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星期六
首页/文史百科/《驻春园小史》(小说故事梗概_内容介绍)

《驻春园小史》(小说故事梗概_内容介绍)

长篇白话才子佳人小说,六卷二十四回。又名《驻春园》、《第十才子书》、 《双美缘》、《驻春园外史》、 《绿云缘》、《一笑缘》等。题“吴航野客编次”, “水箬散人评阅”,首有序,署“时乾隆壬寅年上浣月水箬散人书于椀香斋”。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壬寅年为乾隆四十七年(1782),知为乾隆时人。有人据作品中有“皇明”, “国朝”第字样,认为是明代作品,《中国通俗小说书...

长篇白话才子佳人小说,六卷二十四回。又名《驻春园》、《第十才子书》、 《双美缘》、《驻春园外史》、 《绿云缘》、《一笑缘》等。题“吴航野客编次”, “水箬散人评阅”,首有序,署“时乾隆壬寅年上浣月水箬散人书于椀香斋”。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壬寅年为乾隆四十七年(1782),知为乾隆时人。有人据作品中有“皇明”, “国朝”第字样,认为是明代作品,《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则列为“乾隆嘉庆间”。林辰据书中“开宗明义”评述小说多引清代作品,论定其“著于乾隆年间”(见《明末清初小说述录》)。今存最早的刊本为乾隆四十八年三馀堂和万卷楼、三畏堂刊本,此外尚有务本堂、畹香斋、文德堂、艺成斋、忠华堂等刊本和中西书局石印本。现有春风文艺出版社据三馀堂刊本整理出版的校点本。

书叙黄玠(字玉史)与曾浣雪(字云娥)、吴绿筠及爱月的婚姻故事。大意是:明代浙江嘉兴女曾云娥,才貌双全,父曾青去世后,随母投舅父三边总制叶渡家中,住其家蕉楼。隔楼有一名亭“驻春园”,兵部尚书之子黄玠肄业其中。云娥偶于登楼晚眺时遥见黄玠,颇为动心。黄玠幼时曾与吴翰林女绿筠缔姻,父母和吴翰林死后,两家音书断绝,以为“盟约必渝”,不知绿筠“矢心待字”。此时黄玠举头窥见隔墙花阴柳色间一佳人,心亦倾慕。此后,两人各自设法探询对方底细,爱慕之情日增。云娥题《双燕》诗于罗帕,裹琥珀坠隔墙抛赠黄生,以为叙情定盟的信物。二人心虽相通,而难得相见。因叶渡在边关失利,朝廷降旨抄家,云娥母女又避迹金陵吴翰林家。黄玠为访云娥,尾随至金陵,卖身到吴家隔邻周尚书府为书僮,得隙与云娥又通音讯。吴绿筠与云娥甚相得,当两人明白了彼此与黄玠的关系后,共誓同嫁黄玠。周尚书初欲为子求绿筠为妇,时又托媒,欲得云娥为媳。云娥想以自杀而全情,在绿筠与婢爱月的帮助下,他同黄玠于昏夜私奔出走。是夜,适周家遇盗,一老仆被杀,周府疑黄玠拐骗奸逃杀人,告官追捕得之,屈打成招,认了杀人罪。云娥亲投府衙为黄玠辩冤。太守判云娥归家,黄玠充军。 斯时,绿筠赠金传柬,黄玠始知前情。侠士王慕荆先于黄玠发配途中将其劫救上山,后又陪同改名李之华的黄玠进京,资助其纳监应试,使其得中探花。时周尚书恨绿筠拒婚,将其点选进宫,黄奏闻圣上,钦赐与绿筠、云娥成婚,又纳爱月,同居驻春园。

《驻春园小史》,在才子佳人小说中,虽不能算作佳品,但文笔清新,不涉污秽,描述封建制度下的进步爱情与婚姻观,较坚决、果敢; 它的艺术水平虽算不得十分高明,但在摹拟仿作的发展中,却也出现了部分的、个别的成就。小说的主人公曾云娥,是在矛盾、冲突的故事发展中展现性格的:她争取婚姻自主,与黄玠私订终身;她冲破封建闺范束缚,同黄玠昏夜私奔,她抛头露面投身府衙,为黄玠辩解伸冤……也就是通过“相遇、私奔、辩冤”等合乎情理的变化的表现手法,去表现一个封建婚姻制度下的少女的叛逆性格的发展变化及其过程, 突出其才情胆识。这种艺术技巧,较之前期作品不能不视为有所发展,有所前进。尽管它还是幼稚的,学步性质的。当然, 这只能从个别、局部来看,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有了某些独异于前者和启示后者的地方;如果从总的情节构思来看,又大多重复前期作品多次出现过的东西。 正由于此,所以作者也不无感叹地说:“窠臼固知难脱俗”!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