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李清照传记/李清照传记:若你向我靠近,我便向你狂奔

李清照传记:若你向我靠近,我便向你狂奔

若你向我靠近,我便向你狂奔这世间最难熬的滋味,莫过于不知期限的等待。清照不知道这种夫妻分隔两地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春去春来,又再度离去,她对明诚的思念浸透了严寒与酷暑,终于迎来了一个黎明。命运对清照的恩赐,便伴随着这样一个暖风和煦的日子到来了。自从与明诚分离,清照每天都在掰着指头数着日子,每一天清晨醒来,她的心都会被团聚的希望填满;每一夜入睡之前,又会被...

若你向我靠近,我便向你狂奔

这世间最难熬的滋味,莫过于不知期限的等待。清照不知道这种夫妻分隔两地的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春去春来,又再度离去,她对明诚的思念浸透了严寒与酷暑,终于迎来了一个黎明。

命运对清照的恩赐,便伴随着这样一个暖风和煦的日子到来了。自从与明诚分离,清照每天都在掰着指头数着日子,每一天清晨醒来,她的心都会被团聚的希望填满;每一夜入睡之前,又会被失望搅得夜不能寐。就在她以为团聚是一种奢望的时候,京城之中竟然又发生了一场变故。

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一封由京城寄来的书信,送到了李府门口。信封上赫然写着清照的名字,侍女迫不及待地将信递给刚刚梳洗完毕的清照,清照却似乎并不急着打开。

信封上的字迹,清照一看便知出自明诚之手。之前,她总是期盼明诚的信能早些送到,好用这些文字慰藉自己的空虚。可是每次读过信后,总是让她黯然神伤许久。久而久之,她渐渐变得有些害怕读到明诚的信,这种相隔千里却无法触碰的思念,实在煎熬。

清照对着信封呆坐了很久,才轻轻撕开封口,里面是一沓厚厚的信纸,清照知道,那里面一定又写满了明诚对自己的思念。她轻轻展开信纸,仔细地阅读着上面的每一个字。站在一旁的侍女早已准备好手帕,她知道,清照每次读信的时候,总是会伤心落泪。

然而,这一次,清照刚刚读到一半,竟然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侍女已经不记得清照有多久未曾这样激动过了,以为发生了大事,赶忙把头凑到信纸前面,却又无奈不识字,只得转头去看清照的神情。

令侍女惊讶的是,清照的眼神中盛满了喜悦,眼中的点滴晶莹分明是喜悦的泪花。她赶忙追问清照信中到底写了什么。清照看着侍女,却激动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深呼吸了几次,清照才终于说出“我们要团聚了”这句话。侍女生怕自己的耳朵听错了,赶忙要清照再说一遍。

清照一连说了三遍,侍女这才相信,日思夜想的日子,终于要来临了。清照告诉侍女,明诚在信中说,朝廷对元祐党人的态度松缓了许多,也不再禁止元祐党人入京,明诚希望清照能够尽快启程赶往京城,这样两人很快就能结束分离之苦了。

猝不及防的分离,猝不及防的团聚,上天仿佛在向他们开着玩笑,只不过,这一次的玩笑终于让清照重展笑颜。她一面迫不及待地吩咐侍女收拾自己的衣物,一面手忙脚乱在衣柜中不断地翻找。这样的忙乱,竟然也是幸福的,曾经的痛苦,随着信中的文字烟消云散。

侍女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终于让清照不再收拾而是在床边安坐,她的“帮忙”,只是在不断地添乱。清照好不容易才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一面看着侍女忙前忙后,一面任由自己的思绪越飘越远。

仿佛就在不久之前,她还在感叹自己的命运与陈阿娇和卓文君同样不幸。如今想来,自己又的确比她们幸运得多。尤其是被打入冷宫的陈阿娇,因为心灰意冷,即便是百花盛开,想必也感受不到春日的暖意了吧?而清照的春天就这样来临了,她凭窗眺望,发现庭院中的小草似乎都比往年的绿意更浓。

和暖的春风融化了清照心底的冰层,室外的春景也因此显得更加姹紫嫣红。侍女还在为收拾行装忙碌着,清照终于不似刚才那样急切了。长久的等待都已经忍耐过去了,又怎么在乎多等这一会儿的时间?

于是,她缓缓坐下,想要为自己沏一杯茶。茶盒中放着一块上好的团茶,她轻轻地从中掰下一小块,放进茶笼之中,再添上一些自己喜欢的香料,用一把小碾子轻轻地将茶碾碎。清照有多久没有这样品茶的兴致了?那茶饼有着碧绿的颜色,在清照的纤纤玉手之下被碾成了翠玉一般的粉末。壶中的水刚刚烧开,清照耐心地等待热水降到合适的温度。这样的茶最好不要用沸腾的水冲泡,否则会激发出茶的涩味。让水温稍稍降下来一些,才能恰到好处地激发出茶的香气。

感觉水温降了一些,清照提起细嘴的小银壶,缓缓地将水浇到茶叶上面,蒸腾的茶香立刻在房中弥漫开来,即便只闻不喝,都已经是一种享受。轻轻抿上一口,一股甘甜便经过喉咙沁入心脾。

