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星期四
首页/文史百科/《夜谭随录》(小说故事梗概_内容介绍)

《夜谭随录》(小说故事梗概_内容介绍)

文言小说集。 清和邦额(1736—1795以后)撰,参见附录小传。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十二卷,一百三十六篇。书前乾隆五十四年雨窗序,乾隆四十四年(1779)作者自序。卷首下署“霁园主人斋氏著”, “松阴山房雨窗氏(阿林保)、葵园主人兰岩氏(恭泰)评阅”,“用拙道人兰泉氏(福庆)参订”。都是著名的满族文人。另有乾隆五十六年(1791)...

文言小说集。 清和邦额(1736—1795以后)撰,参见附录小传。乾隆五十四年(1789)刻本,十二卷,一百三十六篇。书前乾隆五十四年雨窗序,乾隆四十四年(1779)作者自序。卷首下署“霁园主人斋氏著”, “松阴山房雨窗氏(阿林保)、葵园主人兰岩氏(恭泰)评阅”,“用拙道人兰泉氏(福庆)参订”。都是著名的满族文人。另有乾隆五十六年(1791)刻本,与上本不同的是,卷四缺一则,卷八多五则,各篇正文的文字也略有异同;无雨窗评语。约在清末坊间出现一种简本,正文多有删削,原有评语全部刊落,在“斋氏曰”及兰岩评语的基础上,另做了篇后总评。此后各种版本多据此翻印。

《夜谭随录》是一部问世较早的“聊斋型”作品,具有较为鲜明的人民倾向。开卷第一篇《崔秀才》写先达刘公在经历了由富变穷、穷极而显的波折之后,思想感情与普通人民有了相通之处,他同情人民的疾苦,主张疏财,反对聚敛,在一首长诗中,他揭露了富贵者奢侈靡费、趋炎附势的丑恶行径,最后说: “君不见栖栖穷巷孤寒儒,此时此际如苦荼。”《修鳞》篇写蚂蚁国的国王在关于迁都避水、食物贮存等问题上与宰相意见相左,作者支持了国王的国家方针大策应考虑黎民百姓实际利益的主张。这些作品鲜明的表现了作者的同情人民、关心人民的古代人道主义思想,可以看做是全书的一个主导倾向。

基于上述思想,作者以激烈的言词,对剥削者、压迫者的种种罪行做了公开的谴责和揭露。为富不仁者(见《铁公鸡》、《新安富人》、 《袁翁》等篇)、封疆大吏(见《米芗老》、 《倩霞》、 《姚慎之》、 《陈守备》等篇)、王公贵族(见《某王子》、 《某太医》等篇)、当朝宰辅(见《某太守》等篇)等统治阶级中的骨干人物,在作者的笔下无不原形毕露。 《某太守》篇指斥他们“官品高而人品低”,《人同》、 《倩霞》等篇指斥他们“德不称服” (“服”引伸有官爵之意), 《猫怪》篇借猫之口痛骂他们“兽心人面”,实为“人中妖孽”,将来绝不会有好结果。 《铁公鸡》篇让狐仙把一个富翁刻薄来的金钱财货全部输散给贫苦百姓,这位富翁发觉之后, “一恸而绝”。 《张五》篇通过一个卖豆腐的小民把一个作威作福的巡抚大人捉往阴司去治罪,有的则让他们变驴作马。作者的义愤之情,可谓溢于言表。对于皇帝的刚愎残刻、颠倒是非,作者也没有放过,不过改为微言大义的写法而已。 《陆水部》、 《戆子》篇都是写雍正朝的文字冤狱的。 《陆水部》中的陆生楠不过是从治国出发敢于直率地讲出自己的见解而已,并无犯上之意。皇帝却认为他大逆不道,先是监视,后是流放,最后则是杀头。在当时造成了一片恐怖气氛。作者并不掩饰自己对他的同情,让他吟出“碧血丹心迁客恨,云鬓玉臂故园情”之句,说他是一个不善于保护自己的人。后来昭梿在《啸亭杂录》中指出,这篇作品实为罪不容赦的悖逆之词,当时无人举发,实为侥倖。作者这种主持正义的骨骾之气,确是难能可贵的。

在对统治阶级感到失望的同时,作者把眼光转向了普通人民。 《某倅》篇的“斋氏曰”说: “世儒眼大如豆,又乌知村翁野老,固多不失其赤子之心也。”作者看到了人民的心灵是美好的。 《米芗老》篇写西北各族人民在战乱中舍己为人,互相救助的情形,在作者笔下,尽管男女老少,身分不同,但几乎个个都是可亲可敬的。 《谭九》篇写一个花匠的儿子与一个满汉联姻的贫苦市民家庭的友谊。这个家庭十分和睦,满族的儿媳吃苦耐劳,汉族的婆婆疼爱儿媳,花匠的儿子对他们的帮助无微不至而又毫无私心,读来十分感人。在爱情和其它题材的一些作品中,还出现了众多的活跃在市井、村镇的“野性少女”的形象,她们被写得秀外慧中, 光彩照人,进一步反映了作者与人民相通的审美情操。在仪表上,她们与红楼富家女就有所不同,具有一种“清水出芙蓉”的天然艳丽。在人品上,她们善良可亲,开朗大方,天真活泼, 伶牙俐齿,敢做敢为,往往不知封建礼教为何物。她们不慕荣利,助人为乐,在爱情和人生的追求上是积极而主动的,面对横逆和邪恶势力也敢于挺身而出, 进行反抗。象上文所举《铁公鸡》中的狐女就是一例。总之,在作者心目中,她们是真善美的化身。

