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2日星期三
首页/文史百科/《金石缘》(小说故事梗概_内容介绍)

《金石缘》(小说故事梗概_内容介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全称《金石缘全传》,二十四回,作者不详,疑书序作者静恬主人。文光堂刊本总评后题: “乾隆十四年岁次己巳(1749)省斋主人重录”,书当作于此前。除文光堂刊本外,尚有经元堂、鼎翰楼、石渠山房、同盛堂,文锦堂等刊本和崇雅堂、文粹堂、古经阁、华经堂藏板本等。本书以劝惩为目的,主要通过官宦子弟金玉与出身旧家的姑娘石无瑕,出身土富家庭的女子林爱珠...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全称《金石缘全传》,二十四回,作者不详,疑书序作者静恬主人。文光堂刊本总评后题: “乾隆十四年岁次己巳(1749)省斋主人重录”,书当作于此前。除文光堂刊本外,尚有经元堂、鼎翰楼、石渠山房、同盛堂,文锦堂等刊本和崇雅堂、文粹堂、古经阁、华经堂藏板本等。

本书以劝惩为目的,主要通过官宦子弟金玉与出身旧家的姑娘石无瑕,出身土富家庭的女子林爱珠之间的婚姻纠葛及其不同结局,宣扬女子在婚姻问题上应应天听命、逆来顺受、 忠贞孝悌,以及无才便是德、善恶终有报等封建庸俗观念。

书中男主人公金玉是体现作者人生观、伦理观的读书人的典型。所谓穷通有定,鱼龙变化;穷困时几次险些丧命,运转后位至公侯,忠孝节义,耀祖光宗。

金玉少有神童之誉,父金桂又是解元。土富林攀贵欲攀高枝,遂求苏州府学教授金素结作伐将女儿林爱珠聘与金玉。后金玉随父去陕西,半路为响马所劫,仆人俞德抱持金玉跳入江中逃生,上岸后金玉已死,幸得仙人赐仙衣仙丹救活。栖身庙中,浑身生癞,行乞返回苏州。得金素结救助,勉强为生。金素结欲金玉有人照料,遂作主为金玉完婚。林攀贵夫妻及其女爱珠见金玉如此落魄,欲悔婚却又慑于金素结地位,遂以丫环石无瑕代嫁。无瑕乃医生石道全之女,道全被贪官利图诬陷下狱,无瑕为救父卖身为婢;她忠厚善良,把一切看作天命,逆来顺受。嫁与金玉后,尽心护理,又得其父医治,不久金玉痊愈。在石无瑕鼓励下金玉发愤攻读,终于考中状元。奸相卢启封欲招金玉为婿,被金玉拒绝。卢恼羞成怒,欲加害金玉,遂推荐不懂军事的金玉为征西大元帅领兵剿寇,意在借刀杀人。但金玉得仙师指点和仙衣的保护,不仅顺利扫平叛寇,且拿到了卢与叛寇勾结的罪证,除掉了这个权奸。朝廷封金玉为镇西侯,夫人石氏又得贵子。寻乳母时,恰寻到被官府拍卖抵赃的林爱珠。原来林自恃才貌,放纵性情,连父母也不放在眼里,偶遇贪官利图之子利爱卿,勾搭成奸后结为夫妻。利氏一家皆贪赃枉法,无恶不作,有“一官四狼”之号。劣迹败露后,家产被人抢空,利爱卿及其父母先后而死,仅林爱珠跳进粪窖保住性命。官府向林追赃,她无端咬说赃银在其父林攀贵处,致使林破产;她自己则被拍卖抵赃。

已是状元夫人的石无瑕见买来的乳母竟是自己昔日主人,曾与金玉有过婚约的林爱珠,大度谦退,不仅仍以小姐待林,且劝金玉纳林为妻,金玉拒绝。林却反把石视作仇人,一面极力向金玉献媚, 一面诬陷无瑕,欲取石而代之,终于被金玉逐出,沦为娼妓。后患杨梅疮,又被鸨儿弃逐,与乞丐为伍。在杭州天竺寺行乞时,见到来进香的因连立战功被进封为靖海公的金玉夫妇,及才貌远不如己现在却为二品夫人的妹妹,还有自己曾陷害过的父母,打骂过的丫环,无不在金玉夫妇庇护下富贵荣耀, 自感无脸活在世间,乃撞死在金刚石像下。石无瑕则被封为极品夫人,荣耀无比。

本书意在宣扬封建社会某些潦倒失意文人的人生观、婚姻观和妇女观。对于人生,他们希望能象金玉一样,穷困潦倒只是暂时的,期望一旦飞黄腾达,封妻荫子、光宗耀祖。潦倒中,他们希望能有女人如石无瑕,不必有出众的才貌,却贤慧善良,文雅贞静。且于穷困时,安命守分,逆来顺受;富贵时,大度谦退,孝顺知礼,不嫉不妬。书中所写林爱珠则是从反面申述作者的妇女观,林的有才有貌而无品行,以及她的可悲下场,表明了作者对于女子才貌的某些封建意识,以及对于女子好羡富贵、攀高枝的嫉恨心理。作者出于以上种种庸劣意识写作是书,所以书中故事、人物完全成了作者思想意识的传声筒,流于简单化、 概念化,很少生活实感。艺术上也很少价值可言了。如书中拉出仙人救助金玉,实是潦倒文人穷途末路,寄希望于虚无的写照。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