忽然之间,清照萌生了赏花的兴致,此刻梅花尚未凋谢,朵朵红梅在房门上投射出重重花影,夕阳为花瓣镀上金色的轮廓,让梅花的娇艳变得更加浓重。在夕阳即将落山的那一刻,清照欣赏到了梅花最美的样子。月光很快就要爬上树梢,清照心满意足地感叹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黄昏。

回想过去的时光,因为伤心,清照已经辜负了太多的美景,直到此刻,她才突然觉得,大好的年华,就这样白白虚度了,着实是有些可惜。想到此处,她在心中暗下决定,这一次与明诚团聚之后,一定要与他携手欣赏四时美景,再也不能错过生命中任何一刻的美好。

仿佛一场噩梦终于醒来,重逢的喜悦化解了梦中的焦灼与煎熬,清照觉得又找回了少女时期的自己,所有的感情再也无需隐忍,想哭便哭,想笑便笑,一直憋闷在胸口的一口气,就这样畅快地吐了出来,整个世界再次变得清新而又可爱。

几乎就在一夜之间,清照就忘却了以往所有的不快。因为这些遭遇并非是明诚造成的,她只恨人心难测,朝廷不公。清照甚至幻想,可以和明诚躲开人事纷扰,过上隐居的生活。无需豪宅大院,只要一所陋室安身;无需精美华服,珍馐美馔,只要粗食布衣,也可相伴畅饮。

这一场暴风骤雨,并没有摧毁清照的坚韧,放下悲伤,她再次成为那个率真的自己。那些错过的青春呢?在清照看来,统统都能找回,趁着青春正好,一切都来得及。

在等待与明诚团聚的这几日里,父母看出清照一度紧锁的眉头已经一点点地舒展开来,她的脸上重新出现了久违的笑容,并且那笑容始终挂在脸上,就连眼神中都透露出无比的满足。

对于京城中的变故,李格非也知道一二,有时候与前来探望自己的好友闲谈时,也会听到一些有关赵挺之的消息。

自从李格非被免官,赵挺之便越来越受到蔡京重用,官位屡次升迁,几个儿子在朝廷中也炙手可热。然而,恶人的嘴脸终究会原形毕露,蔡京在手握朝廷重权之后,开始对手下官员颐指气使,许多与蔡京站在同一阵营的官员也渐渐承受不住他的独断专行,只可惜碍于蔡京位高权重,大家都敢怒不敢言。

对于官员们态度的变化,蔡京又哪里会感受不到?只不过,他早已被权力蒙蔽了双眼,认为只要自己依然手握重权,就没有人敢做出背叛自己的事情。

精于算计的赵挺之,成了一个例外。赵挺之知道,自己与蔡京联手做了许多迫害元祐党人的事情,早已被朝中官员视为蔡京的同党。不过,以蔡京如今的所作所为,总有一天会激起众怒。到时候一旦宋徽宗对蔡京动怒,一定会牵连到自己。于是,赵挺之便经常利用与宋徽宗单独面谈的机会,在宋徽宗面前弹劾蔡京的种种恶行。但宋徽宗似乎并没有惩治蔡京的打算。赵挺之觉得自己弹劾蔡京的行为总有一天会纸包不住火,于是主动向宋徽宗上书,请求辞官。宋徽宗也并未挽留,欣然应允,并下诏将京城中的一处宅邸赏赐给赵挺之,还说期盼他有朝一日愿意回来协助自己管理朝政。

辞去官职的赵挺之携带家眷住进了宋徽宗赏赐的那座府邸,只不过,只要蔡京仍然一日为官,赵挺之便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威胁。一旦蔡京发现赵挺之在宋徽宗面前弹劾过自己,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过他的。

对于赵挺之来说,京城已经是最危险的所在。他不愿意与蔡京离得太近,于是在辞官不久之后,再一次向宋徽宗请辞,恳请皇帝准许自己返回家乡青州居住。

宋徽宗再一次应允,赵挺之庆幸自己早有准备,许多年前便在青州置办了宅院,作为自己的退路。赵府的仆人与侍女很快就开始打点行装,准备等一切收拾妥当之后,全家人一起返回青州。偌大一个赵府,光是收拾行李就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还没等行李收拾好,朝廷竟然再次发生了变故。

这一次的变故,与天象有关。就在几天之前,一颗彗星从天边划过。古人向来认为彗星是不祥的征兆,更将彗星叫作“扫把星”。宫中的星象官认为,这是上天在向皇帝进行某种示警,一定是朝中的官员做了祸害百姓的事情。

这一示警非同小可,宋徽宗一下子乱了阵脚。他自认是一位英明的皇帝,从未做出对百姓有害的决定。于是,他将视线瞄准了朝中官员,忽然想起赵挺之一直以来向他讲述的蔡京的恶行。想到此处,宋徽宗的心境豁然开朗,一定是蔡京惹来了天怒,一场罢免蔡京的计划开始在悄然无声中进行。

朝中官员最善于揣度圣意,他们看出宋徽宗对蔡京的态度起了变化,便开始顺水推舟地弹劾蔡京。一时间,朝中的大半官员都呈上了弹劾蔡京的奏书,宋徽宗顺理成章有了罢免蔡京的理由与罪状。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蔡京之前作出的决策被宋徽宗统统推翻,就连立在皇宫中的元祐党人碑也被毁掉,对于元祐党人的禁令统统作废。一夜之间,李格非头上“奸党”的帽子被彻底摘掉,这才有了明诚写给清照的那一封信。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