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星期六
首页/宋朝/高观国《少年游草·春风吹碧》原文与赏析

高观国《少年游草·春风吹碧》原文与赏析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茵。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平凡而富于生意的草,诗人词客常常把它作为吟咏的对象,或以草直接抒情,或借草作为衬景,不乏名篇佳作。高观国的《竹屋痴语》中忧国忧民之作不多,吟花咏草之篇不少。他吟咏菊花、水仙、梅花、芙蓉、杏花、荷花、芹菜、木香、杨柳、秋叶、杜鹃等。在较...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茵。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平凡而富于生意的草,诗人词客常常把它作为吟咏的对象,或以草直接抒情,或借草作为衬景,不乏名篇佳作。高观国的《竹屋痴语》中忧国忧民之作不多,吟花咏草之篇不少。他吟咏菊花、水仙、梅花、芙蓉、杏花、荷花、芹菜、木香、杨柳、秋叶、杜鹃等。在较多的咏花草词作中,以这首《少年游》写得最为淡雅空灵,很好地体现了高观国的美学观。这首词以草敷景,借草抒情,以草达意,写得清淡幽雅,含蓄蕴藉,足可玩味。

词的上片铺叙草的色、形、意,景中含情。”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茵”,春风骀荡,大地吐碧,春云疏淡,与芳草相映,天空明净,地面清新,犹如那逗人晓梦的“芳茵”。芳茵,即床垫,草密、柔、广,给人以舒适之感,故以茵为喻。词人以两个“春”字叠出,加上配以“风”、“云”,使春意更为浓郁,由地上到天上的实写,与“晓梦”的虚拟,显出了草的色,状出了草的形,传出了草的神。“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衬飞花、连流水,仍是美景,可是因其“远”,与人之间有“隔”,便觉邈杳迷茫了。词也就在这悠远朦胧之中,隐含着怀人念远的幽情。词的开端即脱胎于“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只是以景语含情,而未明言径说罢了。“凡写迷离之况者,止须述景”(贺裳《皱水轩词筌》),这比直通通说来更为有味。

词的下片概写草的态、境以及人,正而抒情。“萋萋多少江南恨”,一语点破,直道恨如江南芳草。此语从秦观“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八六子》)翻出。为何恨呢?因为“翻忆翠罗裙”。这从牛希济的词《生查子》化出。牛词曰:“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儿正是用见草思人之意。最后,写人的愁思,仍然粘带上草,以“凄迷古道”的景象渲染愁思。这正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所说:“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下半部分才直接点明了“恨”、“愁”的感情,愁人是见了绿草,想到翠裙,念及情人。

“咏物虽小题,然极难作,贵有不粘、不脱之妙。”(吴衡照《莲子居词话》)所谓“不粘”,即不停留在一般的物貌、物性上:所谓“不脱”,即又得处处顾及到物貌、物性。像这首题为《草》的词,全词未出现一个“草”字,而句句都不离草,将草的神韵融化在词中。因而这首词实是伤离念远之作,草只是作为言情的映托,尤其上片写得蕴藉,颇得深宛流美之致。相比之下,下片则嫌径直、浅露,又是“恨”,又是“愁”,使人一览无余。但总的说来,在用“芳草”写离愁的名篇中,如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秦观的《八六子》,牛希济的《生查子》,高观国的这首虽有所借鉴,但还是有着自己的创造和特色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