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宋朝/叶梦得《八声甘州 寿阳楼八公山作·故都迷岸草》原文与赏析

叶梦得《八声甘州 寿阳楼八公山作·故都迷岸草》原文与赏析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眄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寿阳即今安徽寿县,本秦寿春县,东晋改为寿阳,战国楚考烈王和汉淮南王刘安均曾都此。八公山在城北,相传刘安时有八仙登此山,遂...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眄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寿阳即今安徽寿县,本秦寿春县,东晋改为寿阳,战国楚考烈王和汉淮南王刘安均曾都此。八公山在城北,相传刘安时有八仙登此山,遂以为名。一说八公指刘安门客左吴、朱骄、伍被、雷被等人,世以八公为仙人乃误传(见《资治通鉴·晋纪》胡三省注)。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作品,从词意来看,当是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达成和议以后所作。

叶梦得在北宋末到南宋初和金人的激烈斗争中,坚决地站在主战派一边。他曾两次任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因筹措粮饷得力,军用不乏,沿江诸将得以全力赴敌,挡住了金兵向江南的进攻,对于抗金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宋、金结成和议后,两方以淮河为界,抗金名将岳飞、岳云、张宪等皆被冤杀,他本人也受到秦桧的压制。绍兴十四年(1144),他在福建安抚大使兼福州知州任上,被迫上疏告老,退居湖州。他在许多诗、词里抒发了对时局的感慨以及爱国情怀,这首《八声甘州》是其中的一首。

上片着重叙事。起句“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写寿阳的自然形势。“故都”,指寿阳,因曾两次作都城,故云。“迷岸草”,为淮河岸上的草所迷,极言城的荒凉。淮河从河南桐柏山迤逦而来,流经寿阳之北,东注大海。“孤城”也指寿阳而言,“孤”字形容其处境孤危。当宋、金划淮河为界后,淮东沿河重镇是淮阴,淮南重镇即寿阳,而南宋君臣只图苟安,不思恢复,即使临边重镇也日趋荒凉,成为孤城,敌人可以随时牧马南下。在起首两句中已经透露出南宋的衰弱形势,言下不胜感慨。由今日的荒草凄迷的孤城,想起了历史上这里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抗击北来敌人的战争。“依然”二字隐隐逗出下边的词意。“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这几句写淝水之战大破苻坚军的前锋都督谢玄。“乌衣”,巷名,在建康秦淮河南,为东晋谢氏家族聚居之地。“年少”即指谢玄。淝水大战时,谢玄年四十,言“年少”,是相对于其叔谢安辈而言的。谢安尝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未有言者,谢玄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见《世说新语·言语》,亦见《晋书·谢玄传》)。词里就用谢玄回答他叔父的话,来称赞他的才略就像“芝兰秀发”。“戈戟云横”说他带领雄兵。“戈戟”本是两种武器,这里代指军队。“云横”极言其多。在淝水之战前,谢玄是徐、兖二州刺史,率军镇守江北重镇广陵(今江苏扬州)。太元八年(383),苻坚大举南下,晋帝调谢玄为前锋都督,与征讨大都督谢石(谢安弟)、辅国将军谢琰(谢安子)、西中郎将桓伊等共八万人进军寿阳,抗击苻坚。“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坐看”的主语是谢玄,形容他的从容镇定。“骄兵”以下写苻坚南下时的强大声势。苻坚离长安攻晋时,有步卒六十多万,骑兵二十七万,合计兵力达九十万,号称百万。进军中旗鼓相望,前后千里。规模之大远远超过了赤壁之战时曹操的实际兵力,为中国战争史上所罕见。苻坚在攻晋之前曾经说过:“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晋书·苻坚载记》)。自以为吞并江南,稳操胜券,气焰嚣张,不可一世。决计攻晋后,下诏以司马昌明(晋孝武帝名)为尚书右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并在长安起第宅,为安置晋朝君臣之所。词里用“骄兵”二字概括苻坚之军,最为精确,同时还暗示了苻坚必然要遭到惨败。但它的声势毕竟是浩大的,说它使水中的波浪为之沸腾,鲸鱼为之惊奔,是对它的声势夸张性的描写,为下文写谢玄的取得胜利蓄势。“转眄东流水,一顾功成。”写谢玄高妙的指挥韬略,顾盼之间就击败了强大的敌人,大功成就。

