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元朝/元曲《〔双调〕蟾宫曲·西湖烟水茫茫》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元曲《〔双调〕蟾宫曲·西湖烟水茫茫》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双调〕蟾宫曲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①​‍‌‍​‍‌‍‌‍​‍​‍‌‍​‍‌‍​‍​‍‌‍​‍‌​‍​‍​‍‌‍​‍​‍​‍‌‍‌‍‌‍‌‍​‍...

〔双调〕蟾宫曲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译文

西湖水面上烟雾茫茫,在百顷深水的水潭里,轻风吹来十里荷花的淡淡清香。西湖的景色真美,无论是晴天还是下雨,都美丽动人,如同苏东坡诗句中形容的那样。画船前后衔接,到处是欢声笑语,每天都有歌舞音乐声,飘扬荡漾。这里气候宜人,年年是春暖花香,岁岁是丰收安康。这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注释】

①宜西施淡抹浓妆:化用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诗句的意义。

②稔(rěn):庄稼成熟。

品读

在元曲中,以杭州西湖为题材的作品不少,但描写最精彩,最为人传诵的却是本篇,尤其是最后两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更是脍炙人口,直到现在依然广为流传,已经凝固成成语,可见其艺术魅力之大。

“西湖烟水茫茫”,开篇写西湖的总体印象,是一般写景诗文的常见写法,概括西湖烟波浩渺的广阔景象,视野开阔,令人遐思。“百顷风潭”则将视野逐渐缩小,集中在湖水最深的地方。“风”字用得很巧妙,用风来修饰潭有点不贴切,说深潭,说水潭似乎都可以,但偏说风。但仔细一想,妙!因为“风”字,可以联想清风掠过水面时的涟漪和粼粼波光,使静静的水潭有了动态感和神韵。再联系下面的“十里荷香”,就更会为“风”字叫绝,因为微微轻风,才会使荷花的香味飘出,那种神韵真令人神往。这样,就把西湖和三潭印月的地方写活了。“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则是借他人名句,写自己情怀。宋人多有这种现象,即栝唐人诗句入词,元人这种情况更多,栝唐宋名人的诗句词句入自己的作品中。这三句就是苏东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诗的意思,而这样浓缩更精练,也是对西湖自然风光的最好、最精练总结。正因为如此之秀美,才会引起才子佳人的喜欢而涌向这里来游玩消遣,才会“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湖面上画舫首尾相接,美女如云,笙管笛箫昼夜不停,实在令人赏心悦目。柳永〔望海潮〕词中“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所写也是这种景象。可以说,再美的景色没有人文也不会产生很强烈的影响。而此时正是西湖“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的时候,更增加了西湖的魅力。于是才水到渠成地引出最后的高歌“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真乃”二字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是作者的首创,而是当时就流行的民间俚语,但放在此处,则非常准确生动。

全篇结构很好,先由大到小,从大视野入手,勾勒西湖远景全景,又从局部典型景观刻画“风潭”和“十里荷香”,写出西湖的神韵,再转移视角到湖面上的人文景观,用画舫和笙簧烘托出西湖的秀美和繁华。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结合起来,共同融会成一幅西湖美景人文交汇的图画,有声有色有神情,真美!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