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0日星期一
首页/宋朝/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婉约词原文、注释、赏析

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婉约词原文、注释、赏析

鹊桥仙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1]。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2],潮平系缆[3],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4],我自是无名渔父。【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词人隐居时生活情调的词,作于被免职后在山阴故乡闲居之时。上阕写陆游当时的生活环境及心理感受。身披蓑衣,手持钓竿,就像东汉的严光一样,心无所求。“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1]。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2],潮平系缆[3],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4],我自是无名渔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词人隐居时生活情调的词,作于被免职后在山阴故乡闲居之时。上阕写陆游当时的生活环境及心理感受。身披蓑衣,手持钓竿,就像东汉的严光一样,心无所求。“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是作者的愤世之语。词人一心有志于雪国家民族之耻,但屡遭议和派的打击排挤,以致被免职归家。心里积愤难平之余,又想自己此时虽居家无事,难伸心志,但总比那些投机钻营,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的人要高尚得多。因此,不肯到尘世中去,不肯和那些人同流合污。

下阕写词人平日的家居生活,也显得恬淡自安,并进一层表明,严光虽然遁世隐居,不应光武帝之召,但还有名利之心,而自己则甘愿做一个“无名渔父”,以永远避开尘世。

宋人有一首咏严光的诗:“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陆游这首词从一开头“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到结尾“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紧紧切合这首诗意,所表明的却不尽是自己要清静无为、安度残生的心态,更有对朝廷君臣不思复国,一味议和苟安,因此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的激愤之情。这种激愤之情以平淡清静的语言表现出来,更反映了陆游此时内心的悲凉之感。


【注释】

[1] 钓台:指东汉严光隐居钓鱼的地方。

[2] 棹:划船拨水的用具,状如桨。

[3] 缆:系船的绳索。

[4] 严光:字子陵,东汉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年少时曾与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刘秀称帝后,严光变名隐姓,刘秀派人寻得,授谏议大夫之职,不受,隐居于富春江。后人称他隐居之地为严陵山、严陵濑、严陵钓坛等。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