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星期六
首页/文史百科/《简帖和尚》(故事梗概_内容介绍)

《简帖和尚》(故事梗概_内容介绍)

宋代小说家话本。另名《胡姑姑》,或《错下书》。作者不详。清钱曾《也是园书目》列入“宋人词话”类。明洪楩编刊《六十家小说》收入此篇,今见于新编《清平山堂话本》。故事发生在北宋时东京开封府,皇甫松官任左班殿直,与其妻杨氏十分恩爱。有一个和尚看中杨氏,使人投递情书与杨氏,被皇甫松发觉,遂怀疑杨氏不贞,把她休去。在媒婆拉拢下,杨氏与和尚结合。皇甫松自休离其妻后,郁悒...

宋代小说家话本。另名《胡姑姑》,或《错下书》。作者不详。清钱曾《也是园书目》列入“宋人词话”类。明洪楩编刊《六十家小说》收入此篇,今见于新编《清平山堂话本》。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东京开封府,皇甫松官任左班殿直,与其妻杨氏十分恩爱。有一个和尚看中杨氏,使人投递情书与杨氏,被皇甫松发觉,遂怀疑杨氏不贞,把她休去。在媒婆拉拢下,杨氏与和尚结合。皇甫松自休离其妻后,郁悒寡欢。次年初一,他独自去大相国寺烧香,见杨氏跟着一个和尚。两人目光相遇,都显得依恋不舍。当杨氏最终明白和尚的奸谋后,同她丈夫一起当众扭获和尚。开封府钱大尹审知情由,将和尚判死罪,皇甫松与杨氏破镜重圆。

小说描写洪和尚以卑鄙的手段奸骗杨氏而得到严惩的结局,谴责了这种破坏他人家庭的不道德行为。同时揭示出恶人的奸计之所以得逞,是因为皇甫松的轻信与糊涂。杨氏是一个值得同情、钦佩的妇女形像,她陷入骗局而深感痛苦,但敢于同邪恶作斗争,重新赢得自己的尊严。作品以普通人的家庭生活为题材,其中出现一些市井社会的描写,是一篇重要的早期话本。这一故事流传颇广,宋代戏文有《洪和尚错下书》,明冯梦龙编入《古今小说》,题为《简帖僧巧骗皇甫妻》。

宋代的“说话” 各有“家数”,这篇话本属“小说”中“公案传奇”类。篇末有“话本说彻,权作散场”等语,保存了说话人的用语,对于了解早期说话艺术形式有一定价值。

小说结构并不复杂,语言朴质,与大多数公案小说不同的是,骗局的揭露不是官府审理的结果,而是皇甫松夫妇二人逐渐觉悟到的。作者在描述他们如何受骗以及如何认识到受骗的进展中,巧妙地设置了人物的心理悬念。篇中反复出现对和尚相貌——“粗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略绰口”——的描写,是设置心理悬念的重要手法。这描写首次出现时,已暗示和尚不是个良善之辈。后从卖馉饳小厮口中说出投递情书的指使者的外貌,夫妇俩对此“第三者”各具印像。后来杨氏在媒婆处看见和尚以及最后皇甫松在大相国寺看到他,方明白拆散他们的罪魁即是这和尚。说话人利用心理悬念的设置与拆除来渲染故事气氛和刻划人物,达到吸引听众的效果,体现了说话艺术的特点。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