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文史百科/《施润泽滩阙遇友》(故事梗概_内容介绍)

《施润泽滩阙遇友》(故事梗概_内容介绍)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见《醒世恒言》第十八卷。一日,小商人施复偶然拾到六两银子,等候多时,还给了失主。后来,他因养蚕去洞庭采桑,在滩阙借火时遇到当日的失金人朱恩。他留住在朱家,结为兄弟,又与儿女联姻,并不让杀鸡,得鸡报警,幸免车轴之难和翻船之灾,买房掘得千金,盖房亦然,遂发迹致富。小说将施复发迹归结为其还金义举,显然带有片面性。但作品的客观意义,往往大于作家的...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见《醒世恒言》第十八卷。一日,小商人施复偶然拾到六两银子,等候多时,还给了失主。后来,他因养蚕去洞庭采桑,在滩阙借火时遇到当日的失金人朱恩。他留住在朱家,结为兄弟,又与儿女联姻,并不让杀鸡,得鸡报警,幸免车轴之难和翻船之灾,买房掘得千金,盖房亦然,遂发迹致富。

小说将施复发迹归结为其还金义举,显然带有片面性。但作品的客观意义,往往大于作家的主观思想。透过小说的具体描写,可见明末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一幅幅历史画面。

一是东南沿海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的盛况。作者笔下的盛泽镇是其缩影: “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生。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岸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锦锈之乡,积聚绫罗之地。”

二是手工业者经商发迹的形象描绘。施复原是镇上的小户,“家中开张绸机,每年养几筐蚕儿,妻络夫织”,但他“每年养蚕,大有利息,渐渐活动”,“几年间就增上三、四张绸机,家中颇颇饶裕。”后因善于经营,成为“冠于一镇”的手工场老板。

小说准确地刻划了市民的心态。施复邻家出卖旧房的细节描写,相当典型: “那邻家起初没售主时,情愿减价与人。及至施复肯与成交,却又道方圆无真价,比原价反要增厚,故意作难刁蹬,直征个心满意足,方才移去。那房子还拆得如马坊一般。”寥寥几笔,维妙维肖地勾勒出这位卖主的商人习气,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小说采用单线结构,明快、顺畅,有利于表现主人公的发迹致富过程。作者又善于运用“巧会法”。如滩阙巧遇朱恩等,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增强故事的戏剧性。但如众鸡报警、买房、盖房掘地得金等,却又带有某种神秘色彩,一味求“巧”猎奇,反而有损于其现实主义的杰出成就。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