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李清照传记/李清照传记:逃难金华

李清照传记:逃难金华

这一年,她五十一岁,逃难金华。那些在紫陌年华翻飞的浪漫诗情,到如今,只剩下一身缟素的衣裳,守着时光的荒凉。思念是这漫长的黑暗当中唯一的光,深埋在乱世里,撕裂,愈合,无法回头……她用笔墨描出生命道道皱褶,待到打破了镜花水月的想象,回归真实的孤单,才发现,原来,这一切也不过如此。那深深的愁,是至今才看得清的真相,黯淡的宿命最终零落成泥。今生纵已,若能在流转轮回中...

这一年,她五十一岁,逃难金华。

那些在紫陌年华翻飞的浪漫诗情,到如今,只剩下一身缟素的衣裳,守着时光的荒凉。思念是这漫长的黑暗当中唯一的光,深埋在乱世里,撕裂,愈合,无法回头……她用笔墨描出生命道道皱褶,待到打破了镜花水月的想象,回归真实的孤单,才发现,原来,这一切也不过如此。

那深深的愁,是至今才看得清的真相,黯淡的宿命最终零落成泥。今生纵已,若能在流转轮回中重逢,再守一岁枯荣,该有多好……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春风寂寥,芳菲凋零,委身尘埃,余一园料峭的清寒。一切的欢会在此刻都消隐在岁月尽头,纷飞的落红,仿佛隔着前世今生的墨香,踏歌而来,化作灼灼的情尘,落满她的肩上。这是思念的季节,纵花千树,今夕何处?前尘往事也恰如了这漫天翩跹的姹紫嫣红,转眼狼藉。

还有多少恩怨情债,值得用余生去换算?是谁,端坐在这水滨之上,暗自神伤?“日晚倦梳头”,慵懒倦怠,任发髻凌乱,妆容模糊,也无心整理。心中柔软的一方,已不知在何时起,长满了青苔,掩埋了种种爱恨。而今孑然一身,了无牵念,又何必再梳头整装,用虚无的情意装点光阴的荒芜。

花开花落,月盈月亏,年年复如此。手边一本《金石录》还在,却也只有她刚写成的《金石录·后序》尚有一点温度,像花落成泥后未被埋没的一缕清香,提醒着她,滚滚红尘之中,他与她已相隔了生与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无非是一场流云散雾,为了纪念往日的欢喜而存在,没有天荒地老,没有沧海桑田,或因或果,都已成为过去。

似有千丝万缕的诉说,哽咽在喉。这一路无边,却没有办法再回头一眼。不知忘川河畔,掬起的一捧水,可有当年案头的一壶香茗清甜?不知冥泉路上盛放的曼珠沙华,可有人间凉月下那一株白莲一般的清雅怡人?不知再一世,烟火迷离,你可还记得三生不灭的等候,还记得托付与你深重的情意?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她自言道,听说金华的双溪春光正好,总比眼前风摧残花之景色要好,还可以泛起一叶轻舟,尽赏这大自然的惠赠。正如当年溪亭日暮,“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般的欢喜许能抵下些刻骨的疼痛,就似昏闪不定的星子,能减轻深入黑夜的惆怅。

她却又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纵然借得一篙春水,游赏于双溪之上,可抑郁在心中化解不开的繁赘浓愁,岂是这舴艋小舟可乘载得了?一船离恨,悠悠荡荡,在风中隐动着空落的旧梦,渐行,渐远……

绍兴四年(1134)末,金兵撤退临安,翌年正月,金帝完颜晟病逝。二月,宋高宗回到了临安府的行宫,安于一隅,宋金之战暂时有所缓和。四月,宋徽宗逝于五国城,至死无法还乡。

清照只在金华居住了半年余,又回到了临安。绍兴八年(1138),南宋定都临安,竟现一派升平的景象。某年元宵之日,清照写有一阕《永遇乐》,那是她晚年全部的光景: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永遇乐》

天边的落日如熔化的金子般绚丽,炫目生辉。天淡暮烟凝碧,轻纱似的暮云聚拢在一起,恍如合成浑圆无瑕的璧玉。上元佳节,处处欢声,街上喧嚣哗闹,人人都在忙碌着,张灯结彩,着妆整衣,相约结伴。而她竟问:“人在何处?”