下片着重抒感。换头“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从回忆往事回到现实中来。从淝水之战到作者写此词时有七百六十多年,说“千载”,是举成数。这几句是说,尽管往事已过了千年,但八公山下断崖石壁之间的草木仍然卫护着高峻的山峰,也就是说,八公山仍然屹立,形势不减当年。因为作者是在寿阳城楼看八公山的,所以用“遥”字。下边词意陡转:“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云涛”应上片的“东流水”,以形容波浪之高;“吞吐”形容波浪起伏之状。“豪英”指谢玄。词意是说,尽管淝水波浪起伏,仍似当年,但像谢玄这样的英雄人物却不可得见了!这两句寄慨遥深,涵情无限,表面上是慨叹英雄人物的不可得见,实际上是对南宋朝廷只图偏安,压制英杰的委婉的谴责,还寄托了南宋衰微的隐忧。英才是任何时代都有的,问题在于识与不识,用与不用。例如岳飞,论军事韬略,决不在谢玄之下,而在南宋王朝对敌妥协退让政策的指导下,落得悲惨结局,词里似乎含有悼念岳鹏举之意。下边宕开一层说:“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劳生”用《庄子》“劳我以生”语意,言谢玄艰苦驰骋,创下了丰功伟绩,都已成了陈迹,自己为什么还要抚事伤情呢?“笑”是自笑,这是从沉思悲怆中清醒过来以后一种感情的流露。这是一扬,下面再转:“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再次借古抒慨。“东山老”是指谢安,他在未出仕前曾隐居浙江上虞的东山,故云。淝水之战,谢安有决策、筹划的大功。后来他的女婿王国宝和会稽王司马道子勾结,向孝武帝进谗言,并煽动一批小人散布流言蜚语,造成了孝武帝对谢安的猜忌。“桓筝”,指桓伊之筝。桓伊在反击苻坚之战中曾立战功,他善音乐,称为江南第一。一日,孝武帝召伊饮宴,谢安侍坐。伊抚筝而歌曹植《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公佐成王,《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诗意很切合谢安的情况,特别是最后两句好像是为谢安而发,而且桓伊“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深为感动,泪下沾衣,“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晋书·桓伊传》)。叶梦得在词的歇拍里所以要追述这件往事,是因为他本人也受到秦桧之流的压抑,和谢安有类似的遭遇。悲惋之情,溢于言外,悠然有不尽之意。

怀古、咏史一类的诗词,最难的不是抒发感慨,而是点化史实,大篇、长调尤其如此。太实则板滞,太虚则空疏,必须能提得起,放得开,而又能收得住,事在虚实之间,而又情从事出,方臻高境。叶梦得这首词在叙事中,无一笔实写,全是形象的概括,连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都未出现,只用“乌衣年少”代指谢玄,以“骄兵南渡”代称苻坚军,以“东山老”代称谢安。写淝水之战,也只就谢玄方面“转眄”、“一顾”两句写出,而前后气势连贯,脉理清晰,跌宕起伏,感情深沉。仔细体味,可以看出在写法上曾受到东坡《念奴娇》的影响,如“乌衣年少”三句很容易使人想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转眄”、“一顾”两句,使人想到“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但影响只是影响,并非模仿,仍显出作者提炼史迹、锤炼语言的深厚功力。宋人关注称赞叶梦得的词说:“其词婉丽,绰有温、李之风。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陶渊明)、东坡之妙。”(《题石林词》)《八声甘州》就是一首“简淡时出雄杰”的作品。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