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星期五
首页/文史百科/《赵温叔》(小说概况_主要内容_简介)

《赵温叔》(小说概况_主要内容_简介)

赵温叔丞相,[1]形体魁梧,进趋甚伟。阜陵素喜之,[2]且闻其饮啖数倍常人。会史忠惠进玉海,[3]可容酒三升。一日召对便殿,从容问之曰:“闻卿健啖,朕欲作小点心相请,如何?”赵悚然起谢。遂命中贵人捧玉海赐酒,至六七,皆饮釂。[4]继以金柈捧笼炊百枚,[5]遂食其半。土笑曰:“卿可尽之。”于是复尽其余,上为之一笑。其后均役闽南,[6]暇日欲求一客伴食不可得。偶...

赵温叔丞相,[1]形体魁梧,进趋甚伟。阜陵素喜之,[2]且闻其饮啖数倍常人。会史忠惠进玉海,[3]可容酒三升。一日召对便殿,从容问之曰:“闻卿健啖,朕欲作小点心相请,如何?”赵悚然起谢。遂命中贵人捧玉海赐酒,至六七,皆饮釂。[4]继以金柈捧笼炊百枚,[5]遂食其半。土笑曰:“卿可尽之。”于是复尽其余,上为之一笑。其后均役闽南,[6]暇日欲求一客伴食不可得。偶有以本州兵马监押某人为荐者,[7]遂召之燕饮。自早达暮,宾主各饮酒三斗,猪羊肉各五斤,蒸糊五十事。[8]赵公已醉饱摩腹,而监押者屹不为动。公笑云:“君尚能饮否?”对曰:“领钧旨。”于是再饮数勺。复问之,其对如初。几又饮斗余,乃罢。临别,忽闻其人腰腹间砉然有声,公惊曰:“是必过饱,腹肠迸裂无疑!吾本善意,乃以饮食杀人!”终夕不自安。黎明,亟遣铃下老兵往问,[9]而典客已持谒白曰:[10]“某监押见留客次谢筵。”公愕然延之,扣以夜来所闻,局蹐起对曰:“某不幸抱饥疾,小官俸薄,终岁未尝得一饱,未免以革带束之腹间。昨蒙宴赐,不觉果然,革条之为迸绝,故有声耳。”

【注释】 [1]赵温叔:赵汝愚,字子直,一字温叔,余干(今属江西)人。宋孝宗时进士第一、任秘书省正字、集贤殿修撰。宋宁宗时任右丞相。本篇称丞相,系追述。 [2]阜陵:宋孝宗(赵眘)墓为永阜陵(在今浙江绍兴宝山),宋人常称孝宗为阜陵。 [3]史忠惠:史浩,字直翁,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高宗绍兴时进士,孝宗时任宰相。据《宋史》载,史浩卒谥忠定。 [4]玉海:玉制的大酒器。饮釂(jiao):干杯。釂,一饮而尽。 [5]金柈(ban):金盘子。笼炊:包子。

[6]均役:指掌理地方军民事宜。赵汝愚在孝宗时以集贤殿修撰帅福建,即任福建军政、民政长官。 [7]兵马监押:宋朝地方军队下级军官名。[8]蒸糊:用米粉裹以糯米、肉糜的食物。事:枚,个。 [9]铃下:随从亲兵。古时将帅官府称铃阁,阁下设铃,有警则掣铃以呼,故称铃下。[10]典客:通报会客的吏役。

【译文】 丞相赵汝愚体格魁梧,行走姿态伟美。宋孝宗向来喜欢他,并且听说他饮酒、吃东西几倍于平常人。正好碰上史浩进献玉海大酒盅,可盛酒三升。一天,孝宗在便殿召见赵汝愚对策。孝宗从容地问赵汝愚:“听说你很能吃,我想做些小点心请您吃,您以为如何?”赵汝愚惶恐不安地站起来感谢。孝宗就命令宫中的女官捧起玉海大酒盅赐酒,喝到六七杯,都一饮而尽。接着,宫中的女官又用金盘子捧着一百只包子,赵汝愚就吃了一半。孝宗笑着说:“你可以吃完它。”于是,赵汝愚又吃完剩余的包子,孝宗为之一笑。后来,赵汝愚掌管福建南方地方军政、民政,空暇时想寻求一位宾客陪伴自己吃饭,但找不到。偶尔一次,有人推荐本州兵马监押某某,于是召他来宴饮。从早上到黄昏,宾主各饮酒三斗,各吃猪羊肉五斤,蒸糊五十只。赵汝愚已喝醉吃饱,用手按摩腹部,而监押却屹然不为所动。赵汝愚笑着说:“您还能喝吗?”监押回答说:“听从您的命令。”于是又喝了几勺酒。赵汝愚又问他还能喝否,他回答还和刚才一样。不一会儿又喝了一斗酒,他才罢休。临别时,忽然听到那人腰间发出皮骨相离的声响,赵汝愚吃惊地说:“这一定吃得过饱,毫无疑问,肚肠都迸裂了。我本来是好意,竟然因为吃东西杀害人!”整个晚上他都很不安心。天一亮,他急忙派手下老兵去询问,而通报会客的吏役已拿着名片说:“监押某人现留在客厅感谢您设宴招待。”赵汝愚惊愕地把他迎进来,问他昨夜听到的情况,他诚惶诚恐地站起身回答说:“我不幸患饥饿病,身为小官,薪俸微薄,终年没能吃上一回饱饭,不免用皮带束在腰间。昨天承蒙您赐给我吃酒宴,不知不觉吃得肚子圆鼓鼓的,皮带被迸断了,所以有声响。”

【总案】达官贵人以饮啖过人作为酒后饭余的消遣,“小官俸薄”之辈却过着“终岁未尝得一饱”的饥饿生活,而偶尔一饱,竟绷断了腰间皮带。这则近似戏谑的喜剧,却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悲剧的现实:小官尚且终年未得一饱,广大老百姓挣扎在饥饿贫困线上,就更不难想象了。小说的揭露性就在于此。

作者的笔墨精炼而富于变化,对悬念的运用,更平添无穷兴味。作者写临行听到那人腰间砉然有声,却不立刻点明,给人留下驰想余地。宰相以为“是必过饱,腹肠迸裂无疑”,读者半信半疑,坠入迷宫,后来知道是皮带“迸绝”,才释然一笑。宰相明知过量的大吃于人无益,却极力劝吃,听到腰间断裂声,以为腹肠迸裂,却不采取急救措施,事后又假惺惺地去查询……不动声色的叙述中,饱含对虚伪的丑恶行径的无情讽刺和鞭笞。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