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地形篇》解读
第十篇
地形篇
【提要】
本篇主要论述为将者如何利用地形之利,以克敌制胜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即“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为将者必须从战场实际情况出发,按“战道”即战争规律办事,“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人是保”,以克敌制胜。
全篇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
1.提出用兵打仗经常会遇到“通者”“挂者”“支者”“隘者”“险者”“远者”六种地形。为将者应审慎判明各种不同地形并采用不同的战法加以利用。比如,对敌军能来、我军能往的“通形”,应“先居高阳,利粮道”,以迎战敌人。又如,对可以去、难以回的“挂形”,应是“敌无备,出而胜之”;“敌有备”,则“出而不胜”,如此等等。
2.提出在战争中出现“走兵”“弛兵”“陷兵”“崩兵”“北兵”等情况,主要不应归咎于地形不利,而应归咎于主将领兵失误。比如:以一击十,以寡敌众,就会形成士卒逃走的“走兵”;由于兵强而官弱,导致纪律松懈,士气不振,就会形成“弛兵”;由于官强兵弱,导致士卒临阵退缩,如同“地陷”,就会形成“陷兵”,如此等等。
3.指出在作战过程中,要克敌制胜,处于有利地形只是辅助条件,关键是为将者要会带兵,会打仗,具备应有的主观素质:一是能准确地判明敌情,了解地形的险要程度,并能从战胜敌人、保护人民利益出发,一切按战争规律办事,“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人是保”;二是亲爱士卒,使其甘心情愿赴汤蹈火,与主将同生死;三是对敌我双方的情况,对天时、地利的情况都非常了解。即所谓“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地形篇原文】
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地形篇译文】
孙子说: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地形有通形、有挂形、有支形、有隘形、有险形、有远形。我军可以往,敌军也可以来的叫作“通形”。遇到“通形”,先占据地势高而向阳,且又有利于粮道畅通的阵地,就会对作战有利。可以前往却难以返回的地形叫作“挂形”。遇到“挂形”,如果敌方没有防备,我军可以出击取胜;如果敌方有防备,我军出击将不能取胜,而且还难以返回原来的阵地。我军出击不会得利,敌军出击也不会得利的地形叫作“支形”。遇到“支形”,敌军虽然以利饵引诱我军,我军也不应出击;而要佯装撤退,引诱敌军出击一半而后回击之,这样才有利。遇到两山之间峡谷地带的“隘形”,如果我军先占领了有利阵地,一定要以充足的兵力把守隘口,等待敌军前来进攻;若是敌军先占据了有利阵地,则当他们以充足的兵力把守隘口时,我军不可以进攻;如若敌军未用充足的兵力把守隘口,我军便可以发起攻击。遇到涧壑坑坎、崎岖不平的“险形”,如果我军先期到达,必定要占据地势高而向阳的阵地以等待敌军到来;如果是敌军先期到达,我军则应主动撤离而不可进攻。如果遇到双方营寨相距较远的“远形”,在双方实力相当且不便于挑战的情况下,如果硬要出战,就会不利。以上六点,是利用地形的法则,是为将者最重大的责任之所在,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的。
【地形篇原文】
故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弛”;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
