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宋朝/辛弃疾《摸鱼儿·淳熙己亥》原文与赏析

辛弃疾《摸鱼儿·淳熙己亥》原文与赏析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淳熙六年己亥(1179),作...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淳熙六年己亥(1179),作者以湖北转运副使改任湖南转运副使。作者的同事、湖北转运判官王正之(名正己)在鄂州(今湖北武昌)的小山亭饯别,席间作者写了这首《摸鱼儿》。

整个上片是写暮春的景物:风雨接二连三而至,经不住风雨的吹打,春天就又匆匆归去了。这个意思,作者是用设问开头的。“更能消”三字,表达了词人对春光的留恋和爱惜之情,非常恰当准确,是词人的传神之语。紧承此意,作者写道:因为惜春,总怕百花提前开放,何况而今已经满地落红!听说天边芳草丛生,归路已断,春天最好就此留步。白居易曾有咏草诗,其中“远芳侵古道”一句,也是说古道生草。本篇就是用这个意思,抒写对春光的挽留之情。但是,春归已成定局,并不理会词人的深情厚意。春意阑珊,词人也为之扫兴。眼下还能看到的,就只有画檐下的蜘蛛网,整天招惹些杨花柳絮罢了!苏轼有《虚飘飘》诗:“虚飘飘,画檐蛛结网,银汉鹊成桥。”比喻不坚牢的事物。辛词也用此为喻,其用意却显然不同。

过片为抒情。词人援引汉武帝陈皇后的故事作比拟,来表达他的失意愁苦心情。当年陈皇后曾因宫中姬妾的嫉妒,一度失宠,别居于长门宫,但她终以千金买得了司马相如的《长门赋》,靠它感动了皇帝而复受宠幸。这个故事见载于《文选·长门赋序》。然而词人自己呢?“准拟佳期又误”,希望总是落空。纵有相如的感人词赋,因受冷遇而产生的凄苦心情,又能够向谁倾诉呢?词中的“蛾眉”指美色。用《离骚》“众女嫉予之蛾眉”这句成语。词人对宫中宠妇的行为十分愤恨,不禁要发出警告说:你们且不要得意忘形,试看那骄恣一时的杨玉环、赵飞燕,不是都没有好下场吗?杨玉环是唐明皇的妃子,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都专宠惑主,最后皆因此而败亡。作者用这两个人来比拟他心目中那些当权得势的小人。词人最后又因眼前景物而抒发感慨:“闲愁”已够令人痛苦,不要再去凭栏远望了,夕阳正沉没在令人伤感的烟雾凄迷的杨柳之间!

这首词具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宋孝宗即位后曾一度对金采取攻势,只因任用了徒具虚名的张浚,轻敌冒进,结果经符离一战,毁坏了大有希望的恢复局面。“惜春长怕花开早”二句,正是对草草用兵的批判。符离战后,孝宗为失败情绪支配,虽曾表示要整军备战,而朝中却常常被主和派所把持,孝宗徘徊于和战间难以一决,正如天涯芳草欲归无路。主战的虞允文当政,却也只能向金遣使求地,表现了政治和外交上的软弱,而对金采取的这些举措在作者看来,不过是杨柳飞絮,似花非花,仅仅装点春光而已。及至淳熙改元(1174)之后,南宋内部阶级矛盾加剧,农民起义迭起,南宋政府的注意力更集中在巩固统治方面,无暇顾及恢复大业了。作者这时由湖北调往湖南,他对南宋面临的严重局势分外担心,整个上片的词意,都与此有关,也全相吻合。下片是作者的自述。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险恶处境,曾在他抵达湖南后所上《论盗贼札子》中有所披露:“臣孤危一身久矣,荷陛下保全,杀身不顾。”又说:“生平则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可知词中“蛾眉曾有人妒”、“脉脉此情谁诉”当确有实际事例。他为求实现恢复中原的理想,不顾个人安危,大声疾呼,警告那些误国奸邪;通过对斜阳烟柳的惨淡景象的描绘,更使人感到作者对南宋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切。本词的艺术特色是:一,比兴手法的运用。作者继承了《离骚》以“香草美人”为比喻的传统技巧,塑造了一个屡遭迫害打击的宫女形象,写她在春归之后的苦闷,以及悲恨难诉的情感。这个形象其实是作者坚持理想而又孤立无援的化身,在当时是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的。其次是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很强。宋人罗大经说这首词“词意殊怨”,清人黄蓼园说它“辞意似过于激切”,近人梁启超说它“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都指这首词语句的哀婉缠绵,深切感人。这首词可以称为稼轩词中具有“情致缠绵”而“词意激切”风格的代表作。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