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宋朝/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与赏析

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原文与赏析

如梦令①常记溪亭日暮②,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③,惊起一滩鸥鹭。【注释】①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②溪亭:一是泛指溪水边的亭阁,在李清照的故乡章丘明水一带。一说溪亭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③争:怎,怎么。【赏析】这首《如梦令》也是一首佳作,...

如梦令①

常记溪亭日暮②,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③,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①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②溪亭:一是泛指溪水边的亭阁,在李清照的故乡章丘明水一带。一说溪亭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③争:怎,怎么。

【赏析】这首《如梦令》也是一首佳作,虽然没有“绿肥红瘦”那一首有名。

比较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有“绿肥红瘦”名句的那一首,自古及今,好评如潮,赞语连篇;而眼前的这一首,为人提及者且少,好评就更加寥落。但眼前的一首,词人却分明陶醉其中了。

且看开篇的“常记”二字,个中的消息就已经透露。“常记”者,自然是常常记起之意。念念不忘乃至于刻骨铭心,就可想而知了。此词非当时当地之作,从词的内容推测,当时李清照离开家乡到汴京后回忆故乡而作。

人们年少时最渴望的是什么呢?是自由,是快乐,是无忧无虑的生活。这首词所描绘的,就正是这种自由、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一天,词人应该是很早就出门了吧?可时至“日暮”、即傍晚时分,她还“沉醉”在“溪亭”的景色之中,而没有回家的念头。她一定是被日落时特有的景色给迷住了。她是在目不转睛地看着夕阳一点点地下落,欣赏着它那慢慢消散的余晖呢,还是想起了“为霞尚满天”、“半江瑟瑟半江红”一类的美妙诗句?抑或是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想,只闭起双眼,让自己融于这溪亭的暮色?也许都是吧!总之,过了许久许久,直到夜幕把所有日落时的色彩都遮蔽起来的时候,她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带着极大的满足,准备回家了。可“兴”是“尽”了,回家的路却分辨不清了。船划着划着,怎么荷柄越来越高、荷叶越来越密、荷香越来越浓、船也越来越难行了呢?糟糕,原来是划离河道了。那就赶紧调整船头吧!划呀划,划呀划,看谁划得快,看谁先到家,——不期然间,一场有趣的划船比赛就在暮色中上演了!“争渡,争渡”,原来,来溪亭游赏的不止是清照一人,所划乘的也不止是一条小船。那么,谁是头儿呢?当然是李清照了;难道能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之诗句的人,小时侯不是个孩子王吗?而且,她和她的小伙伴们也一定是人人船桨在手的,要不怎么能尽兴尽致呢!自然,这样的大家闺秀,出游时一定会有一些仆从跟着;而此时,那些仆从也一定和岸上的“鸥鹭”一样,只能在一旁惊叫着了。

真是一次开心的“一日游”啊!

至于这首词的写法,也是颇可让人叹服的。黄苏称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蓼园词选》),这一首更是。你看,词人先把时间压缩在了日落至夜幕降临这一段很短的时间里,然后就在这时间内驰骋起自己的笔力。按常理,日之将落,游赏止息,是得赶紧收拾东西、乘船回家了。但词人却不,她是“日暮”而不归,“沉醉”而忘归。此为第一层曲折,也是后来几次曲折的条件和背景。接下来,“兴尽”而路迷、而“误入”他处,是二层曲折;所“误入”的地方又并不是什么烂泥污淖,而是让人喜出望外的别有洞天的“藕花深处”,是三层曲折;由出离“藕花深处”而拨正船头,并发起了一场兴味十足的竞渡比赛,是四层曲折;人在兴奋中,却惊扰了岸边水鸟的好梦,是五层曲折;余韵中,词人和伙伴们先为水鸟的“惊起”而惊叫,后为原是一场虚惊而开心大笑,是六层曲折。三十三字中,竟有六层曲折,且六次曲折又统一在已说“兴尽”而兴却总也不尽的总体转折之中,且行且转,一折再折,折转相递,兴澜叠生。试问,此等妙手,古往今来几人曾有,又几人能有?

梅尧臣《东溪》诗云:“薄暮归来车马疲。”“薄暮”即归,“归来”即疲,此是常态;李词正此一反折矣!(郭红欣 尹育阁)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