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辛弃疾传记/辛弃疾传记:前身曾是青兕

辛弃疾传记:前身曾是青兕

前身曾是青兕初次以统帅的身份出征便大获全胜,老实说辛弃疾之前也想不到能取得这样的战绩。在凯旋的义军簇拥下,他和好友义端重新回到了泰安城中。城中无分老幼,都竞相要一睹这位少年英雄的风采。辛弃疾亲冒危险大破敌军猛将的事迹早已传遍了整个泰安城。再次见到辛弃疾,耿京的兴奋之情自然是难以言喻,此前他还为自己这位军师捏了一把汗呢。而贾瑞却是羞愧不已——面前这位年轻人不仅...

前身曾是青兕

初次以统帅的身份出征便大获全胜,老实说辛弃疾之前也想不到能取得这样的战绩。在凯旋的义军簇拥下,他和好友义端重新回到了泰安城中。城中无分老幼,都竞相要一睹这位少年英雄的风采。辛弃疾亲冒危险大破敌军猛将的事迹早已传遍了整个泰安城。

再次见到辛弃疾,耿京的兴奋之情自然是难以言喻,此前他还为自己这位军师捏了一把汗呢。而贾瑞却是羞愧不已——面前这位年轻人不仅见识过人,更是智勇兼备的将相之才。自己跟他相比,实在是差得太远了!他暗暗告诫自己,以后可要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辛弃疾兴奋地向耿京和众位将领介绍起了义端和尚。听说这位和尚是辛弃疾的好友,又文韬武略,十分了得,还在淄州之战中帮了大忙,耿京当然十分高兴:“辛公子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承蒙义端师父看得起在下,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好好干出一番事业来!”

他当即委任义端和辛弃疾一道,参与义军的机密事务,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之一。

拿下淄州之后,义军的实力也飞速扩张。加上开赵等诸部义军的兵力,身为盟主的耿京实际上已经指挥着一支三十多万人的庞大力量,同时更占据了东平府、齐州、兖州、淄州和泰安军等五州之地,再加上其他诸部义军所占领的密州等地,山东义军迎来了一个全盛局面。

不过,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潜藏着不安的种子。

被辛弃疾视为知己、引荐到义军之中的义端和尚,实际上更像是一位乱世枭雄般的人物。他素来自视甚高,早就立志要在乱世中闯荡出一番自己的事业。当初起兵反金,实际上也是为了能拥兵自雄、伺机而动。在投效到耿京军中之后,义端自认为找到了这样的良机。

借着单独同耿京商议机密事务的机会,义端和尚刻意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劝说耿京拥兵自立:“如今将军已经虎踞山东,手握控弦之士数十万,而金主完颜亮南征未归,这正是将军收取中原、成就霸王之业的大好时机啊!”

耿京有些动心:“可……我等毕竟打的还是大宋的旗号,做的是大宋的子民啊,自立为王似乎不太妥当吧。”

义端急忙道:“古语有云,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河北的天下是赵官家丢掉的,将军现在不过是从金人手中夺回来而已,跟大宋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将军三思!”

耿京犹豫半晌,缓缓道:“师父的一番苦心我全明白,不过,这件事情还得容我再想想。今日的谈话,可千万不要跟外人说才是。”

义端见状,也不好坚持己见,只得暂时退了出去。

其实,要说非分之想,耿京心里还是有的。然而,他从一介农夫到今天,总觉得一切来得太快,心里也相当的不踏实。对于义端的提议,耿京还想问问另一个人的意见。那就是辛弃疾。

听了耿京的想法,辛弃疾急忙道:“将军,万万不可!”

平心而论,辛弃疾倒并非执着地效忠于一家一姓。他举兵反金,一方面源于在爷爷辛赞身边长期以来的耳濡目染;另一方面,也是金人欺压中原百姓的暴行激起了辛弃疾胸中的血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能将金人赶出中原,到底是姓赵的来做皇帝,还是换别人来做,辛弃疾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见。

然而,辛弃疾实在是太了解耿京了。割据三五个城池还可以,真要自立为王,那就超出了耿京的能力范围之外,更别提入主中原了。在辛弃疾的一腔雄心之下,从来不缺谋定而后动的深思熟虑。正因如此,他宁愿带着自己的两千人马为耿京效力。也正是出于现实的考虑,辛弃疾认为在目前的情势下,抛开大宋自立为王,实在是急功近利、自取灭亡的下下策!

