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9日星期日
首页/经典诗词赏析/关于《嵩山·五岳之宗,倾城绝艳》的诗词

关于《嵩山·五岳之宗,倾城绝艳》的诗词

嵩山 五岳之宗,倾城绝艳Songshan洛桥晚望唐·孟郊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斑斓的岁月,斑斓的弦歌,纵花雨听禅千年,少林的眼中,峻极峰的峰巅依旧月圆。晚望洛桥的孟郊,伴榆柳萧疏,邂逅了“月明直见嵩山雪”的无眠,于是,“陌上人行绝”反而成就了另一场唯美。却不知,待冰融雪化,被北风吹折的百草将春夏的雍容绽放,青空流转的...

嵩山 五岳之宗,倾城绝艳

Songshan

洛桥晚望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斑斓的岁月,斑斓的弦歌,纵花雨听禅千年,少林的眼中,峻极峰的峰巅依旧月圆。晚望洛桥的孟郊,伴榆柳萧疏,邂逅了“月明直见嵩山雪”的无眠,于是,“陌上人行绝”反而成就了另一场唯美。却不知,待冰融雪化,被北风吹折的百草将春夏的雍容绽放,青空流转的白云将深秋婀娜,嵩山又该是何等的倾城绝艳。

嵩高唯岳,峻极于天。

嵩山,为众山之祖,五岳之宗,“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位处河南省西部、登封市西北,濒汴洛,连黄河,曲溪环流,峻峰林立,宗群山之美,居天地之中,是为“中岳”。

40亿年,沧海桑田的转衍,既赋予了嵩山地质史上“五世同堂”的绝代风标,亦赋予了它源自元古、沉淀于太古的沉静雍容。岁月以亘古雕琢了它的眉眼,它则以一双用记忆拼成的眸见证了中华世世代代的繁衍与变迁,兴衰沉浮、王朝更替,不过转眼。

溯脉追源,曾盛荣于天下、灿烂了人类历史的许多华夏文明皆与嵩山结下过不解之缘。无论是道教、儒教还是佛教,虽以黄河交络了脉理,但根源依旧在嵩山。“天地之中”,流淌着时光刻痕的古迹名胜委实太多太多,譬如最古老的观星台——元代告成观星台,譬如最古老的塔——北魏嵩岳寺塔,譬如宋明理学的中心之一——嵩阳书院,譬如道教圣地之一——中岳庙,又譬如禅宗祖庭——少林寺!

禅宗祖庭,天下名刹:少林寺

嵩山有双岳,一曰“太室”,一曰“少室”,古刹少林便坐落在少室山北麓的五乳峰下。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原是孝文帝为印度高僧跋陀敕建的庙宇,虽典雅幽静,但并不宏阔。北周武帝灭佛时,少林寺毁损严重,几不复旧观。及唐,少林十三棍僧襄助太宗有功,禅宗与少林一夕之间名扬天下,少林古寺也得以大规模重修扩建。自此之后,历经数代,虽颇有兴废,但少林也算盛荣不衰,时至今日,更成了中国在世界佛学界最亮眼的一张名片。

少溪水潺潺,蜿蜒千年,少林寺亦在溪边伫立了千年。

img

▲少林寺内的中国传统建筑,雕梁画栋,古朴中带了几分苍古凝重。

寺分七进,有亭台楼榭、僧舍殿宇无数,黛瓦红墙、飞檐翘角、花木四合,古雅中带着几分苍古的凝重:天王殿,彩绘金漆,天王怒目;大雄宝殿,重檐金柱,雕梁画栋,庄严肃穆;钟鼓二楼,晨昏鸣禅,地藏坐镇,巨鼓声传;藏经法堂,藏经万卷,书香漫卷;立雪亭畔,铁钟唱晚,静坐的“初祖”仍眷眷地凝视着昔日默玄的达摩洞;达摩洞顶,高12米的白玉达摩巨像静坐拈花,映着晚霞,话着沧桑;千佛殿内,《五百罗汉朝毗卢》的壁画映着微光,重彩平涂、朱黑相谐,35组图像,随时光流逝而色彩更异,美轮美奂。

img

▲少林寺是中国功夫的发源地,因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朝阳芳草,映着迷离,转出千佛殿,一路向西,当一抹沉淀着静好的灰白晕染了蓝天,少林历代名僧安眠的塔林便已悠悠在目。佛教高僧圆寂后,以其生前功德、佛法造诣、威望为凭可立塔。塔分七层,一层一级,七级浮屠为至高荣耀。少林传承数千年,有过高僧无数,立冢之地自然汇塔成林。这些塔大小不一,有碑式、幢式、密檐式、亭阁式、楼阁式等不同的形式,风格截然,风光也迥异,其中尤以法玩禅师塔、照公塔、裕公塔最是闻名与净秀。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到了少林,自然得看少林功夫!

