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道德讲究的尴尬与悖论
道德讲究的尴尬与悖论
中华先哲极为重视道德的文明规范,认为一个君王,一个圣贤,一个社会,有了良好的道德品格,就几乎可以做到一通百通、百战百胜。
但是,脱离开具体情况,把道德的讲究绝对化,就会出现尴尬。
例如脍炙人口的“千里送京娘”故事,说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青年时代,拔刀相助,救援了陷于匪手的少女赵京娘,并与之结为兄妹,护送她回家。京娘感激,愿以身相许,被匡胤拒绝,京娘投湖自尽。赵匡胤之救援是见义勇为的高尚,其严词拒绝则是为了避免被认为与匪徒同样好色的嫌疑。道德文化带来了正义的胜利,避免了少女的灾难,但绝对化的严讲死守压力,导致的不是幸福美满,却是永远的遗憾。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以举世无双的坚忍坚韧苦熬苦做,完成了复国克敌大业,堪称惊天动地,但是他的行为与可杀不可辱的尊严原则相悖谬。而此人取胜后,大功臣范蠡激流勇退,并认为勾践的相貌特征是“长颈鸟喙”§,脖子细长,口部前突,像鸟嘴一样;另一位功臣文种,听范蠡的话迟慢了一些,死于勾践之手。这个故事既歌颂了人的卧薪尝胆精神,又让人得出不能单纯以成败论英雄、完美的道德人格毕竟比惊天大业更重要的教训,也引发了道德与事功的悖论。
§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三国演义》里虚构的“诸葛亮巧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故事,将义气与立场、纪律对立起来,类似地,被俘的将领时不时会受到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来招降纳叛的诱引,置忠心耿耿于无地。
还有管仲的伟大事功与政治身份蜕变,以及管氏早年的与友人合作多占便宜有理的故事,令圣人孔子谈起来也嗫嚅拗口,说不清道不明了。
这说明,道德是一个方向,是一个向往,是自觉自尊自律,同时不能极端化、绝对化、简单一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