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星期六
首页/宋朝/程垓《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原文与赏析

程垓《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原文与赏析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花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本篇是触景怀旧之作,兼寓词人的羁旅之愁。词人选择在一夜风雨过后的清晨落笔:“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花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本篇是触景怀旧之作,兼寓词人的羁旅之愁。

词人选择在一夜风雨过后的清晨落笔:“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在古代词人的笔下,风雨往往是送春的使者。辛弃疾不是有“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摸鱼儿》)的感慨吗?李清照不是因为一夜雨疏风骤,而触发出“绿肥红瘦”的感伤吗?此刻,身处异乡异地的词人,在风消雨歇之际,易于引起故园之思,他猜想故居的庭院定是一番落英满地、残红狼藉的景象了。关心花事,透露出词人伤春惜时的情绪;故园之思,意味着羁旅之愁的难耐。于是在种种忧愁的缠绕与煎迫中,词人发出了“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的慨叹。“孤负”即辜负。“等闲孤负”两句,这里既有惋惜对方流芳易谢、红颜暗老的伤感,又含有词人自己年华老大、蹉跎迟暮的苦闷。“柳困”三句,词人的视线伸出户外,看到困乏的柳条,慵倦的春花,青青的杏儿,小小的梅子。倦柳、慵花是暮春的景物,梅、杏在春末夏初成熟,它们是季节转换的象征。春天虽然在悄悄退走,节候虽然在暗暗转移,而自然界不断变换的风光仍然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生机。正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在这充满无限生机的大自然面前,词人不得不发出无可奈何的慨叹:“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换头转入怀旧。“池南”,当是词人与情人当年欢会的处所,至少也是二人情意绵长的见证。然而往昔令人心驰神往的一切已只是星星点点,依稀恍惚地出现在词人记忆的屏幕中,而且它们已经是不堪回首了。时间像无情的流水,冲刷了词人美好的回忆,也一去不返地载走了他青春的年华。抚今思昔,感慨难平。心神憔悴的词人不禁洒下一掬伤时的清泪。“如今但有”三句,明白如话,但其中含有无限的悲凉与辛酸。词人说,他怕的还不是红衰翠减的暮春景象,怕的是眼前这一切所引起的衰颓、迟暮之感。“不怕逢花瘦”两句补足了上面的意思,说尽了词人无比凄凉的晚景。最后,词人表示,他要在落红飞舞的残春,趁着美好的风月,来它个一醉方休。“留”字、“借”字,使伤春惜时的愁情意绪黯然现于纸上。这几句化用周邦彦“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解连环》)的词意。表面旷达,实含无限凄怆于其中,是悲感至极之语。

这首词先写故园之思,次写忆旧之情,结写借酒浇愁,见出无限沉痛,伤春惜春的迟暮之感贯注全篇。全词意脉清晰,包孕丰富,蕴藉含蓄,在众多的羁旅词中独具特色。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