人们都说,“天下武功出少林”,这话没错。少林72绝技,可不是说说而已。金钟罩、铁布衫、硬气功、少林拳、猴棍、五枪刺身、二指禅等果然是名不虚传。少室山下的少林武校里,常有少林功夫表演,来少林一趟一定要去看看,那场面震撼极了,就算看不出什么门道,跟着比画两下,也算圆了深藏在心底的武侠梦了。

以儒瞻理,峻极于天:嵩阳书院·峻极峰

梦在飞翔,飞向远方,怀着对少林十八般武艺的憧憬,缓步下少室山,心潮澎湃未平,双眸却早陷入了太室山的妖娆。

太室山,是嵩山双岳之一,36峰环翠,叠石峦壁丛簇如天上芙蓉,仙姿绝世。主峰峻极峰,峻极于天、凌霄氲秀、溪泉百流、峡壑花红、一派青葱。临峰远眺,可见群峰阵列、彩岭绵延、黄河金带、洛水流深,虽无泰岳之钟灵毓秀,却也颇有几分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度。

下峻极峰,迤花逦叶,观叠石,在一片山岚中发会儿呆之后,迈步嵩阳,是个绝妙的选择。

书院嵩阳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名。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

嵩阳书院,就在峻极峰下,有院落五进,廊庑横斜,硬山滚脊,红墙灰瓦,朴拙淡雅,古色古香。作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宋明理学的重要源流之地,嵩阳书院千百年来一直饱受儒家士子的青睐。范仲淹、司马光、程颐、程颢皆曾讲学于此。院内25座建筑,错落50余方碑碣,尽蕴古雅。两株将绵绵岁月画成4500道年轮的“将军柏”更以虬曲如巨伞、苍鹰般的枝冠,浓密苍绿的叶片抖落了满地的青苍,更抖落了无数源自往昔的鸿儒谈笑。

循着柏叶蜿蜒的方向,漫溯,漫溯。始建于北魏、被奉为中国最古老的砖塔建筑的嵩岳寺塔正站在历史的潮头,睥睨着老母洞袅袅的香火。有“中国古寺之始”之名的法王寺则倚靠松门,痴痴地守候着月架山头曾经照了无数古人、今人的明月。会善寺最沉静,青苔灰瓦,古佛明灯,始终默默地陪伴着“青梅竹马”的琉璃戒坛,启母阙风华当前,犹如未见,唯当中岳钟声响彻时,才会抬头看上一眼。

img

▲嵩阳书院

崇圣慕化,揽古说今:中岳庙

中岳庙,位处太室山黄盖峰下,西邻望朝岭,面朝玉案山,红墙金瓦,飞甍连云,是河南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亦是道教全真派之胜境,七进十一层,亭台楼阁错落,恢宏有致。主殿峻极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台阁凌霄、黄瓦映日、朱墙御香、重檐蕴彩,以层层斗拱叠垒而成的盘龙藻井更巧夺天工、名极一时。殿外峻极坊,九彩流丹,秀丽别样;坊外峻极门,高耸巍峨;其余铁人、神鼎、古柏、重楼、中华门、遥参亭等也都各有华彩、风姿可眷。

崇圣慕化千年,摘星揽月几端,中岳庙可驻,元代告成观星台亦风韵翩然。

观星台是嵩山八景之一,位处登封市告成镇,为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世界文化遗产,为元代郭守敬创建。观星台台面方正,上连石圭,垂连表槽,状若覆斗,高约13米,内置“测影台”,旁有“量天尺”,粉墙照壁,院落玲珑。相传,昔年郭守敬便是以此台为准,观星十八年,而定《授时历》。

最美的时光,不是流年,是驻足;最美的风景,不在路边,在脚下。邂逅嵩山,或许品不到雪月风花的浪漫,但漫步峻极秀、清歌儒林雪、静聆禅上月、默观天上星、高颂《黄庭经》,却也妙趣天然、引人流连。所以,还等什么呢,来吧,毕竟,嵩山已翘首盼了你数年!

遇见·诗词里的远方

游嵩山,先“三不”,后“三要”

三不:不要用“和尚”“出家人”等词汇称呼庙里的僧众;不要随意乱碰、乱动道像、佛像;不要和方外之人谈些明显是忌讳的话题,比如和僧人谈婚姻。

三要:要尝尝登封烧饼、牛舌头锅盔、浆面条、芥丝等嵩山美食;要看看嵩山六最:少林寺、塔林、嵩岳寺塔、将军柏、古观星台、东汉三阙;要带些念想回去,可以是记忆中的美景,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嵩山的一些特产,如少林素饼、冬凌草茶、中岳仙茶等。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