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0日星期一
首页/宋朝/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原文与赏析

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原文与赏析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本词的情节颇费玩索,无妨先逐层剖析,然后来融合理解其描写的中心。词的首二句从有关睡眠的事物写起。“颇黎”即玻璃。“暖香”为燃着的炉香。“鸳鸯锦”为绣有鸳鸯纹彩的锦被。这二句说,在水精帘里玻璃枕上,暖香缭绕着,逗引鸳鸯锦被中的人进入梦中。“江上”二句写景极...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本词的情节颇费玩索,无妨先逐层剖析,然后来融合理解其描写的中心。词的首二句从有关睡眠的事物写起。“颇黎”即玻璃。“暖香”为燃着的炉香。“鸳鸯锦”为绣有鸳鸯纹彩的锦被。这二句说,在水精帘里玻璃枕上,暖香缭绕着,逗引鸳鸯锦被中的人进入梦中。“江上”二句写景极为清美,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空明澄澈的江天月夜景色。这二句紧承上句“惹梦”之后,似可理解为“鸳鸯锦”里人的梦中景象,但亦可看为实地景色。在这组《菩萨蛮》词里,往往在描写服饰的浓密辞句中,间以自然景物的点染,给人以清新畅适之感,使全词更加灵活鲜美。

下半阕纯写人的饰物。“藕丝”为藕花(荷花)色的丝。“秋色”乃指藕花秋来减退的颜色。“浅”为淡意。这句写的只是颜色,即浅淡的藕花色。“人胜”为剪彩作人形、用以插于鬓边的饰物。“参差”本为不齐之状,这里指剪的人胜形体凸凹不平的样子。这两句只是写女子头上的人胜,上句作为下句“人胜”的状语,形容其质地和颜色,下句点出主体,兼及形状。末二句写女子面貌,作为“藕丝”二句的归宿。这二句意谓,双鬓蔽隔着香红的脸颊,而插着玉钗的人头上被风吹拂着。这个“风”字下得极为轻灵,使下阕四句所写的事物全都生动起来。这四句只是集中写了一个女子头上饰物的动象。从这个“风”字,读者可以想到那用丝绸剪的浅淡荷花色的人胜,在插着玉钗的女子头上,和她香红脸颊上的鬓发,一并在轻风中飘动着。在这里,只有风的吹动,不见人的活动,而其中又确有“双鬓隔香红”的人,看来这个人是个睡着未动的人,只听任风吹动着她头上的一切。

弄清了各个情节,再综合看看整体结构。发端二句写的是室内静境,在精丽的物色中一个人正在做梦,而下半阕四句中也没有一点人的动意,那末,“江上”二句应是实景,这二句除了点明时间,主要的作用在于以室外阔大的夜景,加重室内静的气氛。全词内容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正在精丽的闺帏里,进人香甜的梦中,这时室外呈现的是一片凄清的江天月夜景象。室内仍自静悄悄的,轻风吹拂着她头上的发饰。细心领会这首词,内容确很简单,似乎没有什么意义,但它却是一幅精丽清幽的图画,在一片幽静的氛围里,呈现着益显静谧的动象,而无形中还有个莫测的境界在主人公的梦幻中活动着,这一切足以引起读者的遐想,使之沉浸于优美无尽的思索中。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