耿京一向对自己这位掌书记言听计从,在辛弃疾一五一十陈述利害之后,他便打消了据地自雄的念头,转而一心一意尊奉南宋的号令。

然而,耿京的决定,却使得义端心灰意冷了。义端本打算说服耿京自立为王,自己也好从中获取功名富贵,这个计划化为泡影之后,自然感到十分失望。再加上他在义军军中虽然名为谋士,受人尊敬,可实际上既无兵权,又不像其他老资格的义军领袖那样坐镇一方,拥有地方上的行政大权。对不甘寂寞的义端来说,投效耿京实在是下错了赌注!

痛定思痛,义端又心生一计——凭借这些日子来他对义军内部的了解,盗取义军的官印作为见面礼,前去归降金人。到时金人定然会对自己另眼相看!

说干就干。义军的印信平常都由辛弃疾保管。凭借自己与辛弃疾的关系,义端略施小计便盗取了天平军节度使的金印,一人一骑朝金人的控制区域逃去。

等辛弃疾发现大印失窃、义端失踪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了。得知消息的耿京一反平时对辛弃疾的尊重和谦让,简直是暴跳如雷地大骂起来:“你们肚子里装了点墨水的读书人打的全是鬼主意!先是引荐这个狼心狗肺的义端来投奔我军,接下来又劝我造反。这下可好,连大印都丢了。用人不察,家里出了内贼,我这个主帅还有什么面目统帅三军?”

顿了顿,耿京还是怒气难消,干脆拔出宝剑,指向辛弃疾:“这个义端,既不仗义,又品行不端。我看你怕是也脱不了干系,我今天先杀了你,再去追杀那个贼子,替义军清理门户!”

贾瑞见状,急忙拦住:“掌书记向来忠心耿耿,大家有目共睹。岂可因为一时的失察而怪罪于他?千万莫做出这样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来啊!”自淄州一役后,贾瑞彻底服了辛弃疾。这会儿自然也挺身而出,替他求情。

辛弃疾的心里本也十分难受,此刻见耿京如此震怒,反而镇定下来:“一人做事一人当,今天的局面是我造成的,我来收拾!给我三天时间,一定会抓到这个叛徒。如果抓不到,辛某甘愿领死!”

耿京略一思索,同意了辛弃疾的主张。辛弃疾孤身一骑,拔马朝义端逃走的方向追去。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经过近两天的辛苦跋涉,终于在离金军营地不到十里远的地方追上了义端。

见辛弃疾怒气冲冲地赶来,义端吓得浑身发抖。他压根没有想到辛弃疾会孤身追来,更没想到会来得那么快。不得已之下,义端只好拔刀迎战。尽管他也算是有一点功夫底子,但又怎会是自幼习武的辛弃疾的对手?十几个回合下来,义端便被辛弃疾一脚踹倒在地,他忙不迭地弃刀求饶:“辛兄,千错万错,是我辜负了你!求求你看在过去的情分上放兄弟一马!”

辛弃疾向来是个重感情的人,义端的叛逃行为陷自己于不义,还差点送了性命,这些他都可以原谅,但无法容忍的是,义端竟然打算向金军告密。一旦得逞,不知义军将会遭受多大的损失!

一想到这里,辛弃疾大喝道:“无信无义的小人,岂能饶你!”

义端面如土色,叩头如捣蒜般求饶:“辛大哥、辛大哥,我乃是修行之人,看得出你前世真身是一头青兕,雄壮无匹,杀我这样的人就像捏死只蚂蚁一样,求求你还是放了我吧!”青兕,古代犀牛类兽名。一角,青色,重千斤,以雄壮勇悍著称。辛弃疾相貌堂堂,又威猛过人,义端说他看得出辛弃疾的前世乃是青兕,倒不是普通的逢迎拍马,而是摸准了辛弃疾的心理——他向来吃软不吃硬,以勇武知兵自诩,最不喜别人将他看作寻常书生。这么一说,或许辛弃疾会放了自己也说不定。

