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星期三
首页/宋朝/蔡伸《水调歌头 时居莆田·亭皋木叶下》原文与赏析

蔡伸《水调歌头 时居莆田·亭皋木叶下》原文与赏析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这是作者晚年闲居故乡莆田时抚今思昔之作。上阕追忆青年时代率兵北援燕山的戎马生活,壮心激烈,豪情满怀;下阕感叹英俊凋亡,繁鬓如霜,凄...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这是作者晚年闲居故乡莆田时抚今思昔之作。上阕追忆青年时代率兵北援燕山的戎马生活,壮心激烈,豪情满怀;下阕感叹英俊凋亡,繁鬓如霜,凄凉抑郁。

词从写景开始:水边的平地上,树叶已开始凋落,野外低湿处一片黄灿灿的菊花,鲜明耀眼,登高远眺,秋意萧萧,重阳佳节即将来临。这一片秋景,触发了词人一段美好的回忆。据作者《小重山》词序,在宣和四年(1124),词人曾以徐州通判的身分率领过一支部队北上援救燕山,跟辽兵战斗,第二年方回。“追想彭门往岁”,“彭门”指彭城,为徐州治所,以这一句领起下文,引出对当年战斗生活的回忆:“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这时词人三十七岁,正当壮盛之年,英姿飒爽,豪情满怀,具有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然而在词中并没有具体描写战场厮杀的场面,只是在兵马如乌云密布于原野的辽阔背景下,描写了一个在古球场欢宴的场景。杜甫《夜宴左氏庄》诗有云:“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这里借用杜诗成句,写出壮士们一边喝酒,一边抚剑,一边在议论古今兴亡之事。宋王朝自建国一百六十余年以来,积贫积弱,多年受西夏和辽的侵扰,如今金又坐大,将成为威胁朝廷的心腹之患,壮士们于酒酣耳热之时,忧念及此,怎能不热血沸腾呢?

换头处以三个短句承上启下:“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情绪上,从上片的激昂慷慨转入下片的萧瑟凄凉;内容上,从上片的热烈回忆转入下片的深沉喟叹。过渡转变极其自然。其喟叹共有三层:一曰“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叹亲朋零落,英俊凋亡。当时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议论时事,批评朝政,主张抗金,慷慨陈词。像向子諲,曾亲自率兵抗击金人,几乎遇难。如今这些英雄人物大半已经凋亡,而宋王朝也只剩下了半壁江山,怎能不引起词人的深沉喟叹呢?二曰“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词人自述平生性格豪放,也主张抗金,并希望能在抗金的壮丽事业中建立功勋,可是在那个抗金有罪的时代里,词人怎能有好的遭遇呢?如今只落得两鬓如霜,在江南水乡漂泊而已。三曰“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词人的壮志,到晚年已消磨殆尽,一腔悲愤,无处发泄,只好借酒来浇愁。这种消沉的情绪,在他的词中屡有表现,如《蓦山溪》云:“老来世事,百种皆消尽。荣利等浮云,谩汲汲、徒劳方寸。花前眼底,幸有赏心人,歌《金缕》,醉瑶卮,此外君休问。”似乎词人已完全心灰意冷,实际上,表面上的消沉并掩不住骨子里的悲愤,另一首《蓦山溪》就透露了这一消息:“区区恋豆,岂是甘牛后?时命未来间,且只得、低眉袖手。男儿此志,肯向死前休?无限事,几多愁,总付杯中酒!”此词的结尾,正包孕着这种悲愤在内。

此词上下阕形成鲜明的对照:上阕从眼前实景的描写引出对过去实境的回忆,显得英姿飒爽,豪情满怀;下阕纯用虚笔议论,就今昔变化之大发出深沉喟叹,显得萧瑟凄凉,愤慨不平。在雄健俊爽之中蕴藏着凄凉抑郁的情味。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