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原文与赏析
霜日明霄水蘸空,呜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此词原无题,乾道本题作“荆州约马奉先登城楼观塞”。这首词是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在荆州(今湖北江陵县)时作。是年,孝祥知荆南兼荆湖北路安抚使,秋八月至荆州。在宋、金对峙时期,荆州处于南宋国防的前线。故《宣城张氏信谱传》称:“荆州当虏骑之冲,自建炎以来,岁无宁日。公(孝祥)内修外攘,百废俱兴,虽羽檄旁午,民得休息。”词中只是通过登楼城观塞的感触,抒发作者不忘中原失地的深沉的爱国思想感情。
起句“霜日明霄水蘸空”,从远处落笔,境界阔大。词人登城楼放眼眺望,秋日的天空,万里晴朗;远处的水面,在阳光照耀下,仿佛蘸着太空似的,水天一色,太阳显得更加明亮。这里虽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上雄浑景象,但着一“蘸”字,形象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秋日明丽壮阔的自然画景。接着词人由远而近,写所见城楼下之情景。“呜鞘声”,指用力挥动马鞭发出的声音。这里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塞下秋来风景异”的雄壮场面:军营中的红旗挥动,战马奔驰,不断地传来马鞭的声响。这既符合当时荆州所处的战争环境,又表现词人观塞所激起的情怀。然而南宋朝廷自隆兴和议以来,将军不战,空临边塞,给词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淡烟衰草”的凋零冷落的自然景物,正烘托了这种悲愤的心境。
过片“万里中原”二句,对偶工巧,而词境一大一小,对比更为强烈。词人由上片的衰草冷落的景象联想到遥隔万里的中原地区。那里沦陷已有四十多年了,人民渴望收复,“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陆游《关山月》)而朝廷只求乞和苟安,根本不想收复中原。作者登楼观塞,思念及此,不禁黯然伤神。“一尊浊酒戍楼东”,在此痛饮浊酒一杯,聊以消愁吧!但是,“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已尽而愁未除。末以情收结,“酒阑挥泪向悲风”,看似情调低沉,实则寓壮于悲,振动全篇。这里,我们仿佛看到词入独立在萧瑟、悲凉的秋风中,一腔忠愤,满腹忧愁,禁不住的眼泪直掉落下来。这是爱国激愤的升华,既表现了极度悲愤的心理状态,又回荡着一股英雄报国无路的浩然正气。
这首小词以景起,以情结,景中寓情。词人通过“霜日”、“绣旗”、“衰草”、“烽火”、“悲风”等物景意象的转换,自然流露出深沉的爱国情思。全词自抒悲愤,但写得干练利落,苍凉悲壮,在南宋前期词坛上亦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