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星期六
首页/宋朝/张先《千秋岁·数声鴂》原文与赏析

张先《千秋岁·数声鴂》原文与赏析

数声��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么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这是一首伤春怀人的词。上片以景为主,融情入景;下片以情为主,融景入情。对景伤春与相思之情,融为一境,主旨是怀人。起二句从听觉所感写起。几声鶗�...

数声��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 莫把么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的词。上片以景为主,融情入景;下片以情为主,融景入情。对景伤春与相思之情,融为一境,主旨是怀人。

起二句从听觉所感写起。几声鶗��,又报来了春归花谢的消息。众芳芜秽之感,笼定全篇。《离骚》:“恐鶗��,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因为鶗��一鸣,春天就归去了。下一“又”字,可知主人公伤春已不是头一遭,而是频年如此。“惜春”句说明尽管众芳衰歇,自己还向凋零的花丛去折残红。惜春之意,缠绵固执,见于言外。然而惜春又有何用?下面二句,极写时令气候之无情。风雨交加,雨点虽轻,风色却太狂暴。百花怎禁得起如此摧残?转眼已是梅子青青的时节了。歇拍句与白居易杨柳词“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字面略同而意境更胜。“永丰柳”即泛指杨柳。园林一片衰谢落寞的景象。柳絮如雪,整日飘飞,触目愈添伤感。说无人,暗示此情此境,惟有自己独自承受这份悲伤而已。

上片写景,蓄势已足。下片转而写情,情愈深厚。换头二句,“么弦”象征自己的孤独。连么弦也莫弹,因为弦传心声,会把极度的哀怨倾诉出来。有恨却不敢诉说,言外有无限难堪之痛。“天不老”等句,是全篇之眼。天不可能老,则情不可能绝。这是以不可能发生的事,誓言爱情的坚贞不渝。语意接近汉乐府《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誓言犹嫌未足,又加申说,这也是乐府的写法。两心好比双丝网交织,中有千千结。多少往事,柔情蜜意,都从言外得之。情语已尽,结处转以景语收束。“夜过也”,暗示彻夜不眠的相思。东方未白,夜色犹浓。而一弯残月,却耿耿孤明。这景象,绝妙地象征了主人公在绝望中固执一线希望的惨淡心情。全词有此二句,以景结情,以景喻情,便觉得竟体空灵,含有余不尽之意。

体味全词,词情的背后隐然是一个爱情的悲剧。“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明言男女双方互相挚爱。“雨轻风色暴”,“又报芳菲歇”,则暗示爱情尤其是女方横遭摧残的命运。在封建社会里,命运与词中女子相同的妇女,不知有多少。《千秋岁》词调的声情,是适合于抒写这种哀怨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