人分明就在,在这临安城的繁华里。只是,人又何在?这些年,颠沛流离,四处漂泊,何处为家?恩爱夫妻,各散阴阳,岂不叫人唏嘘悲哉?这一问,真是问得惨淡凄然!

正值初春,远柳已抽芽泛黄,雾气低笼,云烟涂染着眼前的一切,更显得模糊不实。恍若梦中,还是少时金翠耀目、罗绮飘香的汴京,繁华如织的天街,挤满了游玩的人们。她还是那个不知人事繁复的少女,在人群中穿梭旋舞,欢乐无忧。

是谁的一曲婉转悠长的笛声,惊破了她的佳梦?《梅花落》的调子凄婉哀凉,如泣如诉,仿佛在提醒着她,往事已不堪追忆。她又问:“春意知几许?”

春意分明正浓,自己却已迟暮,早是无心再赏这葱茏的美景。春意几许,于她又有何相干?

女伴来邀她外出,劝说道:“元宵佳节,融和天气。”一年一度的上元节,又是春里难得的好天气,若把自己困在屋里不出去看看,岂不辜负了上天的美意?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那该是多热闹的场景,如果欢喜可以感染,那她必不会像现在这样眉头紧锁。她却婉拒了来者盛意,并非不愿去看看这些个不属于她的繁华,且看她再问:“次第岂无风雨?”春里多雨,此刻风和月明,岂能料到转眼风雨来袭?世道这般无常,还不如守着难得的一份安宁,不去招惹难测的天意?

所以,唯有“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香车宝马,可见来者定是富贵人家的内眷。酒朋诗侣,亦见清照晚年尚有数友,不至于孤苦无依。可惜,此时的清照,“情怀不似旧家时”,倒宁愿一个人,岁月可再安静些。

上阕三问,也正真实反映出清照暮年的心境。一场又一场命定的离散,终是沉淀下来,仓促却又从容,悄悄地,收藏成永生的秘密。

尤记当年汴京佳日,闺中的女子偏重的便是这三五明月满的时候,“家家帘幕人归晚,处处楼台月上迟”。当时的她,拥有着丰裕的生活,难得的还是那份享受日子的闲心。她会头戴嵌有翠羽的帽子,饰有金线捻丝的雪柳,穿着端庄秀丽,才肯出门偕女友一同共赏花灯。那时仔细装扮,却还并不为何人……

时光轮转,在黑夜里千山万水地奔,那急促的呻吟惊醒了沉睡的风,有的呼啸狂吼,怒诉这人世的无常;有的彷徨徘徊,寻找着轮回的因果;有的轻缓悠闲,清唱出回旋在山中的天籁……转眼,一生已过……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再看镜中人,鬓发散乱,头染白霜,容颜憔悴。同是元宵佳节,她已无打扮的心情,也无游玩的闲趣。于她来说,每一天又有什么不一样,都是洪流中的一滴水,湮没在岁月里,不着痕迹。倒不如独自躲在帘内,静听别人的欢声笑语,还能再感受一次生命的炽热。

再后来,萍踪无迹,清照可能已离开临安,可能还在,只是估计她逝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前后,又或者不……

没有人知道她生命里最后一场雪飘落在何方,却没有人不知道她的一卷《漱玉词》。满纸的墨香,开成菡萏三百株。今月清凉,恰如她眼里的那一般……

这,就是结局……

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于秦七、黄九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

——杨慎《词品》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

——《白雨斋词话》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白雨斋词话》

作长短句能曲折人怠,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

——王灼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沈去矜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