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0日星期一
首页/宋朝/《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①瘗花铭②。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③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④不到,幽阶一夜苔生。译文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

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译文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盼望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息和回音。幽静寂寥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注释】

①草:草写,初创。

②瘗花铭:葬花辞。瘗,埋葬。

③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

④双鸳:鞋上绣有鸳鸯,指女子鞋。此处代指女子。

品读

本词为清明怀人之作。上片将伤春念远之情融合起来,浑然无间。下片抒发痴绝之情,表现对意中人的无限思恋与盼望。情韵兼胜,风格婉曲。

关于本词的写作背景,陈洵分析得比较有道理,他说:“思去妾也。此意集中屡见。《渡江云》题曰‘西湖清明’,是邂逅之始,此则别后第一个清明也。‘楼前绿暗分携路’,此时觉翁当仍寓西湖。风雨新晴,非一日间事。除了风雨,即是新晴,盖云我只如此度日。‘扫林亭’,犹望其还赏,则无聊消遣。见秋千而思纤手,因蜂扑而念香凝,纯是痴望神理。‘双鸳不到’,犹望其到;‘一夜苔生’,踪迹全无,则惟日日惆怅而已。”(《海绡说词》)这段话对理解本词甚有帮助,可信。正因是别后第一个清明,故思念之情刻骨铭心,且还幻想情人能再来,故思极念极。期望值越高,失望的打击也越大,精神也越痛苦。故本词以情、真境、新语雅而为人激赏。陈廷焯说:“情深而语极纯雅,语中高境也。”(《白雨斋词话》)还应提醒,陈洵所说“去妾”是指已故之妾,不是离去的意思。这样,过清明后,“愁草瘗花铭”就特别值得注意了,词人在送别春光的同时,创作“葬花词”,很明显名为葬花,实际是怀念爱妾,埋葬美好,明确使用“瘗花铭”三个字,令我们联想到《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以及《葬花词》,都是用眼泪书写的文字,故感染力强而流传广。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