本书中还有一些哲理性的寓意作品,有些篇章也写得较为深刻。《人同》篇通过对大漠风光和人民生活的描绘,形象地发挥了作者的哲理和辩证思想。 《春秋楼》篇是写灵感的形成过程和爆发时的精神状态的,当是作者长期坚持创作的经验之谈,与《夜雨秋灯录》中的《杜少陵画象》一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应视为我国古代文艺心理学的珍贵文献。

写实性较强是《夜谭随录》的一个主要艺术特点。雨窗评阅的第一句话就是: “摹写人情世态,淋漓尽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它“记朔方景物及市井情形者特可观”。所说的都是这种特点。书中也有许多神怪情节,但不过是容纳现实生活内容的一种框架,并非作者着力处,花妖狐魅也更加世俗化,读起来并不感到是异类。作者到过西北、西南等地,后来又长期生活在北京,对这些地方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情的描写,往往使人感到身临其境。 《赵媒婆》篇写赵媒婆为两个鬼家庭做媒的事,作者着力写的是媒人那种“会做媒的两头瞒”,希图从中捞取好处的心态和伎俩,两个鬼家庭也没有多少鬼气,实际是为市井细民写心。作者是满族家庭,对满族生活习俗非常熟悉。 例如写吸烟,能写出种种不同的吸法及其在生活中的意义来。在当时,还没有别的小说作品能做到这一点。《谭九》篇故事虽短,不仅写出了八旗世家的没落,而且写出了北京下层市民以及乡村农民的生活困窘来。这篇小说真实地写出了乾隆盛世在上层社会奢侈豪华的背后,社会经济已日渐萧条的趋势。在当时,这样的小说也是不多见的。描写人物善于传神,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作者的主要写法是选取精粹的细节和提炼性格化的语言。下面是《阿��》篇中的一小段。故事写一个富家鬟婢海棠,夜半忽被人抬至一幢楼上,她只见:

锦屏绣幕,画烛华筵,坐客十余辈,男女相半,履舄交错,酒炙并行。命海棠起着衣侑觞。棠面赪,以“不习”对。座中稚齿女子,丰姿妖冶,鬓发如云,衣广袖之襦,把文犀之盏,笑谓棠曰: “尔非尔家四郎房中婢耶?我与尔家四郎夙有缘,鱼轩不久入门, 自是一家人,无事腼腆也。”棠倚柱垂头,不作一语酬答。一靓妆女子, 齿尤稚,骂曰:“奴种不堪作养,噤口愠色,欲谁仰汝之眉睫耶?此等人,只可侍盥栉,执箕帚,那晓歌舞中事! 纵使能歌舞,不过牟牟做牛鸣,得得效驴跳。三姐耐烦与语!”又一少年男子曰: “我道莫教渠来,三妹执不听,今何如?转坏我一两新绫袜,污印十个脶文。”满座大笑,不觉哄堂。前女子有羞愧色,向少年曰: “四哥何太小家相,亦学九妹嘲笑于我耶?海棠虽贱,颜色姿态,且远胜四嫂。今稠人广众,不肯做倡优伎俩,正见其尊重处,何必相强。 且一两袜,值几文钱,亦流于齿颊乎?妹以其初睡,不便令做赤脚婢,故聊为假借,亟当奉偿耳。苟有污,妹当代偿八两。”少年语塞,避席谢之曰: “三妹娇养惯,性情犹昔日耶?聊以相戏,何遽破颜。今知罪,不敢复置喙矣。”女不顾,命海棠还少年袜,仍使人送之下楼。

这一小节,通过细节、 对话描写,特别是抓住了一双袜子做小道具反复渲染,写活了一人三狐,即海棠、三妹、九妹、四哥四个人物。海棠主要是通过一两个细节和他人的感受写出来的,我们可以想见她的倔强脾气和未加修饰的少女的美好容颜。另三个人主要是通过对话写出来的,我们可以清楚地辨别出他们的不同性格和教养。有的善良,有的庸俗,有的骄横,可谓言如其人。以上特点表明,在聊斋流派中,《夜谭随录》是一部倾向于现实主义的作品。

《夜谭随录》问世之后,立即产生反响。乾隆五十六年(1791)徐承烈在其《听雨轩笔记》自序中,把本书与《聊斋志异》、 《新齐谐》并举,表示赞赏。次年,悔堂老人在同书跋语中,也将三书并列,称之为“说部之奇书。为雅俗所共赏”。今人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指出:“此书摹拟《聊斋》处,笔致每不失为唐临晋帖。”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本书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明显影响, 《小豆棚》、 《兰苕馆外史》等书的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都与本书接近。邹弢在其《浇愁集》中甚至整段整段地剿袭本书中的精采段落。此外,象雨窗、兰岩等人那样对本书的全面评点,在清代文言小说的评点史上还是第一次,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同时也表明了本书的价值和影响。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