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5日星期三
首页/乐府诗集/佚名《木兰诗》赏析

佚名《木兰诗》赏析

木兰诗佚名【题解】《木兰诗》是北魏时期的一首民歌,收录于《乐府诗集》。北魏与南梁对峙时期,黄河流域基本已经纳入北魏版图。北魏在对南方保持强大压力态势的同时,因为内部门第政治的兴起与残暴的统治,使得这个马背上的民族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犀利。就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北魏北疆很快就爆发了此起彼伏的暴动,而更为严峻的是,北方荒漠兴起了一个庞然大物:柔然。柔然也是...

木兰诗

佚名

【题解】

《木兰诗》是北魏时期的一首民歌,收录于《乐府诗集》。

北魏与南梁对峙时期,黄河流域基本已经纳入北魏版图。北魏在对南方保持强大压力态势的同时,因为内部门第政治的兴起与残暴的统治,使得这个马背上的民族逐渐失去了昔日的犀利。就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北魏北疆很快就爆发了此起彼伏的暴动,而更为严峻的是,北方荒漠兴起了一个庞然大物:柔然。柔然也是游牧民族,它开始不断蚕食北魏的北疆。当北魏派出军队前往迎击时,柔然的劫掠部队早已逃得无影无踪,气得北魏人称呼他们为“蠕蠕”(像毛毛虫一样胆小又恶心)。

这首《木兰诗》就是讲述北魏与北方柔然作战时,从黄河流域征兵的故事。从诗文看,花木兰应该是黄河下游一带的百姓(民族不确定)。这首诗的基调是“孝”,花木兰参军并不是为了什么保家卫国的高调,而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年迈,又没有兄长可以代劳,所以自己只能替父应征。而战争结束后,花木兰想到的也是回家照顾父母。全诗自始至终都是围绕孝道展开的。诗文主要凸显了两个部分:一是与父母的离别情,二是与家人的欢聚情,战场烽烟则一笔带过。人物刻画形象生动,浸透着浪漫的生活气息,具有典型的民歌特征。《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原文】

唧唧复唧唧①,木兰当户织②。不闻机杼声③,惟闻女叹息④。问女何所思⑤,问女何所忆⑥。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⑦,可汗大点兵⑧。军书十二卷⑨,卷卷有爷名⑩。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⑪,从此替爷征。

【注释】

①唧(jī)唧:纺织机的声音。

②当(dāng)户:对着门口(在门口织布为了取亮)。

③机杼(zhù):即织布机和梭子。

④惟:只。

⑤何所思:即“所思何”,在想什么的意思。

⑥忆:心中挂念的事儿。

⑦军帖(tiě):军事文告,此指征兵的告示。

⑧可汗(kè hán):古时北方游牧民族的首领。大点兵:大规模征兵。

⑨军书:即征兵册。十二卷:征兵名册多,十二是虚指,下文十年、十二转等都是形容多,并非实数。

⑩爷:对父亲的称呼,下文的“阿爷”亦是父亲。

⑪愿为(wéi):愿意去做什么事。市:购买。鞍马:即马匹和马具。

【译文】

织机声响一声连着一声,木兰正在门口织布。突然织机声停下来,只听到木兰的叹息声。(阿娘问道)木兰你在愁什么,可有什么挂念放不下?木兰说我没发愁,也没有什么记挂。只是昨晚我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可汗这次要大规模征兵。征兵的文书很多,每一卷上都有阿爷的名字。阿爷没有成年的儿子,我没有成年的兄长。我愿意去集市购买战马和马具,从此代替阿爷去应征。

【原文】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①,南市买辔头②,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③,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④。旦辞黄河去⑤,暮至黑山头⑥。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⑦。

【注释】

①鞯(jiān):马鞍下面的软垫,防止马鞍磨破马的皮肤。

②辔(pèi)头:马笼头,以及驾驭战马的马嚼子和缰绳。

③旦:早晨。

④不闻:听不见。但闻:只听见。不闻、但闻:离家越来越远,思乡越来越甚。溅(jiān)溅:水流声。

⑤旦:早晨。

⑥暮:夜晚。黑山:山名,位于呼和浩特东南。《北史·蠕蠕传》:“车驾出东道,向黑山。”

