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诸子对易学的吸收传习
汉初诸子对易学的吸收传习
继战国诸子百家之后,在中国历史上,汉初又出现了一个思想相对自由、学术相对繁荣的时期。除了一大批儒家学者重新登上学术舞台,传授阐释儒家经典外,陆贾、贾谊等也纷纷著书立说。淮南王刘安更是借助自己的政治地位,网罗人才、总揽俊彦,修成《淮南子》一书,是继《吕氏春秋》之后的杂家的又一巨著。从某种程度上讲,《淮南子》代表了当时的学术水平,参与修撰者都是当时一流的学者。在这些学者的思想学术中,也留下了易学影响的痕迹,可以推知他们也曾经学习、研究过易学。对于陆贾、贾谊以及以刘安为首的《淮南子》作者群的易学,张涛在《秦汉易学思想研究》之第三章有过专题研究。值得注意的是,陆贾、贾谊、刘安等人,不仅是著名的学者,也是很有影响的政治人物,是汉初政治与文化重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思想学说,为汉初的政治重建与文化重建勾画了蓝图,对汉初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汉初直至惠帝四年始除挟书律。在此之前,儒家的《诗经》《尚书》《仪礼》《春秋》等经典和诸子之学说的流传多少还存在法律上的障碍,而易学由于其卜筮的性质,不在所禁之列,故较之其他书籍,流传更为广泛,这大概是汉初学者多受易学影响的原因。
汉初“制度疏阔”,又缺乏文化底蕴,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政治运作模式和主流的政治文化,面临着政治重建和文化重建双重任务。各家各派的学者积极参与到政治、文化的重建之中。汉初统治集团本身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这就决定了其文化重建基本上是白手起家,必须从民间吸纳文化来完成重建,因而在这一重建过程的开始阶段,不同的学术流派几乎都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并没有占绝对优势的十分明确的主流思想来主导这一重建过程。统治者根据形势与自己的偏好,对来自民间的思想学术不断选择。文化重建既受政治重建的影响,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了政治重建。易学这一诞生于上古卜筮中的宝贵文化遗产,经过儒家的改造、阐释,它所包含的阴阳、刚柔、时位等哲学理论、辩证思维和“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的思想以及对天道、人生、社会的思考、探索,使其具有超越学派的价值,被各家各派所接受、吸纳。而《易》本身所具有的卜筮功能,更使它与巫祝文化、神秘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出现了几乎所有的文化都与易学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的现象。张涛在《秦汉易学思想研究》一书所提出的“百家治易”说张涛:《秦汉易学思想研究》之“前言”。,可谓深有见地。这实际上反映了易学对中国文化、政治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一情况在汉初体现的相当典型,几乎所有参与汉初政治、文化重建的学者、思想家、政治家,受到易学的深刻影响,都对易学有所吸纳,为自己的学说、观点服务。这是汉初易学流派众多、流传广泛、对学术思想及政治重建影响深刻的内部原因。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zhouyi/2023041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