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曾国藩有话:“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与范仲淹的言语思路相比较,曾国藩多了些实干家气质,加上政要人物八面设防的周到。讲文学,他差远了,讲做事,他了不得。他的眼、手、口、心之论,通俗浅白,却又清明绝妙,准确实用。
一般地说,趋利避害、奉公守法,努力完成本职劳务的人就是好人。但如果一个普通人不仅关注不可大意轻视的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酱醋茶、老婆孩子热炕头,还同时能热心助人,注意乡里公益,维护社区和睦平安;一个公务员、从政人物能够不仅仅着眼级别升迁、官场行情,一个企业家能够不仅仅追求利润,而是追求利国利民;一个专业知识分子能够不仅仅着眼个人成就名利,则他们都能以人民利益为圭臬,有对于天下与家国的担当,有对于科学与真理的执着,有对于人民与乡里的奉献,有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局的关心与责任感,有对于天地世界宇宙的敬畏爱恋、兴味思索、掂量推敲、质疑想象……就大大高出常人一步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时也有互悖互补的一面。谈到境界,有强调高大上的一面,也有强调务实、力行、执着、见微知著的一面。
《诗经·小雅·小旻》早就提示了人物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然,这是谨小慎微的精神状态。更有“黄帝居人上,惴惴如临深渊”等说法。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寻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他说的是治国理政做事必须小心谨慎,长达千里、固若金汤的防水大堤,可能由于蝼蚁小虫啃啮或拨拉出来的小小洞穴而崩塌,巍峨壮观的厅堂,可能因为烟囱上的一条小缝隙而烧毁。
刘备给儿子刘禅的遗诏中,有两句话,特别有名:“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而后世的名联曰:“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按,谨慎云云是诸葛亮的自我评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自诸葛名作《前出师表》。
中华传统文化喜欢寻找与使用终极性大概念,可以称之为概念造神的倾向。传统的中华高级文化人,尤其是准备出仕朝廷、光宗耀祖的读书人,少有认真谈论人格神如玉皇、门神、关老爷者,但谈起神性概念即概念神来,天、道、德、理、仁、命、易……唯恐不够高大上。而较有实践操作操盘经验的人物有其不同,他们同样重视小微低下诸人、诸事、诸情况,这个现象很耐思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