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3日星期四
首页/宋朝/温庭筠《河传·湖上》原文与赏析

温庭筠《河传·湖上》原文与赏析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这是代思妇写的一首怀人词。若耶溪,在浙江会稽(今绍兴),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又名浣纱溪。源出若耶山,北流入镜湖。镜湖又名南湖,乃后汉马臻为太守时所凿。《温飞卿诗集》卷四有《南湖》诗一首,当与此词同作于游浙之时。词中“湖上...

湖上,闲望。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谢娘翠蛾愁不销。终朝,梦魂迷晚潮。 荡子天涯归棹远,春已晚,莺语空肠断。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

这是代思妇写的一首怀人词。若耶溪,在浙江会稽(今绍兴),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又名浣纱溪。源出若耶山,北流入镜湖。镜湖又名南湖,乃后汉马臻为太守时所凿。《温飞卿诗集》卷四有《南湖》诗一首,当与此词同作于游浙之时。词中“湖上”之“湖”指镜湖。“闲望”是一词之主。时值霖雨,望中烟浦花桥缥渺朦胧,似不可及。“谢娘”,本指晋王羲之次子王凝之妻,朝谢道蕴,她是名相谢安的侄女,极具才名。孙恩攻会稽,身为江州刺史、会稽内史的王凝之被杀,谢道蕴幸免于难,寡居会稽。后世多用“谢娘”代称妇女,如用“萧郎”代指男性一样。“谢娘”不止一次出现于温词中,如:“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归国遥》)“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河渎神》)谢娘只是一个泛称,在她身上,作者找到了最能传达他的意绪的媒介,所以顺手拈来,不必拘泥于原型。“雨萧萧,烟浦花桥路遥”,是“闲望”的“谢娘”目中所见。春雨中的湖景,何等凄迷。谢娘愁眉不展,徘徊终日(“终朝”有二解,一为整个上午,一为整日,此当作后解),若有所思,恍如梦寐,魂飞天壤间,与晚潮相逐……

下阕,振起一笔,女主人公回到了现实的世界里:“荡子天涯归棹远。”梦中之人浪荡天涯,等待几乎是徒劳的。“春已晚,莺语空肠断。”时不我待,目下莺老草长,春将去矣。“若耶溪,溪水西,柳堤,不闻郎马嘶。”昔日水边柳下,君马常鸣,而今日君在何方?

《河传》原为隋开运河时传唱的曲子,原谱久佚,后人在此名下,创调甚多,庭筠此词,亦是新创。本词极具变化之妙。句有二、三、五、六、七言者,音繁句促,嘈嘈切切,读之如闻琵琶。韵凡四转,平仄相参,抑扬敛放,拗怒中不乏谐畅。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