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0日星期一
首页/宋朝/张元幹《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豪放词原文、注释、赏析

张元幹《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豪放词原文、注释、赏析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1]张元幹曳杖危楼去[2]。斗垂天[3],沧波万顷,月流烟渚[4]。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5]。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6],正人间、鼻息鸣鼍鼓[7]。谁伴我,醉中舞?十年一梦扬州路[8]。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

贺新郎

寄李伯纪丞相[1]

张元幹

曳杖危楼去[2]。斗垂天[3],沧波万顷,月流烟渚[4]。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5]。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6],正人间、鼻息鸣鼍鼓[7]。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8]。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9]。要斩楼兰三尺剑[10],遗恨琵琶旧语[11]。谩暗涩、铜华尘土[12]。唤取谪仙平章看[13],过苕溪、尚许垂纶否[14]?风浩荡,欲飞举。

【赏析】

此词约作于绍兴八年(1138年)前后。当时在投降派秦桧等人的策划下,宋金和议已成定局,朝廷中主张抗战、反对投降的人纷纷上书对秦桧及其同伙加以揭露和谴责。枢密副使王庶、监察御史张戒、礼部侍郎曾开等交章陈辞,要求罢免秦桧,将抗金斗争进行到底。此时李纲虽已被排斥出朝廷,但当他了解到这一严重的事态后,仍毅然上书朝廷,表明自己反对议和的态度。结果当权者不但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反而将他罢归福建长乐。张元幹闻知此事后,满怀义愤,写了这首词对李纲表示敬仰和支持,鼓励他继续为反对“骄虏”、光复“故国”而斗争。词的上阕写景,描绘月夜登楼所见,境界壮阔,情调悲凉,暗喻局势艰难动荡,当权者醉生梦死,爱国志士孤立无援,国家已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下阕融情入景,对朝廷执行妥协投降政策,排斥抗战派,英雄无用武之地,表示无比悲愤。结尾处振悲起兴,希望李纲不要消极隐退,应当满怀豪情壮志,气冲霄汉,去夺取反侵略、反投降斗争的最后胜利。此词意境阔大,慷慨悲壮,大义凛然,标志着词从酒筵歌席、啼香怨粉的樊篱中挣脱出来,开始进入政治斗争的舞台,这是由于时代生活的巨变在文学创作领域里所引起的必然反响。


【注释】

[1] 李伯纪:李纲,字伯纪。建炎元年(1127年)曾出任宰相。

[2] 曳(yè)杖:拖着手杖。危楼:高楼。

[3] 斗垂天:北斗星悬挂在天空。

[4] 月流烟渚(zhǔ):月光洒在烟水迷茫的沙洲上。

[5] “未放”句:是说风急浪大,不能乘船来和你会面。

[6] 吊影:形影相吊,表示孤独无依。

[7] 鼻息鸣鼍(tuó)鼓:鼻息如雷的意思。鼍,即扬子鳄。鼍皮可以做鼓。

[8] “十年”句:十年前,即建炎元年(1127年)。这年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用李纲为相。李纲后被投降派排斥罢职。金兵大举南侵,扬州被焚,高宗匆匆南逃。

[9] 倚高寒:在高楼上凭栏眺望,感到寒气袭人。骄虏:指骄横的金兵。

[10] 要斩:即腰斩。楼兰:汉西域国名。汉傅介子出使西域,设计刺死为匈奴作间谍的楼兰王。傅介子因功封侯。

[11] “遗恨”句:用王昭君出塞事。汉元帝时以王昭君出嫁匈奴单于,表示汉朝与匈奴和好。相传昭君在途中弹着琵琶,匈奴使者唱胡语歌曲安慰她。

[12] 谩:徒然。暗涩:形容铜上生锈,黯然无光。涩,一作“拭”。华,同“花”,剑上的锈痕像花一样。

[13] 谪仙:唐人称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李纲有“李白乃吾祖”之句。这里是以李白借指李纲。平章:评论。

[14] 苕溪:在浙江省境内,是南宋文人学士隐居、游赏的风景区。纶:钓鱼用的丝线。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