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题解、注释、赏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能够规范熟练地诵读所有内容,并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望岳、春望、江南逢李龟年、春夜喜雨、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绝句、登高、旅夜书怀、枫桥夜泊、滁州西涧、塞下曲·其二、游子吟、题都城南庄、乌衣巷、竹枝词、秋词、浪淘沙、再游玄都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学重点与难点:五言诗、七言诗的诵读格式和表达技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708-765),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后移家隐居鄂渚。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这类诗中往往流露出淡泊襟怀。著有《常建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题解】破山在今常熟,寺指兴福寺,南齐时建,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注释】1.禅房:僧侣的住房。2.万籁:各种声响。
【串译】清晨漫步走进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引得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赏读提示】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初升的红日将金色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这里,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描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欣喜昂扬的情绪。首联是写后禅院的远景,为下文的近景刻画打下了基础。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点出题中“后禅院”三字,描写通向后禅院曲深的小路和景色的幽静迷人。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这一联的美不仅体现在写景的准确传神上,而且表现在其思想内涵的深邃上。佛教提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无欲无求,苦修苦行,而后禅院却花木繁茂,清香扑鼻,由此含蓄曲折地表现僧侣们内心对美的热烈向往和执著追求。
诵读时应围绕对古寺后禅房所独有的静趣的描写舒展声音,柔缓行腔,一“静”到底。
【推荐名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