【地形篇译文】
所以,败兵有“走兵”“弛兵”“陷兵”“崩兵”“乱兵”“北兵”六种情况。造成这六种情况的原因,都不是天灾,而是为将者用兵的过错。敌我双方各方面条件相当,势均力敌,却要去以一击十,以致临敌败逃的叫作“走兵”;士卒强悍而将官懦弱,以致与敌作战,士气不振,指挥不灵的,叫作“弛兵”;将官强勇而士卒怯弱,只靠为将者孤身对敌,以致全军陷没的叫作“陷兵”;部队高级将官怨怒而不服指挥,只凭一腔对敌愤怒而擅自出战,且主将又不知其用兵才能,以致临阵之时,势不能敌,士卒溃逃如土崩瓦解的,叫作“崩兵”;为将者懦弱无能,号令不严,教导不明,以致官兵关系很不正常,布阵混乱,不堪一击的叫作“乱兵”;为将者不能判明敌情,以寡敌众,以弱敌强,又无精锐的前锋部队,以致败北的,叫作“北兵”。以上六种情况,都是导致打败仗的原因所在,也是主将最重大的责任之所在,是不可以不仔细考察的。
【地形篇原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地形篇译文】
地形,只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能够正确判明敌情而制胜,能够仔细考察地形的险要程度和路途的远近而用兵,才是精明能干的将领的用兵方法。懂得以这种方法用兵打仗,就必定会取得胜利;不懂得以这种方法用兵打仗,就必定会失败。
【地形篇原文】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地形篇译文】
所以说,按照战争规律行事必定会取得胜利,即便是君主说不能战,也必定要出战;相反,如果按照战争规律不能取得胜利,哪怕是君主说要战,也不能出战。所以,作为三军主帅,用兵打仗,进攻不是为了求取个人名声,退却也绝不回避违命的罪责,只求保护广大民众的利益,符合君主的根本利益,这样的主帅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地形篇原文】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娇子,不可用也。
【地形篇译文】
为将者,对待士卒就像对待婴儿那样关心他们,他们便会甘愿与你共患难;对待士卒就像对待爱子那样疼爱他们,他们便会甘愿与你同生死。厚待士卒却不能使用他们,爱护士卒却不能命令他们,士卒们扰乱军纪却不能管治他们,这样的士卒就像娇生惯养的儿子,那是不可以用来与敌作战的。
【地形篇原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地形篇译文】
了解自己的军队可以打仗,却不了解敌军不可以进攻,只有一半取胜的可能性;了解敌军可以进攻,却不了解自己的军队不可以进攻,只有一半取胜的可能性;了解敌军可以进攻,也了解自己军队有力量向敌军进攻,却不了解所处的地形不宜向敌军发起进攻,这样也只有一半取胜的可能性。所以,真正懂得用兵的人,他的每一个军事行动都是非常清楚而不是迷惑的,他的举措也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所以说:既了解我军一方,也了解敌军一方,就能获胜而不会失败;再加上既知天象,又知地形,那就能不断取得胜利了。
【战例】
曹操奇袭塞北
官渡大战之后,袁绍病倒,曹操决定对付袁绍的三个儿子,铲草除根。他先杀死了袁绍的大儿子袁谭。剩下的两兄弟袁熙、袁尚,无力抵抗曹操,便逃到北方,请求雄踞当地的异族乌桓庇护。曹操打算北讨乌桓,这样既可以斩草除根,又可以安定边境。
大多数将领都反对这次出兵行动。他们认为,乌桓一族贪而无信,不一定会帮助亡命天涯的袁氏兄弟。而且,如果出兵的话,南方的刘表可能会联合刘备的势力,攻击首都许昌,威胁到曹操的大本营。
足智多谋的郭嘉颇不以为然。他有三点理由。
1.乌桓处在偏远地区,对曹操一定不加防范。曹操发动奇袭可彻底歼灭他们。
2.袁绍原来统治的青、冀、幽、并四州人民,对曹操没有完全顺服,如果袁氏兄弟联合乌桓的力量,发动四州的死忠之士,对曹操十分不利。
