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9日星期日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三十三章原文】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现代白话翻译】能认知他人的人,可称之为智;能认知自己的人,称得上明;制胜他人的人,称得上有力;战胜自己的人,才算是强者。知道满足而无贪心的人是真正富有的人,勤勉而为、不断努力的人是有志之人;不轻易离开适宜环境的人才会长久生存,生命虽...

【第三十三章原文】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寿也。

【现代白话翻译】

能认知他人的人,可称之为智;能认知自己的人,称得上明;制胜他人的人,称得上有力;战胜自己的人,才算是强者。

知道满足而无贪心的人是真正富有的人,勤勉而为、不断努力的人是有志之人;不轻易离开适宜环境的人才会长久生存,生命虽死而不被人遗忘的人才算是万寿无疆。

【心得联想】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一系列重要的判断,一系列有价值的衡量标准,帮助我们深刻感受和理解道家强调内修的思想观点。

知人知什么?自知又知什么?知人、自知的目的是什么?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弄清楚的事。

兵法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人,就要了解一个人长短优劣之所在,明察一个人品行之正邪、心念之善恶、才华之有无、道德之高下,只有全面准确了解了这些方面,才可称得上明智。知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对方学习,更好地与之相处,更好地与之共事,当然也是为了更有效地防范其对自身的伤害。

自知,比知人更难。自知或知己,就是现代所谓的正确认识自我。如果说知人是为了发现对方的优点以便自己学习,那么自知就是为了更多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以便自觉地加以克服,逐步走向完善。只有自己明白自己的长短所在,才能很好地给自己定位,才能合理地确立自己的目标,成就适合自己的事业。

你能战胜别人,或许是因为你孔武有力,或许是你的机会比对方多,或许是你的运气比对方好,因此算不得强者,只有你能战胜自己,控制自己的欲念,主宰自己的行为,戒除自身的缺点,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强者。战胜自我远比战胜他人要难。战胜别人,只需要抓住对方的弱点就可以打败他,痛苦在对方而欢愉在自己;战胜自我,恰恰是要向自己的毛病动“刀子”,切肤之痛别人无法代替,只有自己独自承受,这需要过人的毅力。

淡泊寡欲,知足知止,内心就会感到充实富有。心有所欲,固然可以促人奋进,然而贪欲太甚,则有可能导致行为出错,人生之路走向背道违德。人生不可无追求,没有追求的人生将庸庸碌碌终其一生。然而最可悲的是在追求中贪欲主宰灵魂,在轰轰烈烈中毁灭自己。

确立符合大道大德的人生目标,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始终如一、不断前行的人属于有志者。有志者事竟成,是一种激励,真正要把志向变成现实,不能只有立志和励志,还要有道、有德、有为、有力、有序、有恒。

一个人处世不失道,为人不失德,其业才可以发达,其品才值得敬仰,即便其身死,其精神也会永存,这才是值得称颂和怀念的华丽人生。

老子所论,绝非空洞的说教,留给我们的是思索,是践行。

学会做“明智”之人:知人是为了用人所长,自知是为了避己之短。

战胜别人靠实力,战胜自己需要毅力。

有追求但不贪求,知足而不自满。乐在得,悦在求,喜在有志。

树立不懈追求的理想志向,成就丰富而有价值的人生,把不死的精神留给世界。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