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雨果(1802—1885_人物简介与作品介绍)
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生于贝尚松。父为拿破仑军队的将军,其母则拥护王权。童年时随父辗转欧洲各地,11岁返回巴黎。从小爱好文学,中学时开始写诗,但受母亲和夏多布里昂的影响很深,初期思想和创作比较保守。1824年随着查理第十反动统治的日益加剧和自由主义思潮的趋向高涨,开始转变政治立场。1827年随剧本《克伦威尔》发表的著名论文《〈克伦威尔〉序言》,猛烈抨击古典主义,同时提出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特别倡导美丑对照原则,成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作者亦以公认的浪漫派领袖而崭露头角。一生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为主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小说,以其多方面的丰富成果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实绩。其小说创作开始写有《冰岛魔王》和《布格—雅尔加》两部中篇。此后又写了两部中篇小说《一个死囚的末日》和《穷汉克罗德》。《巴黎圣母院》是作者的第一部重要长篇小说,通篇洋溢着反对教权的思想,艺术上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小说的特点。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后又由路易·菲力普授予“法兰西世卿”的称号,并任议员。1851年拿破仑第三称帝,因反抗失败,流亡国外19年。其间写有最重要的著名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及独具风格的《海上劳工》和富于传奇色彩的《笑面人》。1879年拿破仑第三下台后回到巴黎,写成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他的作品主题多样,气势雄伟,对照鲜明,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对浪漫主义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