3.刘表只会高谈阔论,才干不足,不足为虑。再加上刘表自知无法驾驭刘备,肯定不会重用他。这就免除了曹操远征的后顾之忧。
曹操十分赞同郭嘉的分析,远征计划就此定了下来。
曹操的大军在夏天出发,抵达塞北后,才发现当地的地理条件实在太恶劣了。唯一的干道被滂沱大雨淹没,车马不通,又不能行船,再加上乌桓军队扼守在险要之处,曹军一时难以出击。
地形不熟,环境险恶,曹操打算退兵。幸好军中有一名叫田畴的人,隐居当地多年,他向曹操指出了一条道路,虽然是小路,又是山路、险道,走起来非常吃力,但是距离短,而且这种行军路线大出乌桓军的意料,能使军队奇袭乌桓,克敌制胜。
曹操几经考虑,决定采用田畴之计,以迂回作战的方式,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为达到欺敌目的,曹操假装退兵,并竖起通告表示:“炎夏多雨,道路不通,等到秋天再行进攻。”
乌桓的部队以为曹操真的退兵了,没有料到曹操大军在田畴的引导下,翻山越岭长驱五百余里,直逼乌桓的大本营——柳城,两军在离城二百里不到的地方相遇。
当时曹军刚登上白狼山,形势对曹军相当不利。曹军兵力不及乌桓姑且不说,辎重还在后头。曹操所率领的轻骑兵,都有些害怕,但曹操观敌阵时发现,乌桓部队阵式不整,不如想象的厉害。曹操命张辽为前锋,不费吹灰之力,大败乌桓军,乌桓首领被杀,二十余万人投降。
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辽太守公孙康。曹操却不急着追击,他确信过不了多久,袁尚、袁熙就会被公孙康砍头。
果然如此,几天后袁氏兄弟的头颅高挂在曹操营中。众人不解,请曹操说明他是用什么方法,不动一兵一卒就使公孙康主动把袁氏兄弟的首级送来。曹操说,因为公孙康戒备心很重,如果自己出兵他就会和袁氏兄弟同仇敌忾,但如果自己不出兵他则会和袁氏自相残杀。
利用地形 克敌制胜
五代时期,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率三十万大军包围了晋国北方军事重镇幽州。晋王李存勖派大将李嗣源统率七万人马增援幽州,解幽州之围。
李嗣源与诸将商议进军之计,说:“敌人多是骑兵,人数多,又已先处战地,外出游骑没有辎重之忧,而我军多是步兵,数量又少,还必须有粮草随军而行。如果在平原上与敌人相遇,敌军只需把我军粮草截走,我军就会不战自溃,更不用说用骑兵来冲击我们了!”
针对这种不利情况,李嗣源从易州出发,不是走东北直奔幽州,而是先向正北,越过大房,然后沿着山涧向东走。
李嗣源率大军餐风饮露,日夜兼程,一直行进到距幽州只剩下六十里远的地方,突然与一支契丹骑兵遭遇。契丹骑兵这才发现晋军派来了救兵。契丹骑兵大吃一惊,慌忙向后撤退,李嗣源与养子李从珂率领三千骑兵紧跟在契丹骑兵的身后,晋军大部队则紧紧跟随在李嗣源的骑兵后面。不同的是,契丹骑兵行走在山上,晋军行走在山涧中。
行至山口,契丹万余骑兵挡住了去路。李嗣源知道成败在此一举,他摘掉头盔,用契丹语向敌人喊道:“你们无故侵犯我国,晋王命我率百万之众,将你们全部消灭!”说完,他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斩杀契丹酋长一名。众将士见主帅身先士卒,群情激奋,斗志倍增,纷纷杀入敌阵。契丹骑兵被迫向后退却,晋军的大部队乘机走出山口。
出山之后即是一马平川。由于失去山地的保护,极易遭受骑兵攻击,李嗣源命令步兵砍伐树枝作为鹿砦,人手一枝;每当部队停下来或遭到契丹骑兵攻击时,即用树枝筑成寨子,契丹骑兵只能环寨而行,而晋军乘机放箭,契丹人马死伤惨重。
逼近幽州时,晋军拖后的步兵拖着草把、树枝行进,一时间,烟尘滚滚。契丹兵不知虚实,以为晋军援兵甚多,未战先怯。等到决战来临,李嗣源率骑兵在前、步兵随后,有组织地掩杀过来。契丹兵斗志皆无,丢弃了大量的车帐、牧畜,狼狈逃去。至此,幽州重镇得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