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元朝/元曲《〔双调〕蟾宫曲·春情》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元曲《〔双调〕蟾宫曲·春情》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双调〕蟾宫曲春情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①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②何之​‍‌‍​‍‌‍‌‍​‍​‍‌‍​‍‌‍​‍​‍‌‍​‍‌​‍​...

〔双调〕蟾宫曲

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译文

自从生来还不懂得相思,刚刚懂得相思,就得上了相思。这整天身子轻飘飘的,好像是浮云,心里轻飘飘的,好像是飞絮,呼吸也轻飘飘的,好像是在空气中游荡的丝,只就剩下这一点点剩余的香气在这里,盼望那位心爱的游子,可是根本不知道他游到哪里去。病症来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就是灯半明半暗的时候,就是夜深月亮也半明半暗的时候。

【注释】

①害:受相思之害,即患病,称之为“相思病”。

②千金游子:少女意中人,是最尊贵的人。

③证候:病症,症候。

品读

表现闺思爱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直是重要题材之一,元代文人的散曲作品中有许多这种主题的精品。本篇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可谓是表现少女相思主题的名篇,写得精彩绝伦,令人读后不忘。“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开篇三句直接揭示主题,开门见山,极其明快。“平生不会”四字看似寻常其实并不寻常,其实就是说这个少女以前还不懂得爱情,而刚刚“才会相思”,这就点明了她的年龄区位,是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大概也就是杜牧诗中所说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年龄。“便”字表明她刚刚懂得一点点爱情的时候便患上的相思病。其实就人生经验来说,初次患这种病的人是没有抵抗力的,而且最容易痴迷而难以自拔。“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三句正面描写其病的表现,从身体、心理、呼吸三个方面来描写少女的“证候”,使少女的外部各种形态和内心精神世界的神态都得到充分的展现,将其痴情的深重程度刻画得极其形象生动。“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用看似散句而实际是对句的两个七言句揭示少女内心的痛苦和其相思病的根源。“空”和“盼”是动词对动词,“一缕余香”和“千金游子”是偏正词组相对,“在此”和“何之”稍微有点不严谨,但一个是“在这里”,一个是“去哪里”,在意义上对得还不错。另外,还要特别说明一下,“一缕馀香”的香究竟是什么香,实际是比较虚化的,即少女的“一瓣心香”,是相思而产生的虚幻的少女精神纯美之香,这种香只有有情人才能够理解和感受得到,极其温润悠长,极尽含蓄蕴藉之至。“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这最后的四句更是精彩,连用四个“时”字押韵,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的美,而且把少女相思的时间用非常准确而又含蓄的语言表达出来。那种半明半暗的氛围与少女内心的感觉非常恰切地融合在一起,构成朦胧的意境。又,从“灯半昏时”到“月半明时”又有时间的推移,从刚开始入夜的独守一盏昏暗不明的油灯,一点点挨到深夜吹灭了油灯,才感觉到半明半暗的朦朦胧胧的月光。表现了少女彻夜相思的情景,艺术效果非常好。全篇一气呵成,文笔流畅自然,平易简朴而不失风韵,自然天成而又极尽曲折之妙。开头三句用“相思”二字为韵脚,最后四句用“时”字为韵脚,十二句中有一半以上的韵脚是重复的,不但不显达拖沓油滑,反而增加无限神韵,也有一种流转圆熟的音韵美。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