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李清照传记/李清照传记:国破南渡

李清照传记:国破南渡

国破南渡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乱世里,个人的恩怨其实真如沧海之粟,湮没在每一场战役里,微不足道。纷乱的世道甚至让人忘记了疼痛,每个人都只会记得一个选择,要么苟且于世,要么殉身就义……乱世的天空只有哀号,所有的光华都已黯淡无色,没有谁可以逃离这个阿鼻地狱,灾难随身而至,倒更像命运的戏谑。人们多以为清照只有柔婉哀艳的句子,殊不知她还曾写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

国破南渡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乱世里,个人的恩怨其实真如沧海之粟,湮没在每一场战役里,微不足道。纷乱的世道甚至让人忘记了疼痛,每个人都只会记得一个选择,要么苟且于世,要么殉身就义……

乱世的天空只有哀号,所有的光华都已黯淡无色,没有谁可以逃离这个阿鼻地狱,灾难随身而至,倒更像命运的戏谑。

人们多以为清照只有柔婉哀艳的句子,殊不知她还曾写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柔肠千转的婉约词宗,也有铮铮铁骨、民族气义,她的笔下也出过许多具有深挚浓烈的爱国情怀的诗词。

这,需从“靖康之变”说起……

宣和二年(1120),北宋与金结盟攻打辽国。此役中,金军兵力强大、整训有素,一举攻破辽国的中京。而宋军因长年疏于管理训练,军纪涣散,战斗力极弱。再加上徽宗昏庸,醉生梦死,奸佞当道,国库空虚,二十万大军竟败。其弱点被金兵窥探无遗,也让金看到了可乘之机,勾起了他们灭宋的野心。

宣和七年(1125),以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为首的金军分两路攻宋,势如破竹,兵心大振,泱泱大宋节节败退。正当北宋前线爱国将士用血肉之躯死守着每一寸国土的时候,宋徽宗竟惊慌心怯,不敢面对这家国存亡大难,匆匆让位于太子赵桓,把一切推得一干二净,躲在金銮背后,做他的太上皇,甚至在兵临城下时,逃至江南镇江府,避难去了。

赵桓登基,是为宋钦宗。1126年,更年号为靖康,而北宋,也已是苟延残喘,再无可用之才。由于宋军积弱已久,宋钦宗亦非治国良才。他即位后,向金军屈膝求和,割地赔款,甚至亲到金营跪拜称臣。堂堂一国君主,极显奴颜婢膝之态。为了满足金人的要求,钦宗竟派兵四处搜刮金银,清空了国库不止,还查抄了众皇亲官吏及百姓的家,又大量劫掠民女,连同数妃嫔一起献予金兵玩乐。曾经盛极一时的汴京,沦入了万劫不复的黑暗里,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百姓无以为食,饿殍遍城。不堪折磨而自尽者甚众……

靖康二年(1127),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俘虏,金主下诏废其为庶人,北宋宣告灭亡,这便是“靖康之耻”。随后,徽宗、钦宗与各宗室贵戚、后妃臣子、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万余人分七批被押往金朝都城,还有大量的皇室藏籍珍宝被掠夺北上。

不仅如此,金人在北上时还一路烧杀抢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三朝北盟会编》对金人的恶行有着这样的记录:“京城之外坟垅悉遭掘出尸,取其棺为马槽。杀人如割麻,臭闻数百里。以故数大疫死者过半。”他们把宋人的墓冢挖开,取棺木而做马槽,把尸体抛于荒野,导致瘟疫暴发,因此而亡者非常多。金人所为,实在令人发指。

曾经位极人主的徽宗、钦宗二帝,得封号为“昏德公”和“重昏侯”,在金人的地方过尽了屈辱的一辈子,终生不得回到故乡。钦宗的朱皇后不堪羞辱,到达金朝都城不久便自尽了。徽宗曾写道:“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其凄凉、哀怨、痛悔、遗憾可见……

