机。如果不是天下最神奇神妙的《易》,有谁能够达到这种水平呢?《周易》,是圣人们探索天下极为隐蔽极为深奥道理的书,是圣人们寻求事物运动变化规律与关键的书。只有《易经》,探索到了极为隐蔽极为深奥的道理,因此能够沟通天下人的心思;只有《易经》,研究寻求到了事物变化的规律与关键,因此能够成就天下人的事业;只有《易经》,神奇而不可思议,因此能够做到看起来慢悠悠的实际上却很迅速,看起来还没出发实际上却已来到了,将来的事物还没有发生,《易》却能够预先知道它的吉凶。孔子说《周易》有四个方面的圣人之道,就是指的这些道理啊。

注释

1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虞翻曰:“感,动也。以阳变阴,‘通天下之故’,谓‘发挥刚柔而生爻’者也。”

2 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虞翻用天文现象予以解释说:“神,谓《易》也。谓日月斗在天,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从天西转,故‘不疾而速’。星寂然不动,随天右周,‘感而遂通’,故‘不行而至’者也。”

原文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所以,《易经》的道理由太极而来,太极分化产生出两仪,两仪分化产生出四象,四象分化产生出八卦,八卦可以用来判定事物吉凶,明白事物的吉凶结果,便可以趋吉避凶,从而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因此说,取卦象爻象来效法事物之理没有比天地更大更合适的了;要说明变化会通的道理没有比四季变化更大更合适的了;象悬挂在空中,清楚明白,没有比日月更大更合适的了​‍‌‍​‍‌‍‌‍​‍​‍‌‍​‍‌‍​‍​‍‌‍​‍‌​‍​‍​‍‌‍​‍​‍​‍‌‍‌‍‌‍‌‍​‍‌‍​‍​​‍​‍​‍​‍​‍​‍​‍‌‍​‍‌‍​‍‌‍‌‍‌‍​。要说崇高,没有比富贵更大更合适的了;预备器物,是为了供人利用,而创制器具,为天下人谋取广大利益的,没有比圣人谋取得更大更多的了。探索研究万事万物隐蔽深藏着的奥妙,获得深刻的启示,推广运用于各个领域,以此来断定天下事物的吉凶,成就天下人努力追求的功业,没有比运用蓍龟来卜筮,更大更合适的了。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2《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译文

(天数一,地数二,天数三,地数四,天数五,地数六,天数七,地数八,天数九,地数十。)

孔子说:“《易经》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易经》是用来开发物产、成就事业的,《易经》包括了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与规律,它的作用就是如此罢了。”所以圣人运用《易经》来沟通天下人的心愿与志向,奠定天下人伟大的事业,断除天下人的疑惑。所以说蓍草的功德是它圆通并且能够与神灵相沟通,《易》卦的功德是它方正并且能够预卜未来,六爻的意义是它通过变化能够明白地告诉你事情的吉凶。

圣人运用《易经》来澄清心思杂虑,从而明心见性、至虚无我,进退间隐藏其秘密于《易》道之中,用卜筮来裁断吉凶得失,顺应自然法则,与百姓同吉凶、同忧患。神妙无比,能够预测未来;智慧无穷,亦能够占晓往事。又有谁能够像圣人一样达到这种境界呢!只有古代那些聪明绝顶、智慧无限、神勇无比却又具有仁义之心不滥杀无辜、热爱百姓的圣人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吧!因此能够通晓天地变化的道理,能够体察感受到民情民意,于是便推广神奇的蓍草占筮方法来为百姓服务。圣人用它来斋戒修养,用以彰显神明的功德啊!因此说,关上门户叫作坤,打开门户叫作乾,一关一开就叫作变化,来来往往,变化无穷就叫作会通。显示变化道理的就叫作象,创作成一定形状的就叫作器具,制成器物后便于使用就叫作法,器物对百姓有利,可以反复使用,百姓都在用它,却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因此觉得神奇无比。

因此说,天生神物,圣人模仿它;天地变化,圣人效法它。天悬挂着象,显示着吉凶,圣人取象它。黄河里出来了《河图》,洛水里出来了《洛书》,圣人取法它们。《易》有四象,是用来显示后果的。卦爻系上言辞,是用来告诉后果的,用表示吉凶的词语确定下来,是用来断定后果的。

注释

1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虞翻曰:“太极,太一也,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四象,四时也。两仪,谓乾坤也。乾二五之坤,成坎离震兑。震春兑秋,坎冬离夏。故‘两仪生四象’。”“乾二五之坤,则生震坎艮。坤二五之乾,则生巽离兑,卦‘四象生八卦’。乾坤生春,艮兑生夏,震巽生秋,坎离生冬者也。”

