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文史百科/义取其纤,词尚其巧

义取其纤,词尚其巧

《义取其纤,词尚其巧》 对赋的产生、发展,清人程廷祚的看法是:赋产生于宋玉,成熟于西汉,西汉以下便走下坡路,由衰落而直至泯灭,发展趋势是一代不如一代。如东汉的赋,“体卑于昔贤,而风弱于往代”,“降及魏晋,……其气不足以发,其神不足以藏,而古人之峥嵘幽渺万变不测者,弗能为之矣。其赋道之衰乎!然而犹贤于...

《义取其纤,词尚其巧》

对赋的产生、发展,清人程廷祚的看法是:赋产生于宋玉,成熟于西汉,西汉以下便走下坡路,由衰落而直至泯灭,发展趋势是一代不如一代。如东汉的赋,“体卑于昔贤,而风弱于往代”,“降及魏晋,……其气不足以发,其神不足以藏,而古人之峥嵘幽渺万变不测者,弗能为之矣。其赋道之衰乎!然而犹贤于六朝。”“若夫宋、齐以下,义取其纤,词尚其巧……”(《骚赋论中》)以“义取其纤,词尚其巧”来评价宋、齐以后的赋,未免以偏概全。诚然,南朝统治集团偏安江左,赋家又大部分是君王、贵族、官僚,他们苟且偷安、养尊处优,整日沉溺于声色享乐之中,赋成为其奢侈淫逸生活的消遣物,就如程廷祚所指出的那样:“奏新声于士女杂坐之列,演角觝于椎髻左衽之场。”(同上)内容多局限于宫廷、田园、闺房,风骨纤弱,境界狭窄,充满色情味。随着骈骊风气日盛,尤其是“永明体”的鼓吹,更助长了赋的绮丽浮艳之风,许多赋家更追求形式的精巧。他们雕字炼句,追求词藻的华美、音韵的和谐、属对的精工、典事的丰赡,成为六朝赋文学的主潮流。尽管如此,也应该看到与柔弱绮艳风气相对立的赋家,他们写出了抒发国家兴亡之感、反映社会矛盾、现实生活而语言又清新自然的一些赋作,如鲍照的《芜城赋》,江淹的《别赋》、《恨赋》,庾信的《小园赋》、《哀江南赋》等。虽没形成主流,但代表着赋的健康、正确方向,以“义取其纤,词尚其巧”概括南朝赋的情况尚不全面,若以此论来概括唐宋及后代的赋,就更不合适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