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因被钦宗派至河北任命,侥幸逃过一劫。身为宋朝皇室唯一的幸存者,他必担起复国的重担。就在北宋灭亡的这一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今河南商丘)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年号为建炎。这就是宋室的延续,史称“南宋”。

就在金人攻陷汴京、俘虏二帝之时,清照一家也开始了颠沛逃难的生涯。当时,明诚正在淄州任职。清照在她的《金石录·后序》中写道:“闻金寇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国之将亡,家已不家。这些年他们夫妻二人致力于收集文物金石字画,此时所藏已经十分之多。逃难的时候要全部把收藏转移是不可能的,意味着他们除了要告别安稳平静的生活,还要舍弃部分珍爱的藏品。思及此,明诚和清照心中怅然,每一物都恋恋不舍,却也多不为自己所有了。

既然已无法保全,明诚便与清照一同商量着如何处理这些心爱之物。实际上,靖康之变后,大量北方人为躲避金人的掠杀凌辱,纷纷离家南渡,在南方重建家园。正此时,从江宁(今江苏南京)传来噩耗,明诚的母亲郭氏去世。依循古礼,明诚兄弟必须马上离任,赴江宁奔丧,并守孝三年。于是,明诚决定马上动身南渡,一为奔丧,二为逃难,三为保护好这些藏品免受战火摧毁。

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有载:

“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青州故第,尚锁书册什物,用屋十余间,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

他们二人经过周密的计划,打算由明诚携一部分藏品先行。因体积过大之物不易运载,所以他们先弃书籍中重大的刻印本,再弃多幅的字画,又弃没有标志落款的古器,最后弃书籍中易得的监本、平常而无太大价值的字画、过重过大的器物……就这么一层一层割爱筛选下来,还是装满了十五辆车,可想他们一生收集之多。每一件都是省吃俭用买回来的,凝聚着他们无尽的心血,而今需一样一样剔选舍弃,实在为难,而二人的心里也十分难过。

明诚带着这十五车书画古器,一路到东海,分别由连续几艘船运载渡过淮水,运至建康。建康亦即江宁,宋高宗曾有意在江宁府建都,所以改江宁为“建康”,以示抗金决心,此为后话。

清照则回青州旧居整理剩余的藏物,这些藏物需“用屋十余间”来整放,也可见数量之庞大。她计划着,待到明年春天,再用船把它们运至江宁。

可惜,计划总不及天意的变化。十二月,青州兵变,旧居中的藏物竟被付于一炬,“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清照带着《赵氏神妙帖》等藏品南逃,又在镇江一带遭抢盗。来到江宁时,手上就只剩下这本《赵氏神妙帖》和一些小件珍物了。明诚曾记载过此事:“此帖章氏子售之京师,余以二百千得之。去年秋西兵之变,余家所资,荡无遗余。老妻独携此而逃。未几,江外之盗再掠镇江,此帖独存。信其神工妙翰,有物护持也。”这《赵氏神妙帖》是北宋书法名家蔡襄所书,明诚花二十万钱买得,又历经种种波折才得以保存,所以更认为其“有物护持”,让清照夫妇爱不释手。

我们仿佛看见,那个在香闺里清雅淡泊、高华娴静的词女,身着一袭布衣,混在逃难的流民中,艰难地向南行进,一步一步,离家越来越远……满面尘灰,狼狈仓皇,苍穹之下,像蝼蚁般蠕蠕而动,不禁一丝风吹。

建炎二年(1128)春,明诚与清照终于在江宁团聚了。

乱世中的相守更显得弥足珍贵,家园被外族的铁蹄践踏得满目疮痍,破碎的残片插在每一个大宋子民的心上,是血染的国恨。

山河沉寂,家国破碎的风烟中,只有彼此挽手共度的温暖,才能暂缓兵戈刀剑的惊惶,和故园难归的亡国之痛……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