然而,义端失算了,辛弃疾并没有为这番花言巧语所动。他手起刀落,斩下了这个叛徒的项上人头,搜出金印,连忙赶回义军大营复命去了。

经过这番风波,耿京心中的误会皆消除,对辛弃疾也更加敬重起来。在辛弃疾的谋划之下,义军又接连干下了几件大事。

首先是解海州之围。魏胜在海州起义之后,屡次受到金军围攻,情势危在旦夕。而金主完颜亮用以攻宋的水军也驻扎在胶东一带,准备由水路直取南宋首都临安。在这样的局势下,辛弃疾为耿京策划了围魏救赵的计策——义军派出李铁枪为六路策应,下辖马军将领王世隆、都统制开赵等人前去增援海州。山东各地豪杰如明椿、刘异、李机、郑云等人也群起响应。另一方面,南宋沿海制置使李宝也挥师北上,援应各路义军。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的十月一日,李宝大军抵达海州,和各路义军大破金军,解除了海州之围。

海州解围后,山东诸路义军又与李宝一道向屯驻在胶州湾的金人水军发起进攻。金人不惯乘船,其水军力量大多是强行征发来的汉人,士兵们心无斗志,许多百姓暗中转投义军一方。在他们的协助下,李宝水军在离金军陈家岛驻地三十里外的地方下寨,随即乘南风大作之际发起火攻。南宋水军用火箭从四面八方环射敌船,一连三昼夜都烟火不绝。为金人操舟掌舵的汉人也乘机弃船登岸。紧接着,李铁枪、开赵等部义军将领也从陆上对金人旱寨发起总攻。这场恶战,阵斩金人统帅完颜郑家奴等六人,焚毁敌舰数百首。完颜亮从水路夹击南宋的计划也由此破灭。而辛弃疾在其中的策划之力,自然是功不可没!

然而,就在义军在胶东战场上大显身手之时,整个战局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首先是胶州海战之前,完颜亮以势如破竹之势连下南宋淮河南北许多重镇,宋军接连败退。金人兵锋所及,已经直指长江。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完颜亮的后院却起火了!

十月八日,留守金朝东京辽阳府的完颜褒在对完颜亮心怀不满的各方势力的拥戴下,自立为帝,也就是金世宗;随后下诏声讨完颜亮过去的残暴罪行。完颜亮闻讯大惊,在进退两难的情势下,决心一意孤行,自采石渡江与南宋决一死战。然而,在南宋虞允文等将领的阻击之下,完颜亮在采石等地连遭败绩。暴怒不已的完颜亮于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扬州大会诸将,约定在三日后大举渡江,否则便尽数以军法处置。被逼得走投无路的金军将领忍无可忍,群起攻杀了完颜亮,接着与南宋议和北返。一场惊扰天下的南征大计,竟然就此落下帷幕。

南方形势的巨变,超出了辛弃疾原来的预料。按他本意,完颜亮南征必败,而中原义军以耿京所部为核心,在金人腹地坚持作战,待完颜亮大军于长江天堑前土崩瓦解之际,乘金人内地空虚之势,南宋北伐之师则有希望重新恢复徽钦二帝所失去的大好河山。然而,南宋朝廷的兵马并没有乘胜追击!辛弃疾的期望完全落空了!

一方面,南征金军的残部开始挥师北上;另一方面,在辽阳府称帝的金世宗也即将进入燕京,亲自指挥各路兵马镇压中原义军。一旦这两股力量形成合击之势,耿京所部义军必然凶多吉少!

自己所指挥的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辛弃疾和耿京心里都很清楚——大多数士卒都是拖家带口来投奔的老百姓,虽然号称数十万之众,却没有多大的战斗力,仅限于对付一下周边的留守部队而已。真跟金军精锐硬碰硬地交手,怕是讨不了多大便宜。

再说,耿京在山东义军中也就相当于一位盟主而已,还远远谈不上指挥如意、令行禁止!别的不说,胶州海上大捷之后,派遣出去的义军名将如李铁枪、王世隆、开赵等部干脆脱离了山东义军,追随李宝水师前往南宋境内。这也使得留在山东的义军力量有所削弱。

何去何从,此刻成了摆在辛弃疾面前的一道大难题!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