2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郑玄曰:“《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也。”孔安国曰:“《河图》则八卦也,《洛书》则九畴也。”

原文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1”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2

译文

《易经》的《大有》卦上九爻辞说:“获得来自上天的保佑,吉祥而无所不利。”孔子阐释说:“保佑”,即帮助的意思。所谓得到上天的保佑帮助,即是顺应天时天道的意思,得到民众的帮助即是得到民众的信任支持​‍‌‍​‍‌‍‌‍​‍​‍‌‍​‍‌‍​‍​‍‌‍​‍‌​‍​‍​‍‌‍​‍​‍​‍‌‍‌‍‌‍‌‍​‍‌‍​‍​​‍​‍​‍​‍​‍​‍​‍‌‍​‍‌‍​‍‌‍‌‍‌‍​。能够践履诚信又时时想着顺应天道天时,又能够崇尚尊重贤能之才。因此说能够获得来自上天的保佑,吉祥而无所不利。

孔子说:“文字不能够完全表达出言语的所有含义,言语也不能够完全表达出说话人本身所想要表达的所有的真实含义。”既然如此,那么圣人的真实含义,难道就不能够完全显示出来吗?孔子说:“圣人设立象、假借象来表达完全的真实含义,设立卦通过卦来传达完全的真实或虚假的情理,给卦爻附上卦辞或爻辞,通过卦辞与爻辞来表达言语所包括的所有含义。通晓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并且能够融会贯通,才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所有利益。发动鼓舞百姓,振奋人心,推动事业向前发展,才能够完全表现出《易》道的神奇无比。”

《乾》卦与《坤》卦,隐藏着《易经》的真实义蕴,《乾》卦与《坤》卦排列出来,那么《易经》的精密道理便包括在其中了。如果毁掉《乾》卦与《坤》卦,那么《易》道就无法表现出来。《易》道不能够表现出来,那么《乾》卦与《坤》所表达的天地之道也几乎要隐藏不见几乎要熄灭了。

因此说,超越任何具体形态形状的隐藏着的形而上的东西叫作“道”,而具体的有形态形状的形而下的东西叫作“器”。天地万物,不断运动变化,圣人通晓变化规律,加以引导控制,使这种变化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就叫作“变”。将这种变化的道理推广应用就叫作“通”,将这种道理广泛告诉天下百姓,并让天下百姓广泛地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就叫作事业。

因此说,“象”是圣人发现了天下万事万物之中最为隐蔽的奥妙,然后来模拟形容这种奥妙,用来象征特定事物的适当意义,这就叫作“象”。圣人发现了天下万事万物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仔细观察体会这种变化运动的共同规律并加以融会贯通,用这种共同规律来制定典章礼制等社会规范,附上相应的卦辞与爻辞来判断事物运动变化的吉凶后果,这就叫作“爻”。深藏在天下万事万物中最为隐秘的道理就包括在卦中,鼓舞推动天下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包含在卦辞与爻辞之中;引导事物的运动变化,并加以适当控制,使之朝吉利的方向发展,这种方法包含在“变”之中,将这种规律加以推广,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这种方法包含在“通”之中;《易》道神妙不可思议却能够学会并加以掌握,这就在于人的主观努力与天赋智慧如何了。暗暗地不断用功,不知不觉便成就了事业,不用说话就能够取得百姓的信任,在于有崇高的道德并能够付诸实践付诸行动。

注释

1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获得来自上天的保佑,吉祥而无所不利。《周易集解》引侯果曰:“《大有》上九‘履信思顺’,‘自天祐之’,言人能依四象所示,系辞所告,又能思顺,则天及人,皆共祐之,‘吉无不利’者也。”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具有明显的神道上帝的意味,只要得到老天爷的保佑,就会吉祥无所不利了,但孔子在释卦时却将这些神道观念转向人文理性和人文价值的阐释,孔子认为老天的保佑包括三个内容:一是顺应天时天道,即善于捕捉机会、遵守客观规律;二是获取民心,得到群众拥护与支持;三是崇尚贤能之士,得到贤人的积极辅佐。具备了这三个条件,任何政治领袖当然会获得成功。这样解释便一点也没有神秘意味了。并由此而引发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重要命题,进而认为圣人之意存在于象、卦、辞及其变通与鼓舞之中。

2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天道阴阳变化,自然而成万物,因而说“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是说人如果法象天地之道,道德隆盛,教化普遍,就会像天地阴阳一样,事业自然而成,无为而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曰:“默而成之,谓阴阳相处也。不言而信,谓阴阳相应也。”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