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星期六
首页/孙子兵法/孙子与孙子兵法《(四)攻其必救》解读

孙子与孙子兵法《(四)攻其必救》解读

(四)攻其必救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所必救也。孙子这闪烁着军事辩证法之光的兵家名言,道出一种采用间接路线实现军事目的的策略。“攻其必救”,目的在于调动敌人。在此所说的“必救”之处,是指敌人的要害之处,如后勤补给基地,敌后重要据点或敌方最敏感而又薄弱之地。如果攻击矛头所向是对方不疼不痒的所在,敌失之不会动摇全局,我得之无助于赢得主动,自然不...

(四)攻其必救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所必救也。

孙子这闪烁着军事辩证法之光的兵家名言,道出一种采用间接路线实现军事目的的策略。“攻其必救”,目的在于调动敌人。在此所说的“必救”之处,是指敌人的要害之处,如后勤补给基地,敌后重要据点或敌方最敏感而又薄弱之地。如果攻击矛头所向是对方不疼不痒的所在,敌失之不会动摇全局,我得之无助于赢得主动,自然不能吸引敌人去救援,或者,我攻击矛头所向虽是敌方要害,但敌有强兵坚守,攻之难克,亦不会调动另一处敌人去加以救援,甚至反而削弱自己的兵力。“攻其必救”,有时是为了达到解围目的。即解救某一地区的危急,而不把兵力直接指向此处之敌,却转而攻击敌人兵力空虚而又要害之地,以间接的方法排解受到威胁地区的危急。正如孙膑在实行“围魏救赵”的行动之前说的:

要解开捆在一起的绳子,不可以握拳去打,参与争斗,不能参与搏斗,平息要害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参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战国初期,魏国率先在诸侯国中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国势强盛,与韩、赵合力兼并邻国土地,令弱小诸侯称臣。而赵、韩并未获得实利,魏国独强,对韩、赵自身构成威胁,故三晋联盟逐渐瓦解,魏、赵、韩各自图谋发展。魏为便于统治其广袤的东部地区,加强控制东方诸侯,兼受西方强秦的胁迫,于周显王八年(前361)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与向中原扩张领土的齐国形成激烈冲突。齐一度试图削弱魏在中原的势力,曾出兵攻占魏地观(今清丰南),并迫使泗上诸侯由朝魏而朝齐。然而,魏惠王时魏尚有相当实力,齐国必拉拢韩、赵才能达到削弱魏国的目的。公元前354年,赵在齐国支持下,出兵攻魏之盟国卫,取卫之漆(今长垣北)、富邱,并驻兵。魏惠王乃派将军庞涓率兵八万围攻赵都邯郸(今属河北),并征调宋国军队助战。赵成侯派使者求救于楚,楚宣王纳将军景舍之议,表面承诺出兵,实欲待赵、魏两败俱伤而见机取利。赵国使者识破楚人意图,建议赵王与魏讲和,然赵王犹豫不决。同年,魏虽被秦乘机大败于元里(今陕西澄城南),河西重镇少梁(今韩城西南)被夺;然魏不为所动,仍令庞涓加紧攻赵。次年,赵求救于齐。齐相邹忌主张不救。齐臣段干纶认为魏如破赵,魏势益强,于齐不利,主张救赵,提出先攻魏襄陵(今河南睢县)的作战方针,既示齐已出兵,又可待魏疲赵破之时,齐两收其利。齐威王采纳此议,派部分兵力攻打魏国襄陵,牵制魏军。同年,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田忌主张率齐军直赴赵地解围,孙膑料敌审形,认为魏强齐弱,赴赵,以弱敌强必败;可乘魏军精锐在外,魏都大梁防务空虚之机,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迫使魏军回救大梁,赵围自解。为争取战略主动,孙膑决计示敌以齐方将帅无能,冒粮道被市丘魏军截断之险,故意以不懂军事的齐城、高唐(今山东高唐东)二邑大夫率军一部先攻人多兵众的军事重镇平陵(今定陶东北),结果兵败战死,造成齐军固弱、指挥不力、不堪一击的假象,并掩盖齐军进军大梁的真实意图。平陵战后,孙膑迅即以轻车锐卒西进,直扑魏都大梁,将主力分散隐蔽其后,以示齐军人寡。庞涓中计,撤离邯郸,又自恃魏武卒精锐,竟弃其主力于后,率轻锐兼程赶回,企图全歼齐军于大梁。孙膑闻魏师已撤,即令齐军折向北,至魏军还师必经之道桂陵截击之,大败毫无准备的魏军。

此战,齐军料敌而谋,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已握战略主动,又示弱骄敌,快速机动,巧施截击,终获败魏救赵之功,创造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察知战场地利,了解战场天候,并采取“策”、“作”、“形”、“角”等手段,全面掌握敌情。孙子认为,要贯彻“避实而击虚”作战方针,争取“致人而不致于人”,就需要掌握各种情况,从中分析利弊,制订正确的对策,这样就可以“千里而战”,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