⑦胡骑(jì):胡人的战马,即柔然的战马。啾(jiū)啾:马的嘶鸣声。

【译文】

东市买来了骏马,西市买来了鞍鞯,南市买来了辔头,北市买来了马鞭。次日早晨离别了爹娘,晚上在黄河边宿营。再也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流水滔滔不绝。清晨又离开黄河继续赶路,晚上到达了黑山头。再也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北边传来胡人战马的嘶鸣声。

【原文】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①。朔气传金柝②,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③。归来见天子④,天子坐明堂⑤。策勋十二转⑥,赏赐百千强⑦。可汗问所欲⑧,木兰不用尚书郎⑨,愿驰千里足⑩,送儿还故乡。

【注释】

①万里:长途跋涉。戎机:此指疆场。关山:高峻险要之地。度:穿越。若:像。

②朔(shuò)气:即寒气。金柝(tuò):古时军营中报时用的敲击物。

③百战、十年:都是虚数,形容战斗次数多、服役时间长。

④天子:即可汗。北魏经过孝文帝拓跋宏的汉化,无论朝堂还是民间,很多习俗、称谓都与华夏族社会相同了。

⑤明堂:帝王举行正式活动的殿阁。

⑥策勋:即记录战功。转(zhuǎn):升迁。十二转:言功劳很大,十二不是实数。

⑦百千:形容赏赐丰厚。强:比……还多。

⑧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⑨不用:不愿意被任用。尚书郎:尚书省在东汉时,已经由皇帝私人秘书班子转成为国家行政部门,享有很大的权力。尚书省下设六曹(六部),尚书郎负责各曹的具体实施。

⑩千里足:即千里马。足:马的脚力。

【译文】

跋涉万里奔赴疆场,重重险要山峰向身后飞去。北方的寒气里传来敲击金柝的报时声,清冷的月光在铠甲上闪烁。历经百战将士多有伤亡,幸存的将士凯旋归来。将士觐见天子,天子坐在明堂。木兰立功最大,赏赐最多。天子问木兰有什么打算,木兰说不想做官,愿意跨上千里马,快快回到家乡。

【原文】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①;阿姊闻妹来②,当户理红妆③;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④。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⑤。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⑥。当窗理云鬓⑦,对镜帖花黄⑧。出门看火伴⑨,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⑩;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⑪?

【注释】

①郭:古时城池之外再修一道城墙,以增强防御力量,内城称作“城”,外城称作“郭”。扶:搀扶。将:语助词,无实义。

②阿姊(zǐ):姐姐。

③理红妆(zhuāng):整理妆容。

④霍(huò)霍:磨刀声。

⑤东阁门、西阁床:即“阁东边的门”“阁西侧的床”,“阁”这里是女子闺房。还有种说法,这里用了互文手法,那就是“打开东阁、西阁的门”,这样理解的话,那么“阁”就是闺房中的隔间。

⑥著(zhuó):通“着”,穿。

⑦云鬓(bìn):浓密的鬓发。

⑧帖(tiē):同“贴”。花黄:当时女子额头的装饰物和装饰色。

⑨火伴:北魏时的军制,以十人为“一火”,共灶炊食,称作“同火”。现在泛指同伴。

⑩“雄兔脚扑朔”二句:抓兔子双耳提起,雄兔脚掌乱动,雌兔则会眯上双眼,因此容易辨认。

⑪傍地:即贴着地面。

【译文】

爹娘听闻女儿归来,急忙相互搀扶出城迎接;阿姐听闻妹妹归来,慌忙整理自己的妆容;小弟听闻阿姐归来,赶忙霍霍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打开闺房的东门,坐在阁中西侧的床上。脱去军服,换上我以前自己的衣裳。坐在窗前梳理浓黑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花黄。出门看同行的伙伴,伙伴都大吃一惊:一起相伴十二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女孩子。

耳朵被提起来的时候,雄兔脚掌乱蹬,雌兔双眼微眯;可一旦他们贴着地面跑起来时,又怎么能够分得清楚哪只是雄、哪只是雌呢?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yuefushi/2023054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